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 أنور السادات |

|
|
第3任埃及总统 |
任期 1970年10月15日-1981年10月6日(遇刺) 代理:1970年9月28日–1970年10月15日
|
副总统 |
|
前任 |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
继任 |
苏菲·阿布·塔勒卜(代理) 胡斯尼·穆巴拉克
|
埃及总理 |
任期 1980年5月15日-1981年10月6日(遇刺) |
总统 |
本人
|
前任 |
穆斯塔法·哈利勒
|
继任 |
胡斯尼·穆巴拉克
|
任期 1973年3月26日-1974年9月25日 |
总统 |
本人
|
前任 |
阿齐兹·塞基
|
继任 |
阿卜杜勒·阿齐兹·穆罕默德·赫加齐
|
埃及副总统 |
任期 1969年12月19日-1970年10月14日 |
总统 |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
前任 |
侯赛因·沙菲
|
继任 |
阿里·萨布里
|
任期 1964年2月17日-1964年3月26日 |
总统 |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
前任 |
侯赛因·沙菲
|
继任 |
扎卡里亚·毛希丁
|
个人资料 |
出生 |
(1918-12-25)1918年12月25日
埃及米努夫
|
逝世 |
1981年10月6日(1981-10-06)(62歲)(遇刺)
埃及开罗
|
国籍 |
埃及 |
政党 |
民族民主党
|
其他政党 |
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 |
配偶 |
|
母校 |
亚历山大大学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逊尼派
|
签名 |

|
军事背景 |
效忠 |
埃及 |
服役 |
埃及陆军 |
服役时间 |
1938年–1952年 |
军衔 |
上校 |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阿拉伯语:محمد أنورالسادات,1918年12月25日-1981年10月6日),前埃及總統。
萨达特出生於米努夫省迈特阿布库姆村(Mit Abu Al-Kum),有13个兄弟姐妹。1936年進入开罗军事学院学习。1939年秘密建立“自由军官”小组,因从事反英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1952年7月23日,参加纳赛尔领导推翻法鲁克王朝的七月革命。埃及共和国成立后,曾於1964年至1966年及1969年到1970年間,两次任職副总统。
1970年,纳赛尔逝世,萨达特继任总统。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一起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1978年9月,在美国参与下,萨达特與以色列总理贝京在華盛頓特區签署戴维营協議,因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在开罗举行庆祝贖罪日戰爭胜利八周年的阅兵儀式上遇刺身亡。他的國葬於10月10日舉行,遺體安葬於位於他遇刺地方對面的無名英雄紀念碑;此處及當年遇刺的檢閱台,後來成為遊客必到的埃及旅遊景點。
沙達特繼任總統之初經常睡不著,三更半夜仍在寢室走來走去不睡;沙達特的妻子問「你怎麼了」,沙達特回答「我想起納瑟這二十年所發生的事睡不著」,沙達特的妻子告訴他「忘掉納瑟吧,想想你自己的事」。日後台灣發生二月政爭時,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精神壓力大而在許多夜晚都睡不著,即以沙達特的處境比擬當時他的心境。[1]
文獻
Avner, Yehuda. The Prime Ministers: An Intimate Narrative of Israeli Leadership. The Toby Press. 2010. ISBN 978-1-59264-278-6.
Eidelberg, Paul. Sadat’s Strategy. Dollard des Ormeaux: Dawn Books. 1979. ISBN 0-9690001-0-3.
Haykal, Muhammad Hasanayn. Autumn of Fury: The Assassination of Sadat. Wm Collins & Sons & Co. 1982. ISBN 0-394-53136-1.
Hurwitz, Harry; Medad, Yisrael. Peace in the Making. Gefen Publishing House. 2010. ISBN 978-965-229-456-2.
Meital, Yoram. Egypt’s Struggle for Peace: Continuity and Change, 1967-1971.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1997. ISBN 0-8130-1533-2.
Waterbury, John. The Egypt of Nasser and Sada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wo Regimes Limit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ISBN 0-691-07650-2.
Wright, Lawrence. 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 and the Road to 9/11. New York: Knopf. 2006. ISBN 0-375-41486-X.
外部連結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
- Anwar Sadat Official Page
Official website (阿拉伯文) (英文)
محمد انور السادات , الصفحه الرئيسية (阿拉伯文)
- Bibliotheca Alexandrina, Front Page
- El-Sadat.info
Anwar Sadat Chair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 Remarks at the Presentation Ceremony for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 March 26, 1984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在《紐約時報》上的節選新聞及評論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在WorldCat聯合目錄內的著作和相關文獻
Notable Names Database上的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 Video of Sadat's assassination
Al Jazeera Video detailed coverage of the cause of Sadat's Assassination (阿拉伯文)
Free Egyptians Point of View About Sadat's Assassination (阿拉伯文) (英文)
- 短片 Anwar Sadat (1976)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 在Find A Grave上的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
|
|
|
纳吉布 → 纳赛尔 → 萨达特 → 塔勒布1 → 穆巴拉克 → 坦塔维2 → 穆尔西 → 曼苏尔1 → 塞西
|
|
|
1代理总统;2 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
|
|
现代埃及政府首脑
|
|
奥斯曼帝国 埃及省赫迪夫 1805-1882 |
努巴爾 → 伊斯梅爾[1] → 陶菲克 → 謝里夫 → 陶菲克[1] → 利雅得 → 謝里夫 → 馬哈茂德·森米·伊-巴魯迪 → 拉格吉布[2]
|
|
大英帝国保护国
埃及总理 1882-1922 |
謝里夫 → 努巴爾 → 利雅得 → 法赫米 → 法赫利 → 利雅得 → 努巴爾 → 法赫米 → 加利 → 塞伊德 → 拉什迪 → 塞伊德 → 華巴 → 納西姆 → 也簡 → 薩沃特
|
|
埃及王國首相 1922-1953 |
納西姆 → 葉海亞易卜拉欣 → 扎格魯 → 茲禾 → 也簡 → 薩沃特 → 艾拿哈斯 → 馬哈茂德 → 也簡 → 艾拿哈斯 → 伊斯邁爾薩德齊 → 艾都易卜拉欣 → 納西姆 → 馬伊 → 艾拿哈斯 → 馬哈茂德 → 馬伊 → 薩爾佩利 → 斯瑞 → 艾拿哈斯 → 艾哈邁德馬伊 → 安納格拉什 → 伊斯邁爾薩德齊 → 安納格拉什 → 哈迪 → 斯瑞 → 艾拿哈斯 → 馬伊 → 希拉利 → 斯瑞 → 希拉利 → 馬伊 → 納吉布[3]
|
|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总理 1953- |
納吉布 [3]→ 納賽爾[3] → 納吉布[3] → 納賽爾[3][4] → 薩布里[4] → 毛希丁[4] → 蘇萊曼[4] → 納賽爾[4] → 法齊[4] → 薩德齊 → 薩達特 → 希賈茲 → 薩利姆 → 哈利勒 → 薩達特 → 穆巴拉克 → 福阿德毛希丁 → 阿里 → 盧特菲 → 西德基 → 詹祖里 → 奧貝德 → 納齊夫 → 艾哈迈德·沙菲克 → 伊萨姆·沙拉夫 → 詹祖里 → 希沙姆·甘迪勒 → 易卜拉欣·马赫莱卜 → 謝里夫·伊斯梅爾 → 穆斯塔法·馬布里
|
|
註:1. 過渡;2. 阿拉比透過起義而領導的政府[3];3. 軍人統治;4. 聯合阿拉伯共和國時期
|
|
冷戰相关人物
|
|
冷战导航模板 |
|
美洲 |
|
|
欧洲 |
|
|
亚太 |
亞洲 |
東亞 |
海峽兩岸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毛泽东
周恩来
- 刘少奇
- 朱德
- 任弼时
- 董必武
- 宋庆龄
- 林彪
- 陈伯达
- 康生
四人帮
华国锋
- 叶剑英
- 邓小平
- 陈云
- 胡耀邦
- 李先念
赵紫阳
- 杨尚昆
- 姚依林
李鹏
- 乔石
- 江泽民
- 宋平
- 李瑞环
|
|
中華民國
|
|
|
|
日本
|
- 昭和天皇
- 明仁
- 吉田茂
- 鳩山一郎
- 石橋湛山
- 岸信介
- 池田勇人
- 佐藤荣作
- 田中角荣
- 三木武夫
- 福田赳夫
- 大平正芳
- 鈴木善幸
中曾根康弘
- 竹下登
- 宇野宗佑
- 海部俊樹
- 宮澤喜一
|
|
朝鮮半島
|
朝鲜
|
|
|
韩国
|
|
|
|
蒙古
|
|
|
|
東南亞 |
|
|
南亞 |
|
|
|
澳大利亚
|
- 班·奇夫利
- 哈罗德·霍尔特
- 愛德華·惠特蘭
- 马尔科姆·弗雷泽
- 鮑勃·霍克
- 保羅·基廷
|
|
|
中东 及非洲 |
|
|
|
|
 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
|
1927–1950 |
查尔斯·林白 (1927)
沃尔特·克莱斯勒 (1928)
欧文·D·扬 (1929)
圣雄甘地 (1930)
皮埃尔·赖伐尔 (1931)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32)
休·萨缪尔·约翰逊 (1933)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34)
海尔·塞拉西一世 (1935)
华里丝·辛普森 (1936)
蔣中正 / 宋美齡 (1937)
阿道夫·希特勒 (1938)
约瑟夫·斯大林 (1939)
温斯顿·丘吉尔 (1940)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41)
约瑟夫·斯大林 (1942)
乔治·马歇尔 (1943)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1944)
哈里·S·杜鲁门 (1945)
詹姆斯·F·伯恩斯 (1946)
乔治·马歇尔 (1947)
哈里·S·杜鲁门 (1948)
温斯顿·丘吉尔 (1949)
美国战士 (1950)
|
|
1951–1975 |
穆罕默德·摩萨台 (1951)
伊丽莎白二世 (1952)
康拉德·阿登纳 (1953)
约翰·福斯特·杜勒斯 (1954)
哈洛·科迪斯 (1955)
匈牙利自由战士 (1956)
尼基塔·赫鲁晓夫 (1957)
夏爾·戴高樂 (1958)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1959)
美国科学家:乔治·比德尔 / 查尔斯·德雷珀 / 约翰·恩德斯 / 唐纳德·格拉泽 / 乔舒亚·莱德伯格 / 威拉得·利比 / 萊納斯·鮑林 / 爱德华·珀塞尔 / 伊西多·拉比 / 埃米利奥·塞格雷 / 威廉·肖克利 / 爱德华·泰勒 / 查尔斯·汤斯 / 詹姆斯·范·艾伦 / 罗伯特·伍德沃德 (1960)
约翰·肯尼迪 (1961)
若望二十三世 (1962)
马丁·路德·金 (1963)
林登·约翰逊 (1964)
威廉·威斯特摩兰 (1965)
25岁以下一代 (1966)
林登·约翰逊 (1967)
阿波罗8号宇航员:威廉·安德斯 / 弗兰克·博尔曼 / 吉姆·洛弗尔 (1968)
美国中产阶级 (1969)
维利·勃兰特 (1970)
理查德·尼克松 (1971)
亨利·基辛格 / 理查德·尼克松 (1972)
约翰·西里卡 (1973)
费萨尔国王 (1974)
美国妇女:苏珊·布朗米勒 / 凯瑟琳·拜尔利 / 艾莉森·奇克 / 吉尔·康维 / 贝蒂·福特 / 艾拉·格拉索 / 卡拉·希尔斯 / 芭芭拉·乔丹 / 比利·简·金 / 卡罗·塞顿 / 苏茜·夏普 / 艾迪·维艾特 (1975)
|
|
1976–2000 |
吉米·卡特 (1976)
穆罕默德·萨达特 (1977)
邓小平 (1978)
鲁霍拉·霍梅尼 (1979)
罗纳德·里根 (1980)
莱赫·瓦文萨 (1981)
个人电脑 (1982)
罗纳德·里根 / 尤里·安德罗波夫 (1983)
彼得·尤伯罗斯 (1984)
邓小平 (1985)
科拉松·阿基诺 (1986)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1987)
濒危的地球 (1988)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1989)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1990)
泰德·透納 (1991)
比尔·克林顿 (1992)
- 和平缔造者:伊扎克·拉宾 / 纳尔逊·曼德拉 / 费雷德里克·戴克拉克 / 亚西尔·阿拉法特 (1993)
若望·保祿二世 (1994)
纽特·金里奇 (1995)
何大一 (1996)
安迪·葛洛夫 (1997)
比尔·克林顿 / 肯尼思·史塔 (1998)
杰夫·贝佐斯 (1999)
乔治·沃克·布什 (2000)
|
|
2001至今 |
魯迪·朱利安尼 (2001)
告密者:辛西亚·库珀 / 科琳·罗利 / 莎朗·沃特金斯 (2002)
美国士兵 (2003)
乔治·沃克·布什 (2004)
乐善好施的撒玛利亚人:博诺 / 比尔·盖茨 / 梅琳达·盖茨 (2005)
你 (2006)
弗拉基米尔·普京 (2007)
贝拉克·奥巴马 (2008)
本·伯南克 (2009)
马克·扎克伯格 (2010)
示威者 (2011)
贝拉克·奥巴马 (2012)
方济各 (2013)
埃博拉抗击者 (2014)
安格拉·默克爾 (2015)
唐納·川普 (2016)
打破沉默者 (2017)
- 真相守卫者:贾迈勒·卡舒吉 / 玛丽亚·雷沙 / 瓦龙 / 觉梭 / 《首府新闻报》报社 (2018)
|
|
规范控制 |
- WorldCat Identities
- BNE: XX1103786
- BNF: cb130916470 (data)
- CONOR: 86270563
- FAST: 37982
- GND: 118604724
- ISNI: 0000 0001 0963 1704
- LCCN: n79068664
- MusicBrainz: a836b6d4-1e8e-4034-8907-413332420f11
- NARA: 10580799
- NDL: 00431133
- NKC: uk2012687095
- NLA: 35471102
- SELIBR: 239244
- SNAC: w60p0xhm
- SUDOC: 027116905
- VIAF: 32191472
|
|
^ 鄒景雯採訪,《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刻出版,2001年5月。頁76-77。
zB,YWvSz8BwIhz,wvCP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GameSpot 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在Gamespot的評論 网站类型 新聞 持有者 CBS 创始人 Pete Deemer Vince Broady Jon Epstein 网站 http://www.gamespot.com/ 注册 Optional (free and paid) 推出时间 1996年5月1日 [1] GameSpot (中国大陆:游戏基地),於1996年5月由Pete Deemer和Vince Broady創立,是一個提供新聞、評論、預告片、下載及其他的相關資訊的電子遊戲網站。GameSpot被一間後來被CNET收購的企業ZDNet所收購。根據Alexa,GameSpot.com是200個網路擁擠最嚴重的網站之一。 除了由GameSpot員工創作的內容,網站還允許用戶寫評論、網誌、之後在網路論壇分享。一些在CNET旗下的GameFAQs分享。 2004年, GameSpot被Spike TV的觀眾選上「電子遊戲賞節目」贏得「最傑出遊戲網站。 [2] 其他的遊戲網站還有IGN、1UP.com、GameSpy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2008年,根據Compete.com的統計,「gamespot.com」吸引了最少6000萬人的點擊率。 [3] GameSpot的主頁鏈結了到最近新聞、評論、預告、和一些有關遊戲機的入口:Wii、任天堂DS、電腦遊戲、Xbox 360、PSP、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它還有一列「最受歡迎遊戲名單」,還有給用戶快速獲得遊戲資訊的搜尋器。GameSpot 還包括一些小範圍的遊戲機:任天堂64、GameCube、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Xbox、PlayStation、SEGA Saturn、Dreamcast、Neo Geo Pocket Color、N-Gage、手機遊戲。 目录 1 歷史 1.1 國際歷史 1.2 著名的員工 2 評論和分...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野市 日野市 日文轉寫 • 日文 日野市 • 平假名 ひのし • 罗马字 Hino-shi 金剛寺(關東三十六不動尊靈場第9號)的不動堂 市旗 徽章 日野市在東京都的位置 日野市 日野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 35°40′17″N 139°23′42″E / 35.6714°N 139.395°E / 35.6714; 139.395 国家 日本 地方 關東地方 都道府縣 東京都 接鄰行政區 府中市、國立市、立川市、昭島市、八王子市、多摩市 政府 • 市長 大坪冬彦 面积 • 总计 27.53 平方公里(10.63 平方英里) 人口 (2014年12月1日) • 總計 183,323 • 密度 6,660/平方公里(17,200/平方英里) 象徵 • 市樹 樫 • 市花 菊花 • 市鳥 普通翠鳥 时区 日本標準時間 (UTC+9) 地方公共團體編號 13212-8 邮政编码 〒 191-8686 市役所地址 日野市神明一丁目12番1號 電話號碼 +81-42-585-1111 法人編號 1000020132128 網站 http://www.city.hino.lg.jp/ 人口:日野市官方網頁 日野市 (日语: 日野市 / ひのし Hino shi * / ? )為一位于東京都(不含島嶼部分)中央地帶的城市。從東京站乘坐中央線特別快速列車45分鐘即可到該市。面積27.53km²。1963年(昭和38年)11月3日,該市開始實行市制,為全日本第559個市。汽車企業日野自動車的總部位於這裡。 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為20.9%,往八王子市的通勤率為12.0%(平成22年國勢調査)。 目录 1 概要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图-95 Ту–95 北约代号:熊(Bear) 一架在安格斯空军基地的图-95MS 概觀 類型 战略轰炸机 代號 北约代号: Bear (熊) 乘員 7名 駕駛員2名,機尾炮手1名,其他人員4名 首飛 1952年11月12日 服役 1956年 設計 圖波列夫設計局 產量 超过500架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蘇聯 俄羅斯 衍生機型 图-114、图-119、Tu-95 技术数据 長度 49.50米(162呎5吋) 翼展 51.10米(167呎8吋) 高度 12.12米(39呎9吋) 翼面積 310平方米(3,330平方呎) 空重 90,000公斤(198,000磅) 最大起飛重量 188,000公斤(414,500磅) 發動機 4具库兹涅佐夫NK-12MV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功率 4×11,000千瓦(14,800馬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925公里/時(500節,575哩/時) 爬升率 10米/秒(2,000呎/分) 最大升限 12,000米(39,000呎) 最大航程 15,000公里(8,100海浬,9,400哩) 翼負荷 606公斤/平方米(124磅/平方呎) 推重比 235 W/公斤(0.143馬力/磅) 武器装备 機炮 1具/2具AM-23型23公釐雷達控制機砲(機尾) 飛彈 空对地导弹: Kh-20、Kh-22 Kh-26、Kh-55 炸彈 60枚FAB-250炸彈,或 30枚FAB-500炸彈。 其他 载弹量(包括飞弹):最多15,000公斤(33,000磅) Tu-95熊式MR型機 图-95 (俄语: Ту–95 , 英语: Tu-95 ),北約代號: Bear ( 熊 ),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