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警探

Multi tool use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鼠膽龍威。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終極警探 Die Hard |

|
基本资料 |
导演 |
約翰·麥提南
|
监制 |
Lawrence Gordon 喬·西佛
|
编剧 |
原作: 罗德里克·索普 改編: 杰布·斯图尔特 史提芬·狄·苏沙
|
主演 |
布魯斯·威利 艾倫·瑞克曼 邦尼·贝德莉亚 亚历克山大·戈杜诺夫 雷金纳德·韦尔约翰森 保尔·格里森 威廉·阿瑟頓 詹姆斯·繁田 哈特·波切內爾 勞勃·戴維 丹尼斯·海登 馬特·蘭德斯 弗雷德·勒納 安東尼·佩克 比爾·馬庫斯 喬治·克里斯提 理查德·帕克 瑪麗·艾倫·特雷納 戴安娜·詹姆斯 雪萊·普古達 馬克·戈德斯坦 鮑勃·詹寧斯 |
配乐 |
Michael Kamen
|
摄影 |
Jan de Bont
|
剪辑 |
John F. Link Frank J. Urioste
|
制片商 |
Silver Pictures Gordon Company
|
片长 |
131分钟 |
产地 |
美國
|
语言 |
英語
|
上映及发行 |
上映日期 |
1988年7月15日 |
发行商 |
二十世紀福斯
|
预算 |
$2800万 |
票房 |
$140,767,956 |
前作与续作 |
续作 |
《終極警探2》 |
各地片名 |
中国大陆 |
虎胆龙威 |
香港 |
虎膽龍威 |
臺灣 |
終極警探 |
《終極警探》(英语:Die Hard)是一部在1988年上映的美国动作片,根据1970年代罗德里克·索普的小说《世事無常》改编而成,由20世纪福斯影业公司出品,約翰·麥提南執導,布魯斯·威利、艾倫·瑞克曼、邦尼·贝德莉亚等人主演。
目录
1 情节介绍
2 主要角色
3 其他人员
3.1 製片
3.2 编剧
3.3 音乐
3.4 摄影
4 參見
5 外部链接
情节介绍

終極警探片中的主要場景「中富大廈」(Nakatomi Plaza),實際為20世紀福斯總部「Fox Plaza」所在地。
纽约警探约翰·麥克連到洛杉矶去见和他分開已有半年之久的妻子荷莉,並受邀参加荷莉所屬之日商公司所舉辦的圣诞晚会。就在此時,一群由漢斯·格魯伯領導的恐怖份子為了搶取大樓金库中的六億元不記名債券,封锁了整棟大楼,並将参加晚会的人捉為人質。在辦公室休息的麥克連,聽見現場混亂的尖叫聲及槍聲,便趁隙脫逃至其他樓層。
麥克連想盡辦法對外求援,但在通訊被截斷的狀況下只能先求自保。漢斯意識到有一個漏網之魚,屢次派遣手下前往圍剿,但最後都被麥克連一一解決掉。麥克連利用其中一名恐怖份子身上的無線電對洛杉磯警察局求援,洛杉磯警察局便派遣一名警員波威爾前來一探究竟,但在恐怖份子嚴密的偽裝下,波威爾根本看不出大樓有人質挾持事件的跡象。麥克連眼見波威爾準備離去,情急之下,将一名恐怖份子的尸体从大楼上扔了下去,砸在波威爾的警車上,整個人質危機事件的消息就此傳開,洛杉磯警方才派遣大量人員趕到現場。然而警長自以為是的態度及愚蠢自大的行动,却给麥克連添了不少麻烦。加上警方不清楚麥克連的身分與動機,因此麥克連對於警方的勸解,全部不被採納,只有波威爾相信麥克連化解危機的能力。
面對大樓佈滿嚴密的警網,漢斯根本有恃無恐,因為他早已擬好面臨警方圍捕時的對策,只是麥克連的出現出乎他的意料,他只能設法不讓麥克連壞了好事。警方屢次派人前往大樓攻堅,都被恐怖份子強大的火力給擊退。腦筋極為聰明的漢斯向警方宣告要求美國政府設法釋放世界各地的戰犯盟友,並要求警方派遣直升机到大樓頂樓將他們送往洛杉磯機場,目的是為了把警方耍得團團轉,以便拖延時間,讓警方白忙一場,另一方面也把自己前來此處的真正目的轉移掉,此時联邦调查局恰巧前來接手。
联邦调查局打算藉由漢斯的要求將計就計,派人搭乘直升机前往頂樓狙擊,然而漢斯早已安排好自己的逃脫路線,他在頂樓安裝炸彈,企图把所有的人質和直升机一同炸掉,並趁機扮成醫護人員脫逃。當漢斯前往頂樓檢查所安置的炸彈時,卻遇上了麥克連。漢斯知道麥克連會阻止他們的計畫,立刻假裝無辜,想瞞過麥克連,但最後仍被麥克連識破。就在兩人對峙時,漢斯手下即時趕到,混亂中替漢斯解了危,卻也沒抓到麥克連。麥克連因為打赤腳而被漢斯刻意製造的碎玻璃扎傷腳底,血流如注。
此時联邦调查局探员約翰遜為了迫使漢斯投降,決定切斷大樓的電源,結果反而弄巧成拙,連金庫的最後一道防線也一起關掉了,漢斯因此不費功夫的打開金庫,奪走了裡面所有的債券。而所有人質又被恐怖份子們趕往頂樓,麥克連發現頂樓佈滿了炸彈,擔心漢斯會引爆炸彈炸死人質,急忙衝上頂樓,将所有人質赶回了大楼裡。但直升機上的約翰遜卻誤以為麥克連要槍殺人質,而開槍攻擊麥克連,情急之下,麥克連用消防栓的水管綁住自己,往大樓外縱身一躍,此時漢斯引爆了炸彈,頂樓頓時化为火海,直升机也被炸毁,麥克連才逃離了被誤殺的命運。
漢斯在電視上看到記者前去訪問麥克連的女兒,驚覺人質中的荷莉就是麥克連的妻子,便決定以荷莉作為籌碼,逼麥克連現身。好不容易进入大楼中的麥克連正巧遇见了正要携款逃离的漢斯,還發現他挾持荷莉,於是麥克連巧施妙計,給漢斯當頭一擊。中槍的漢斯摔出窗外,還死拉著荷莉不放,情急之下,麥克連解下荷莉的手錶,漢斯因此墜樓而死,一場人質危機至此解除。最後,在滿天飛舞的債券中,麦克連和荷莉乘車離去。
主要角色
演员姓名 |
饰演
|
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
|
約翰·麥克連
|
邦尼·贝德莉亚(Bonnie Bedelia)
|
荷莉·吉奈爾
|
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
|
漢斯·格魯伯
|
雷金納德·韋爾約翰森(Reginald Veljohnson)
|
艾爾·波威爾
|
威廉·阿瑟顿(William Atherton)
|
理查·松柏(迪克)
|
其他人员
製片
喬·西佛(Joel Silver) |
|
查尔斯·高顿(Charles Gordon)
|
執行製片
|
劳伦斯·高顿(Lawrence Gordon)
|
|
编剧
罗德里克·索普(Roderick Thorp)
|
|
杰布·斯图尔特(Jeb Stuart) |
|
音乐
摄影
參見
外部链接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終極警探 》的资料(英文)
AllMovie上《終極警探 》的资料(英文)
爛番茄上《終極警探》的資料(英文)
Box Office Mojo上《終極警探》的資料(英文)
Metacritic上《終極警探》的資料(英文)
TV Tropes上《終極警探》的資料頁面(英文)
終極警探系列
|
|
電影 |
終極警探(1988)
終極警探2(1990)
終極警探3(1995)
終極警探4.0(2007)
終極警探:跨國救援(2013)
|
|
電子遊戲 |
- 終極警探
- Die Hard Arcade
- Die Hard Trilogy
- Die Hard Trilogy 2: Viva Las Vegas
- Die Hard: Nakatomi Plaza
- Die Hard: Vendetta
|
|
其他 |
- 約翰·麥克連
- 大偵探
- 世事無常
- 58分鐘
- Dynamite Cop
- 瓦爾韋德
- 羅德里克·索普
|
|
電影旬報十佳獎最佳外語片
|
|
1920年代 |
24 巴黎一婦人、篷車 | 25 怪物的畫廊、月宫宝盒 | 26 淘金记 | 27 第七天堂 | 28 日出 | 29 紐約碼頭
|
|
1930年代 |
30 西線無戰事、瀝青 | 31 摩洛哥 | 32 為了我們的自由 | 33 制服女孩 | 34 商船堅韌 | 35 最後的億萬富翁 | 36 含羞草養老金 | 37 法蘭德斯嘉年華 | 38 生命舞蹈 | 39 望鄉
|
|
1940年代 |
40 奥林匹亚 41-45 停辦 | 46 与我同行 | 47 深閨疑雲 | 48 亨利五世 | 49 Paisan
|
|
1950年代 |
50 單車失竊記 | 51 彗星美人 | 52 凡尔杜先生 | 53 禁忌的遊戲 | 54 特瑞薩的噩夢 | 55 天倫夢覺 | 56 Gervaise | 57 大路 | 58 錦繡大地 | 59 十二怒漢
|
|
1960年代 |
60 大独裁者 | 61 處女之泉 | 62 野草莓 | 63 阿拉伯的劳伦斯 | 64 長別離 | 65 8½ | 66 小路之歌 | 67 阿爾及爾之戰 | 68 我倆沒有明天 | 69 伊底帕斯王
|
|
1970年代 |
70 逍遥骑士 | 71 魂斷威尼斯 | 72 最後一場電影 | 73 稻草人 | 74 阿瑪柯德 | 75 老人與貓 | 76 出租车司机 | 77 洛奇 | 78 對話片 | 79 流浪艺人
|
|
1980年代 |
80 克藍瑪對克藍瑪 | 81 铁皮鼓 | 82 E.T.外星人 | 83 蘇菲的抉擇 | 84 美国往事 | 85 阿瑪迪斯 | 86 天堂陌影 | 87 早安,巴比倫 | 88 末代皇帝 | 89 終極警探
|
|
1990年代 |
90 悲情城市 | 91 與狼共舞 | 92 美麗的麻煩 | 93 殺無赦 | 94 鋼琴別戀 | 95 肖申克的救赎 | 96 郵差 | 97 秘密與謊言 | 98 鐵面特警隊 | 99 莎翁情史
|
|
2000年代 |
00 太空牛仔 | 01 毒品网络 | 02 非法正義 | 03 钢琴家 | 04 神秘河流 | 05 登峰造擊 | 06 父辈的旗帜 | 07 三峡好人 | 08 險路勿近 | 09 驅·逐
|
|
2010年代 |
10 不能呼吸 | 11 影子滅殺令 | 12 都靈馬 | 13 爱 | 14 澤西男孩 | 15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 16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 | 17 我是布萊克| 18 意外
|
|
最佳外語片 | 最佳日本影片 | 最佳日本電影導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新進男演員 | 最佳新進女演員
|
|
规范控制 |
- WorldCat Identities
- LCCN: no2003092273
- VIAF: 311841295
|
|
Sb44eLH p9O5MkpRXCu 14 mNu6 UcwdHFitx9D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GameSpot 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在Gamespot的評論 网站类型 新聞 持有者 CBS 创始人 Pete Deemer Vince Broady Jon Epstein 网站 http://www.gamespot.com/ 注册 Optional (free and paid) 推出时间 1996年5月1日 [1] GameSpot (中国大陆:游戏基地),於1996年5月由Pete Deemer和Vince Broady創立,是一個提供新聞、評論、預告片、下載及其他的相關資訊的電子遊戲網站。GameSpot被一間後來被CNET收購的企業ZDNet所收購。根據Alexa,GameSpot.com是200個網路擁擠最嚴重的網站之一。 除了由GameSpot員工創作的內容,網站還允許用戶寫評論、網誌、之後在網路論壇分享。一些在CNET旗下的GameFAQs分享。 2004年, GameSpot被Spike TV的觀眾選上「電子遊戲賞節目」贏得「最傑出遊戲網站。 [2] 其他的遊戲網站還有IGN、1UP.com、GameSpy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2008年,根據Compete.com的統計,「gamespot.com」吸引了最少6000萬人的點擊率。 [3] GameSpot的主頁鏈結了到最近新聞、評論、預告、和一些有關遊戲機的入口:Wii、任天堂DS、電腦遊戲、Xbox 360、PSP、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它還有一列「最受歡迎遊戲名單」,還有給用戶快速獲得遊戲資訊的搜尋器。GameSpot 還包括一些小範圍的遊戲機:任天堂64、GameCube、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Xbox、PlayStation、SEGA Saturn、Dreamcast、Neo Geo Pocket Color、N-Gage、手機遊戲。 目录 1 歷史 1.1 國際歷史 1.2 著名的員工 2 評論和分...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野市 日野市 日文轉寫 • 日文 日野市 • 平假名 ひのし • 罗马字 Hino-shi 金剛寺(關東三十六不動尊靈場第9號)的不動堂 市旗 徽章 日野市在東京都的位置 日野市 日野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 35°40′17″N 139°23′42″E / 35.6714°N 139.395°E / 35.6714; 139.395 国家 日本 地方 關東地方 都道府縣 東京都 接鄰行政區 府中市、國立市、立川市、昭島市、八王子市、多摩市 政府 • 市長 大坪冬彦 面积 • 总计 27.53 平方公里(10.63 平方英里) 人口 (2014年12月1日) • 總計 183,323 • 密度 6,660/平方公里(17,200/平方英里) 象徵 • 市樹 樫 • 市花 菊花 • 市鳥 普通翠鳥 时区 日本標準時間 (UTC+9) 地方公共團體編號 13212-8 邮政编码 〒 191-8686 市役所地址 日野市神明一丁目12番1號 電話號碼 +81-42-585-1111 法人編號 1000020132128 網站 http://www.city.hino.lg.jp/ 人口:日野市官方網頁 日野市 (日语: 日野市 / ひのし Hino shi * / ? )為一位于東京都(不含島嶼部分)中央地帶的城市。從東京站乘坐中央線特別快速列車45分鐘即可到該市。面積27.53km²。1963年(昭和38年)11月3日,該市開始實行市制,為全日本第559個市。汽車企業日野自動車的總部位於這裡。 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為20.9%,往八王子市的通勤率為12.0%(平成22年國勢調査)。 目录 1 概要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图-95 Ту–95 北约代号:熊(Bear) 一架在安格斯空军基地的图-95MS 概觀 類型 战略轰炸机 代號 北约代号: Bear (熊) 乘員 7名 駕駛員2名,機尾炮手1名,其他人員4名 首飛 1952年11月12日 服役 1956年 設計 圖波列夫設計局 產量 超过500架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蘇聯 俄羅斯 衍生機型 图-114、图-119、Tu-95 技术数据 長度 49.50米(162呎5吋) 翼展 51.10米(167呎8吋) 高度 12.12米(39呎9吋) 翼面積 310平方米(3,330平方呎) 空重 90,000公斤(198,000磅) 最大起飛重量 188,000公斤(414,500磅) 發動機 4具库兹涅佐夫NK-12MV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功率 4×11,000千瓦(14,800馬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925公里/時(500節,575哩/時) 爬升率 10米/秒(2,000呎/分) 最大升限 12,000米(39,000呎) 最大航程 15,000公里(8,100海浬,9,400哩) 翼負荷 606公斤/平方米(124磅/平方呎) 推重比 235 W/公斤(0.143馬力/磅) 武器装备 機炮 1具/2具AM-23型23公釐雷達控制機砲(機尾) 飛彈 空对地导弹: Kh-20、Kh-22 Kh-26、Kh-55 炸彈 60枚FAB-250炸彈,或 30枚FAB-500炸彈。 其他 载弹量(包括飞弹):最多15,000公斤(33,000磅) Tu-95熊式MR型機 图-95 (俄语: Ту–95 , 英语: Tu-95 ),北約代號: Bear ( 熊 ),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