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設小說




後設小說英语:Metafiction)又稱元小說超小說,是一種小說類型,透過自我意識的覺醒,刻意凸顯書中虛構的錯覺。威廉·加斯英语William H. Gass在1970年〈哲學與小說形式〉一文中首度提出「後設小說」的說法。典型的寫作技巧包括將原先的劇情設定為一件文學作品,隨後揭露故事的「真相」。後設小說透過諷刺和自我反省等手法,引導讀者思考小說與現實之間的關聯,進而有意識、有組織地探討小說本身的虛構性。


後設小說興起於現代和後現代文學時期,但它的跡源最早可追溯至荷馬《奧德賽》、傑弗里·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塞萬提斯《唐吉軻德》,以至詹姆斯·霍格英语James Hogg的《一個稱義罪人的私下回憶錄與自白書英语The Private Memoirs and Confessions of a Justified Sinner》(1824年)。1950年代,法國小說界掀起「新小說」風潮,其中便隱含後設小說元素。1960年代,約翰·巴思《迷失在歡樂宮英语Lost in the Funhouse》、羅伯·庫佛英语Robert Coover《保姆》、庫爾特·馮內古特《第五號屠宰場》、托馬斯·品欽《叫賣第49組》和威廉·加斯《威廉·馬斯特的孤妻》等作家與作品接連湧現,後設小說達到鼎盛。



後設小說手法


常見的後設小說手法包括:



  • 故事中的作家創造出另一個故事,例如:


    • 史蒂芬·金《戰慄遊戲》、《祕密的窗,祕密的花園》


    • 布萊恩·奧諾蘭《雙鳥泳河》/《落水鳥》


    • 伊恩·麥克伊旺《贖罪》


    • 安德烈·紀德《偽幣製造者》


    • 約翰·艾文《蓋普眼中的世界》


    • 麥克·莫波格《獨自一人在大海上》


    • 詹姆斯·喬伊斯《藝術家年輕時的寫照》


    • 竜騎士07《海貓鳴泣之時》



  • 故事中的讀者閱讀一本書,例如:


    • 米歇爾·恩德《說不完的故事》


    • 伊塔羅·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 伊麗莎白·柯斯托娃《歷史學家》


    • 威廉·高曼《公主新娘》


    •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參考文獻


  • 黃清順,《臺灣小說的「後設」之路 : 「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臺發展》,2003年(民92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楊昌年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ameSpot

日野市

Tu-95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