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
地址 |
香港島西營盤列堤頓道2號
|
详细信息 |
学校类别 |
資助中學(補助學校) |
校训 |
本信而進前 In Faith Go Forward
|
创校日期 |
1906年 |
区域 |
中西區
|
校长 |
周維珠女士(第10任) (2014-15學年上任) |
副校长 |
白曾芷夏女士、林麗容女士 |
教師人數 |
73 |
年级 |
中一至中六 |
学生人数 |
979人,30個班別 |
社团 |
沒有 |
校刊 |
校報:漩思(Vortex) 校刊:玨聲(News Echo) |
隶属 |
聖公會
|
信息 |
電話:2549 2522 傳真:2559 6994 |
教學語言 |
英文 |
姊妹學校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学校网址 |
http://www.ssgc.edu.hk
|
|
坐标:22°17′01″N 114°08′38″E / 22.283529°N 114.144013°E / 22.283529; 114.144013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语:St. Stephen's Girls College)是由英國海外傳道會於1906年在香港創辦的一所女子學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
學校原址在中環堅道27號,因1918年汕頭大地震而受損,1923年遷往西營盤列堤頓道2號。校舍已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校舍主樓的西翼和中央部分在1923年完成,東翼則在1928年加建。1940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接收瑪麗醫院及那打素醫院過多的病人,在香港日佔時期則曾被日軍佔用,作為秘密間諜訓練中心。
校舍面積約10,000平方呎,包括三棟校舍,分別為主樓、徐大統樓及金禧樓。
目录
1 校訓及辦學宗旨
2 歷史
3 校舍設施
3.1 李余愛喜大樓/主樓
3.2 徐大統紀念大樓
3.3 李曹秀群金禧樓
4 2013-2014年度高中開設科目
5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6 著名校友
7 其他
8 參考
9 外部連結
校訓及辦學宗旨
本信而進前
In Faith Go Forward
歷史
歷任校長
- 1905年至1915年:Miss W.M. Carden(嘉頓女士)
- 1915年至1924年:Miss W. I. Griffin
- 1924年至1929年:Miss E.M. Middleton-Smith
- 1929年至1949年:Miss E.S. Atkins
- 1949年至1961年:Miss K.D. Cherry
- 1961年至1991年:Dr. K.E. Barker(白居雅博士)
- 1992年至2003年:Mrs. K.C. Too(朱蘇國珍女士) - 首位華人校長
- 2003年至2011年:The Revd Jenny Wong Nam(藍黃珍妮牧師)
- 2011年2014年:Mrs. Christine Shain(盛潔端女士)
- 2014年至今:Miss Maggie Chau(周維珠女士)
校舍設施
李余愛喜大樓/主樓
建於1923年至1928年,於1992年定為香港法定古蹟
樓高4層,呈米白色,斜尖的黑色屋頂為其標誌。學校禮堂圍攏於中央,校舍的設計概念和布局,與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風格相類似。
- 3個禮堂:何東堂、郭少流堂
- 16個課室
- 辦公室
- 校長辦公室
- 2個副校長辦公室
- 會議室
- 3個教員室
- 教員休息室
- 學生會室
- 2個電腦室
- 2個影音室
- 2個多媒體學習室
- 校園廣播工作室
- 李余愛喜文物室
- 聖堂
- 音樂室
- 2個音樂室練習室
- 小提琴室
- 2個輔導室
- 有蓋操場
- 食物部
- 中六溫習室
徐大統紀念大樓
位於附屬小學原址,於1995年建成
- 禮堂:馬會堂
- 圖書館
- 物理實驗室
- 化學實驗室
- 生物實驗室
- 2個綜合科學實驗室
- 室外籃球場(徐大統操場)
- 停車場
李曹秀群金禧樓
1958年開始使用,2006年新翼落成
- 17個課室
- 1個教員室
- 縫紉室
- 家政室
- 2個美術室
- 體育館
- 停車場
- Resource Room
- Careers Room
- General Purpose Room
- 操場
- 多媒體學習室
2013-2014年度高中開設科目
- 選修科目一:化學、物理、中國歷史、經濟、地理、英語文學、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選修科目二:生物、化學、物理、中國文學、經濟、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數據庫)、資訊及通訊科技(多媒體)
- 選修科目三:生物、化學、經濟、地理、視覺藝術、音樂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 直至2018年(第33屆),聖士提反共有12名學生當選香港傑出學生,全港排名第8[1]: 1986-1987江穎欣,1990-1991羅頌恩,1996-1997李穎茵,1998-1999徐若婷,1999-2000潘恬明,2001-2002李尚殷、羅雅姿,2007-2008馬一鳴,2008-2009戴卓穎,2010-2011陳珮茹,2012-2013黃朗寧,2015-2016孫子晴。
著名校友
李曹秀群博士,CBE,JP:又稱為李樹培夫人,香港女性政治人物,為立法局的第一位女議員,令香港通過婚姻修訂立案,廢除納妾制度,實行一夫一妻制。1948年獲委任為女太平紳士。1958年獲M.B.E.勳銜。1964年至1969年獲委任為市政局議員。1966年至1973年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1964年獲O.B.E.勳銜。1974年獲C.B.E.勳銜,是香港第一位獲授C.B.E.勳銜的女性。就讀中學時,為消除學校的階級觀念,與同學們發起爭取要有校服,主動設計了現在的藍色長衫,並把計劃書遞到校方,使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成為第一所以藍色長衫作為校服的學校。學校的金禧樓亦以李曹秀群博士來命名。
范徐麗泰,大紫荊勳賢,GBS,CBE,JP:前立法會主席、前全國人大常委
葉劉淑儀,GBS,JP:前保安局局長、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新民黨主席、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香港島)
王䓪鳴爵士:立法局、行政局及行政會議前議員,房委會及教育統籌委員會前主席,香港青年協會現任主席
利陸雁群(利孝和夫人):前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
阮曾媛琪(阮曾媛琪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
關詠軒:新民黨執委
謝邱安儀:謝瑞麟珠寶(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
蘇施黃: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
王沛然:前任有線新聞高級主播及財經資訊台節目主持人,現任通訊事務管理局(牌照管理組-高級廣播事務主任)。
吳君如:香港電影演員,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第4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電視、電台節目主持
吳佩賢(朱薰):商業電台DJ
江欣燕:無綫電視演員
江欣慈(江希文):歌手
俞琤:前商業電台副主席
張珮華 (Joyce Cheung):資深獨立劇場監製、神戲劇場行政總監
林詠琛:小說作家
賈立怡(Rachel Kar):唱作人
周沂(Stella Chow):唱作人, 第二十二屆Cash流行曲創作大賽冠軍, 曾為李治廷、馮允謙、JW等香港流行歌手填詞
白皓怡(Emily Pak):芭蕾舞蹈家, 首批被獲選到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受訓的芭蕾舞學生(共四名), 並是當中唯一的香港人和女性
杜小喬:網絡紅人、藝人
區璟智,GBS,JP: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財經事務)、前旅遊事務專員、協青社及其附屬機構會長。
黎怡(Bonita Y. Lei):作家
顔后君:網絡紅人
倪傳婧 (Victo Ngai) : 插畫家
區麗莊:知名金融界人士,亦曾代表泛民主派出選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父親則為澳門紅色富商、匯業銀行持有人區宗傑
麥卓穎:2016 Techno 293滑浪風帆世界錦標賽女子U15組別世界冠軍
吳麗珠:前香港女藝人(1979年中五)
黎陳芷娟,JP:保安局常任秘書長
林翠:已故電影演員,知名歌手王馨平母親。
李敏:香港跨媒體創作人
馬陳家歡:前東華三院主席(2016/2017)
陳寶華:香港著名編劇,無綫電視編審和編劇(1981年中七)
其他
- 香港歌手何韻詩母親黎小珍退休前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任教數學科。
- 1942年1月22日中國現代女作家蕭紅在當時為一臨時醫院(聖士提反臨時醫務站)的校園裡逝世,年僅31歲。其一半骨灰被埋葬在校園花園的一棵樹底。
- 自1930年代開始,該校已設普通話課程及由2008年起推行中文a組及x組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的教學制度。
- 該校為一所第一組別(Band1)的英文中學。
- 自1992年9月開始,該校特別為中一至中三學生推行「英語廣泛閱讀計劃」。教育局自1997年9月亦分階段推行中文廣泛閱讀計劃。
- 該校於2005年開始推行「全校閱讀時段計劃」(Universal Reading Time),全校師生每天在參加早會後一起進行20分鐘閱讀。但於2012-13學年已取消(同時執行約70分鐘一課的時間表)
- 2013-14學年將每課70分鐘改成65分鐘
- 學校亦設有藏書超過20000本的圖書館。
- 該校極重視音樂活動,並成立多個合唱團及管絃樂團,而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學習最少一種樂器,學校亦有多種樂器班供學生報讀。
- 該校設有正規上課時間表和在每年五月開始實行的夏令時間表;正規上課時間表的下課時間為15:50;而夏令時間表的下課時間為13:35。
- 該校設有一個極大的花園,人稱「森林」,植有多種不同的花草及大樹,環境幽靜,還經常引來雀鳥和松鼠,學生在上課時亦會聽見雀鳥的歌聲,稱得上是「鳥語花香」。
-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髮型(可電髮、不紮髮等,但不能染髮)。
- 夏季校服為藍色長衫,即使穿著後亦能隨意活動;冬季校服為淺藍色恤衫配方格半腰裙。
- 學校設有校車服務。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部分學生是香港大學首批畢業的女學生。
- 學生均自稱為“St.Stephenie”,對學校有很強歸屬感。
- 學校並沒有設立社制,一切比賽皆為班際。
參考
^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歷屆得獎者存档副本. [201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4).
外部連結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官方網頁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中西區文物徑
香港聖公會院校
|
|
小學 |
香港島教區 |
-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 聖公會田灣始南小學
- 聖公會基恩小學
- 聖公會呂明才紀念小學
聖馬可小學(前聖巴西流小學)
-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
- 聖公會聖雅各小學
-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 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
-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 聖保羅書院小學
-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 聖公會偉倫小學
|
|
東九龍教區 |
-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 拔萃小學
- 聖公會奉基小學
-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
- 聖公會牧愛小學
-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
- 聖匠小學
-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 聖公會主風小學
- 聖公會聖三一堂小學
- 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
- 聖公會基顯小學
- 聖公會基樂小學
- 聖公會基德小學
- 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
-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
- 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
- 天保民學校
- 聖公會聖約翰小學
-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
-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 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
- 聖公會榮真小學
-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 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
- 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
|
|
西九龍教區 |
- 拔萃女小學
- 聖公會主愛小學
- 聖公會主愛小學 (梨木樹)
- 聖公會主恩小學
- 聖公會何澤芸小學
- 聖公會錦田聖約瑟小學
- 聖公會基福小學
- 聖公會基愛小學
- 聖公會基榮小學
- 聖公會靈愛小學
- 聖公會蒙恩小學
- 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
- 聖公會聖紀文小學
- 聖公會聖多馬小學
-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 聖公會青衣邨何澤芸小學
-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 聖公會仁立小學
|
|
|
中學 |
香港島教區 |
- 聖保羅男女中學
- 聖馬可中學
-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 聖保羅書院
- 聖士提反堂中學
- 聖士提反書院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 聖公會李福慶中學
|
|
東九龍教區 |
-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 聖公會陳融中學
- 拔萃男書院
- 協恩中學
- 聖匠中學
-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
- 聖公會基孝中學
-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 李求恩紀念中學
- 聖公會梁季彝中學
- 聖傑靈女子中學
-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
|
|
西九龍教區 |
- 拔萃女書院
- 聖公會諸聖中學
-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 聖公會李炳中學
-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
|
|
|
大學 |
|
|
其它 |
|
|
香港法定古蹟
|
|
香港島
|
|
中西區 |
前中央裁判司署 ·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 前香港總督府(今香港禮賓府) · 英皇書院 ·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 · 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外部(今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外部 · 前域多利監獄 · 堅巷舊病理學院(今香港醫學博物館) ·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外部 · 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路燈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主樓 · 聖約翰座堂 · 聖若瑟書院北座及西座 · 舊三軍司令官邸(今茶具文物館) · 舊上環街市(今西港城) · 舊中區警署 · 舊最高法院外部(今終審法院大樓) ·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 · 青洲燈塔建築群 · 甘棠第 · 和平紀念碑 · 文武廟 · 舊精神病院正立面
|
|
東區 |
柴灣羅屋(今羅屋民俗館) · 銅鑼灣天后廟 · 鯉魚門軍營第7、10及25座
|
|
灣仔區 |
舊灣仔郵政局 · 景賢里 · 東蓮覺苑 · 蓮花宮 · 馬場先難友紀念碑
|
|
南區 |
大浪灣石刻 · 香港大學大學堂外部 · 黃竹坑石刻 · 舊赤柱警署 · 鶴咀燈塔 · 聖士提反書院書院大樓 · 薄扶林水塘6項歷史構築物 · 大潭水塘22項歷史構築物 · 黃泥涌水塘3項歷史構築物 · 香港仔水塘4項歷史構築物 · 伯大尼修院 · 鴨脷洲洪聖廟
|
|
|
九龍
|
|
油尖旺區 |
前水警總部(今1881) · 前九龍英童學校 · 九龍佑寧堂 · 前九廣鐵路鐘樓 · 香港天文台總部 · 東華三院文物館 · 大包米訊號塔
|
|
深水埗區 |
李鄭屋漢墓(今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
|
九龍城區 |
九龍寨城南門遺蹟 · 前九龍寨城衙門 · 瑪利諾修院學校 · 侯王古廟
|
|
黃大仙區 |
- |
|
觀塘區 |
- |
|
|
新界
|
|
沙田區 |
王屋村民宅 · 九龍水塘5項歷史構築物
|
|
西貢區 |
大廟灣刻石 · 上窰村 · 滘西洲洪聖古廟 · 佛頭洲稅關遺址 · 東龍洲炮台 · 東龍洲石刻 · 滘西洲石刻 · 龍蝦灣石刻
|
|
元朗區 |
錦田二帝書院 · 山廈村張氏宗祠 · 屏山愈喬二公祠 · 屏山聚星樓 · 屏山鄧氏宗祠 · 廈村楊侯宮 · 新田大夫第 · 新田麟峯文公祠 · 橫洲二聖宮 · 八鄉梁氏宗祠 · 八鄉植桂書室 · 廈村鄧氏宗祠 · 仁敦岡書室 · 錦田廣瑜鄧公祠 · 浪濯村39號白泥碉堡 · 達德公所
|
|
屯門區 |
何福堂會所馬禮遜樓(前香港達德學院本部大樓)
|
|
荃灣區 |
三棟屋村(今三棟屋博物館) · 汲水門燈籠洲燈塔 · 海壩村民宅
|
|
葵青區 |
城門水塘紀念碑
|
|
大埔區 |
文武二帝廟 · 上碗窰樊仙宮 · 碗窰村碗窰窰址 · 舊北區理民府 · 前政務司官邸 · 敬羅家塾 · 舊大埔墟火車站(今香港鐵路博物館)
|
|
北區 |
上水河上鄉居石侯公祠 · 上水上水鄉廖萬石堂 · 粉嶺龍躍頭天后宮 · 打鼓嶺坪輋長山古寺 · 龍躍頭老圍門樓及圍牆 · 龍躍頭松嶺鄧公祠 · 龍躍頭麻笏圍門樓 · 龍躍頭覲龍圍圍牆及更樓 · 龍躍頭覲龍圍門樓 · 沙頭角鏡蓉書屋 · 葉定仕故居 · 發達堂
|
|
離島區 |
大嶼山分流石圓環 · 大嶼山分流炮台 · 大嶼山石壁石刻 · 大嶼山東涌小炮台 · 大嶼山東涌炮台 · 大澳楊侯古廟 · 長洲石刻 · 蒲台島石刻 · 橫瀾島橫瀾燈塔
|
|
|
(截至2017年10月13日共117項) 以上並不包括「暫定古蹟」及即將成為法定古蹟但未刊憲作實的歷史建築。 參見:香港一級歷史建築、香港二級歷史建築、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
|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
男女校 |
|
|
女校 |
- 拔萃女書院
- 協恩中學
- 瑪利諾修院學校
- 瑪利曼中學
- 嘉諾撒聖心書院
- 聖嘉勒女書院
- 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 聖保祿學校
- 聖保祿中學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英華女學校
|
|
男校 |
- 拔萃男書院
- 喇沙書院
- 聖若瑟書院
- 聖保羅書院
- 香港華仁書院
- 九龍華仁書院
- 英華書院
|
|
X5dCV9EMsnYAKY7ibatzzp,gYQo,jCKlYIuT XjzZRO7 yt,2ZqipRG e2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GameSpot 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在Gamespot的評論 网站类型 新聞 持有者 CBS 创始人 Pete Deemer Vince Broady Jon Epstein 网站 http://www.gamespot.com/ 注册 Optional (free and paid) 推出时间 1996年5月1日 [1] GameSpot (中国大陆:游戏基地),於1996年5月由Pete Deemer和Vince Broady創立,是一個提供新聞、評論、預告片、下載及其他的相關資訊的電子遊戲網站。GameSpot被一間後來被CNET收購的企業ZDNet所收購。根據Alexa,GameSpot.com是200個網路擁擠最嚴重的網站之一。 除了由GameSpot員工創作的內容,網站還允許用戶寫評論、網誌、之後在網路論壇分享。一些在CNET旗下的GameFAQs分享。 2004年, GameSpot被Spike TV的觀眾選上「電子遊戲賞節目」贏得「最傑出遊戲網站。 [2] 其他的遊戲網站還有IGN、1UP.com、GameSpy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2008年,根據Compete.com的統計,「gamespot.com」吸引了最少6000萬人的點擊率。 [3] GameSpot的主頁鏈結了到最近新聞、評論、預告、和一些有關遊戲機的入口:Wii、任天堂DS、電腦遊戲、Xbox 360、PSP、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它還有一列「最受歡迎遊戲名單」,還有給用戶快速獲得遊戲資訊的搜尋器。GameSpot 還包括一些小範圍的遊戲機:任天堂64、GameCube、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Xbox、PlayStation、SEGA Saturn、Dreamcast、Neo Geo Pocket Color、N-Gage、手機遊戲。 目录 1 歷史 1.1 國際歷史 1.2 著名的員工 2 評論和分...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野市 日野市 日文轉寫 • 日文 日野市 • 平假名 ひのし • 罗马字 Hino-shi 金剛寺(關東三十六不動尊靈場第9號)的不動堂 市旗 徽章 日野市在東京都的位置 日野市 日野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 35°40′17″N 139°23′42″E / 35.6714°N 139.395°E / 35.6714; 139.395 国家 日本 地方 關東地方 都道府縣 東京都 接鄰行政區 府中市、國立市、立川市、昭島市、八王子市、多摩市 政府 • 市長 大坪冬彦 面积 • 总计 27.53 平方公里(10.63 平方英里) 人口 (2014年12月1日) • 總計 183,323 • 密度 6,660/平方公里(17,200/平方英里) 象徵 • 市樹 樫 • 市花 菊花 • 市鳥 普通翠鳥 时区 日本標準時間 (UTC+9) 地方公共團體編號 13212-8 邮政编码 〒 191-8686 市役所地址 日野市神明一丁目12番1號 電話號碼 +81-42-585-1111 法人編號 1000020132128 網站 http://www.city.hino.lg.jp/ 人口:日野市官方網頁 日野市 (日语: 日野市 / ひのし Hino shi * / ? )為一位于東京都(不含島嶼部分)中央地帶的城市。從東京站乘坐中央線特別快速列車45分鐘即可到該市。面積27.53km²。1963年(昭和38年)11月3日,該市開始實行市制,為全日本第559個市。汽車企業日野自動車的總部位於這裡。 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為20.9%,往八王子市的通勤率為12.0%(平成22年國勢調査)。 目录 1 概要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图-95 Ту–95 北约代号:熊(Bear) 一架在安格斯空军基地的图-95MS 概觀 類型 战略轰炸机 代號 北约代号: Bear (熊) 乘員 7名 駕駛員2名,機尾炮手1名,其他人員4名 首飛 1952年11月12日 服役 1956年 設計 圖波列夫設計局 產量 超过500架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蘇聯 俄羅斯 衍生機型 图-114、图-119、Tu-95 技术数据 長度 49.50米(162呎5吋) 翼展 51.10米(167呎8吋) 高度 12.12米(39呎9吋) 翼面積 310平方米(3,330平方呎) 空重 90,000公斤(198,000磅) 最大起飛重量 188,000公斤(414,500磅) 發動機 4具库兹涅佐夫NK-12MV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功率 4×11,000千瓦(14,800馬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925公里/時(500節,575哩/時) 爬升率 10米/秒(2,000呎/分) 最大升限 12,000米(39,000呎) 最大航程 15,000公里(8,100海浬,9,400哩) 翼負荷 606公斤/平方米(124磅/平方呎) 推重比 235 W/公斤(0.143馬力/磅) 武器装备 機炮 1具/2具AM-23型23公釐雷達控制機砲(機尾) 飛彈 空对地导弹: Kh-20、Kh-22 Kh-26、Kh-55 炸彈 60枚FAB-250炸彈,或 30枚FAB-500炸彈。 其他 载弹量(包括飞弹):最多15,000公斤(33,000磅) Tu-95熊式MR型機 图-95 (俄语: Ту–95 , 英语: Tu-95 ),北約代號: Bear ( 熊 ),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