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卡宾枪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M1卡賓槍
United States Carbine, Caliber .30, M1

M1 Carbine Mk I - USA - Armémuseum.jpg
类型
卡賓槍
原产地
 美國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美國:1942年7月-1960年代
使用方
參見使用國
参与战争
二戰
韓戰
越戰
馬來亞緊急狀態
阿爾及利亞独立戰爭
蘇伊士運河危機
古巴革命
印度支那戰爭
柬埔寨內戰
安哥拉內戰
北愛爾蘭問題
2011年利比亞內戰
墨西哥毒品戰爭
生产历史
生产商
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通用汽車、IBM、
洛克-奧拉(Rock-Ola)、
Inland、
Underwood、
Saginaw Gear、
Quality Hardware、
Standard Products、
National Postal Meter、
Irwin-Pedersen、其他
生产日期
軍用型:1941年9月-1945年8月
民用型:1945年-現在
制造数量
超過625萬[1]
衍生型
M1A1、M1A2、M1A3、
M2、M3
基本规格
重量
2.36公斤(空槍)
长度
904毫米(36.6寸)

枪管长度

458毫米(18寸)



子弹
.30 Carbine
口徑
7.62×33毫米
枪机
短行程導氣式活塞,轉拴式槍機
发射模式
半自動
M2:半自動、全自動
射速
M2:850–900發/分
枪口初速
600米/秒
有效射程
175–275米
供弹方式
15發或30發可拆式彈匣
瞄具
機械瞄具

M1卡賓槍(M1 Carbine)是美國在二戰及韓戰的制式輕型半自動卡宾枪,有多種衍生型,是二戰中美國使用最廣泛的武器之一。




目录






  • 1 歷史


  • 2 設計


  • 3 出口


  • 4 中国的M1卡宾枪


  • 5 改進型號


    • 5.1 M1A1卡賓槍


    • 5.2 M1A2卡賓槍


    • 5.3 M1A3卡賓槍


    • 5.4 M2卡賓槍


    • 5.5 M3卡賓槍


    • 5.6 其他




  • 6 使用彈藥類型


  • 7 使用國


  • 8 流行文化


  • 9 参考文献


  • 10 參见


  • 11 外部連結





歷史


1938年,美國陸軍要求為軍官、軍士、車組成員、機槍手、通訊兵及其他不便攜帶全尺寸步槍的士兵,配備一種介乎於步槍與手槍之間的重量不超過2.5公斤的輕型步槍,作為輕型自衛武器用以取代手槍和衝鋒槍。1940年美國軍方批准展開研製計劃,由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設計的樣槍以及彈藥被美軍選中,1941年定型,命名為M1卡賓槍,並於1942年進入現役裝備部隊。直到二戰結束,M1卡賓槍共生產了超過六百萬支,这个数字超过了M1加兰德步枪的产量。M1卡賓槍,主要被二戰時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


在太平洋战场,M1卡宾枪因体积小,重量轻,火力较强而受到不经常与敌军直接作战的士兵或游击队员的好评。[2]但日常与敌军作战的前线士兵(特别是在菲律宾作战的士兵)发现该枪的穿透力及停止作用英语Stopping power均不足。[3][4]虽然M1卡宾枪使用的.30卡宾枪弹可以轻松穿透钢盔以及当时日军所使用的护甲,[5][6]但是敌军在中弹甚至多次中弹后仍未丧失战斗力的记录多次出现在美军各方战后报告(after-action reports)中。[3][7]


起初,M1卡宾枪原打算具有全自动射击的能力,但由于新型卡宾枪需要快速生产,该性能遂被取消。但在战争中,为应对德军广泛采用的全自动武器,诸如StG44突击步枪,美军于1944年10月采用M2卡宾枪与30发弹匣。M2卡宾枪在全自动模式下射速可以达到850至900发/分钟。虽然M2卡宾枪在战争尾声(1945年4月)才开始生产,但美国军械署分发了M1/2卡宾枪转换部件套装,士兵可用该工具在前线将M1卡宾枪改装而使其可全自动射击。这些改装的M1/2卡宾枪在二战尾声时得到了有限使用。[8]


朝鲜战争中,出现很多抱怨指称卡宾枪弹无法阻止身着厚重衣物[9][10][11][12]或装备[13][14][15]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甚至是在近距离以及多次命中的情况下。[16][17][18]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陆战队员亦报告有卡宾枪弹无法阻止敌军士兵的情况,部分单位甚至对卡宾枪射手下达作战规定,要求其瞄准头部射击。[19][20]志愿军中使用美军装备的步兵也因相同的原因而厌恶该型卡宾枪,缴获的M1/M2型卡宾枪一般装备传令员和迫击炮组员。[21]尽管毁誉参半,但是M2卡宾枪因其火力而常常成为美军在朝鲜战场夜间巡逻时的首选武器。[22][23]士兵们经常会将两到三个弹匣用胶带固定在一起以提高换弹速度,即弹匣并联。(这一方式一般被称作 "Jungle Style")[23]


越南战争期间,南越接收了至少793,994支M1与M2型卡宾枪,这些卡宾枪在越战期间得到了广泛使用。 战争期间越共[24]曾缴获该型卡宾枪,并将枪管或枪托锯短以方便使用。[25]虽然卡宾枪较轻的重量和较高的射速使得其适合身材相对较小的亚洲人使用,但是因为缺乏动能及穿透力使得这些卡宾枪无法与AK47自动步枪相比较。[26]



設計


M1卡賓槍採用導氣式操作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方式,單發射擊,自動裝填子彈,由15發彈匣供彈,槍托上可以附加攜帶兩個備用彈匣的彈匣袋。


M1卡賓槍所發射的.30卡賓槍彈(7.62×33毫米)基本上是温彻斯特M1905步枪英语Winchester Model 1905使用的.32温彻斯特自填弹英语.32 Winchester Self-Loading的无突缘版本。[27]标准的.30卡宾枪弹弹头重110格令(7.1克),使用M1卡宾枪的18英寸枪管射击时,枪口初速度为610 m/s,动能为1,311焦耳。[28]在100碼(91米)的距离上,M1卡宾枪的散布在3英寸至5英寸之间,这对于一款近距离自卫武器来说已经足够。M1卡宾枪的最大射程为300碼(270米),但是弹头在超过200碼(180米)后下坠严重,因此M1卡宾枪的实际有效射程大约为200码。[29]


M1卡宾枪最初服役时,使用15发标准直弹匣。1944年10月,[30]美军采用M2卡宾枪,30发弯曲弹匣(绰号“香蕉弹匣”)在此时进入美军服役。[31]二战后,30发弹匣很快成为了M1与M2卡宾枪的标准弹匣,但15发的直弹匣直到越战结束后才停止使用。[32]在初期的战斗报告中,士兵们经常会在战斗中误将弹匣释放按钮当做保险按下。随后,旋转式保险替代按钮式保险。[33][34]


早期的M1卡賓槍不配刺刀,後來根據軍隊的要求,在槍管下方增加了刺刀座英语Bayonet lug[35],並配備M4刺刀。M1卡賓槍具有質量輕、射擊時容易控制等優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M1卡賓槍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近戰武器。但是在朝鮮戰爭期間,在嚴寒低溫環境下M1卡賓槍的可靠性表現差劣。[36][16][37]主要原因是复进簧较为脆弱,润滑油在低温下冻结以及弹药在零度以下反冲力不足。[17][38]



出口


越南戰爭初期,美國政府也有將M1卡賓槍作為軍事援助輸出,是南越軍隊的主要武器。M1卡賓槍也曾經是聯邦德國巴伐利亞邦警察以及以色列警察使用的武器。直至現在,以色列仍擁有大量M1卡賓槍及其彈藥。



中国的M1卡宾枪


1945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宪兵装备了M1卡宾枪,在国共内战期间流入解放军手中。


1949年夏季,中共中央军委下令研究仿制M1卡宾枪,属下兵工厂并曾试产了少量枪支。后因苏联提供兵工设备及技术(53式步骑枪及56式半自动步枪),解放军才停止研究仿制M1卡宾枪的工作。此枪差点成为第一支解放军的制式半自动步枪/卡宾枪。



改進型號



M1A1卡賓槍




M1A1卡賓槍



  • 1942年定型,共制造約150000把

  • 摺疊槍托

  • 金屬製骨架式槍托,向左摺疊

  • 供空降部隊使用



M1A2卡賓槍



  • 改進機械照門,加入風偏調節

  • 沒有投產



M1A3卡賓槍



  • 由M1A1用的摺疊槍托改為伸縮式槍托英语Telescoping stock

  • 配備15發彈匣

  • 沒有投產,原意為替代M1A1卡賓槍但沒有落實



M2卡賓槍




M2卡賓槍零件說明書。



  • 1944年定型

  • 增加快慢機,可選擇單發、連發射擊模式

  • 配30發彈匣,但可與15發彈匣通用

  • 共制造約60000把(因為有眾多M1卡賓槍被改造成M2,所以實際數目比官方公佈為多)

  • 雖然有連射模式,但因為無手槍握把英语Pistol grip,比有握把的突擊步槍較難控制


尽管军队对于该枪有需求,但M2卡宾枪在二战中的使用十分有限,且大多是在战争即将结束时的太平洋战场。[39]M2卡宾枪在后勤维护方面与M1卡宾枪并无太大差异,且其射程精度以及穿透性均强于诸如汤普森冲锋枪与M3冲锋枪等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40] 因此,在二战之后,M2卡宾枪在美军中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冲锋枪,直到其被M16步枪取代。[41]



M3卡賓槍



  • 1945年定型

  • 裝有紅外夜視裝置,以T3鏡架配合

  • 加裝喇叭形槍口消焰器英语Flash Suppressor

  • 服役於韓戰及越戰

  • 共制造約2100把[42]



其他




美國Auto Ordnance生產的AOM-130 Carbine(M1卡賓槍民用型)




  • 以色列擁有大量M1卡賓槍及.30 Carbine彈藥,但由於過於老舊及只能單發射擊,以色列決定以保留原槍機部件的方式作改進,設計出HEZI SM-1及IMI Magal。HEZI SM-1是一種以M1卡賓槍改造成犢牛式結構的連發個人防衛武器;而IMI Magal則是以Galil改造成使用.30 Carbine彈藥的卡賓槍。


  • 美國的儒格Mini-14半自动步槍以M1卡賓槍及M14自動步槍為基礎改進而成,而其連射版本AC-556/AC-556F也與M2卡賓槍相似。

  • 美國的民間市場亦有M1卡賓槍發售,更有多種口徑改裝版本,如.22 LR[43]



使用彈藥類型


.30卡賓槍彈軍用:



  • M1普通彈(Cartridge, Caliber .30, Carbine, Ball, M1

  • M6空包彈(用於發射槍榴彈,Cartridge, Caliber .30, Carbine, Grenade, M6

  • M13訓練彈(Cartridge, Dummy, Caliber .30, Carbine, M13

  • M18高壓試驗彈(Cartridge, Caliber .30, Carbine, Ball, High Pressure Test, M18

  • M27曳光彈(Cartridge, Caliber .30, Carbine, Tracer, M27



使用國




參加硫磺島戰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手持M1卡賓槍




同為參加硫磺島戰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留意他使用的M1卡賓槍裝上了M8槍榴彈發射器




帶著M1卡賓槍(左)與M1加蘭德步槍(右)參與韓戰的埃塞俄比亞士兵,攝於1953年




以色列警隊的M1卡賓槍




  •  阿富汗


  •  阿尔及利亚-於阿爾及利亞独立戰爭時從法軍手上繳獲到大量的M1卡賓槍。


  •  安哥拉


  •  阿根廷


  •  奥地利-於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被奧地利軍隊及警察所採用。


  •  玻利维亚


  •  巴西-於1944年至1945年期間被巴西遠征軍採用;現在則被巴西聯邦憲兵特種部隊所採用。


  •  緬甸


  •  柬埔寨


  •  加拿大


  •  智利


  •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陸軍自1945年裝備至1968年;而中華民國憲兵則裝備至1980年代,內政部警政署亦曾裝備。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哥伦比亚


  •  刚果(布)


  •  哥斯达黎加


  •  古巴


  •  賽普勒斯


  •  刚果(金)


  •  丹麥


  •  厄瓜多尔


  •  埃及


  •  薩爾瓦多


  •  衣索比亞


  •  法国-於1954年至1962年期間裝備法國軍隊。


  •  西德-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期間裝備西德邊防衛隊、警察部隊和空降兵。


  •  希臘-被希臘空軍裝備至1990年代中期。


  •  格陵兰-格陵蘭警察裝備至今。


  •  危地马拉


  •  洪都拉斯


  •  香港 - 曾被香港警務處所採用,後來被AR-15自動步槍所取代。[44]


  •  印尼


  •  伊朗


  •  伊拉克


  •  愛爾蘭-於1969年至1980年代期間被臨時愛爾蘭共和軍所採用。


  •  以色列-以色列國防軍由1945年裝備至1957年;以色列警察由1970年代裝備至今;以色列國民警衛隊由1974年裝備至今。


  •  義大利-被卡賓槍騎兵裝備至1992年。


  •  日本-於1950年至1989年期間被陸上自衛隊所採用。


  •  约旦


  •  老挝


  •  黎巴嫩


  •  利比里亚


  •  利比亞


  •  墨西哥-裝備警察部門和安全部隊。


  •  摩洛哥


  •  納粹德國-繳獲自美軍。


  •  荷蘭-於194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裝備荷蘭軍隊及警察。


  •  尼加拉瓜


  •  奈及利亞


  •  挪威-挪威國防軍自1951年裝備至1970年,而一些警察部門則裝備至1990年代。


  •  巴基斯坦


  •  巴拿马


  •  秘魯


  •  菲律賓-二戰後使用。


  •  波蘭


  •  韩国-於韓戰時期大量作為韓國國軍之裝備,至今後備部隊仍有配備。


  •  越南共和国-於1960年代至70年代期間裝備南越軍,直至越戰結束。


  •  苏里南


  •  泰國


  •  突尼西亞


  •  土耳其


  •  英國-於1943年至1960年代期間有限地被英軍採用,皇家阿爾斯特警察則裝備至1980年代。


  •  美國-於1941年被美軍採用,直至1970年代。而一些執法部門則裝備至今。


  •  乌拉圭


  •  蘇聯-通過租借法案獲得7支M1卡賓槍。


  •  委內瑞拉


  •  越南



流行文化


M1卡賓槍曾出現在二戰後拍攝的眾多電影和電視劇當中,例如:



  • 《現代啟示錄》

  • 《兄弟连》

  • 《父辈的旗帜》

  • 《來自硫磺島的信》

  • 《登陸之日》

  • 《血战太平洋》

  • 《无耻混蛋》

  • 《喋血孤城》

  • 《实尾岛》

  • 《驚異世紀》


此外也有出現於電子遊戲,例如:



  • 《战地系列》

    • 《战地:硬仗》

    • 《战地5》



  • 《荣誉勋章系列》
    • 《荣誉勋章:太平洋突袭》


  • 《使命召唤系列》

    • 《使命召唤》

    • 《使命召唤:联合进攻》

    • 《使命召唤2》

    • 《使命召唤:世界战争》

    •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 《使命召唤:二战》



  • 《胜利之日》

  • 《胜利之日:起源》



参考文献





  1. ^ CHRIS BISHOP. 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BARNES JkNOBLE BOOKS. 1998: 224頁. ISBN 0-7607-1022-8. 


  2. ^ Chapman, F. Spencer, The Jungle Is Neutral: A Soldier's Two-Year Escape from the Japanese Army, Lyons Press, 1st ed., ISBN 1-59228-107-9, ISBN 978-1-59228-107-7 (2003), p. 300


  3. ^ 3.03.1 Dunlap, Roy, Ordnance Went Up Front, Samworth Press (1948), p. 297


  4. ^ McManus, John C., The Deadly Brotherhood: The American Combat Soldier in World War II, New York: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ISBN 0-89141-823-7 (1998), p. 52: Private Richard Lovett of the U.S. Americal Division noted that "It didn't have stopping power. Enemy soldiers were shot many times but kept on coming."


  5. ^ U.S. Army, Handbook on Japanese Military Forces: Body armor, Technical Manual, 15 September 1944, Chap. X, sec. 4(b) http://www.ibiblio.org/hyperwar/Japan/IJA/HB/HB-10.html


  6. ^ George, John, Shots Fired In Anger NRA Press (1981), p. 450


  7. ^ McManus, John C., The Deadly Brotherhood, p. 52


  8. ^ Dunlap, Roy, Ordnance Went Up Front, Plantersville, SC: Small-Arms Technical Pub. Co., The Samworth Press, ISBN 1-884849-09-1 (1948), p. 240


  9. ^ O'Donnell, Patrick, Give Me Tomorrow: The Korean War's Greatest Untold Story: The Epic Stand of the Marines of George Company, Da Capo Press 1st ed., ISBN 0-306-81801-9, ISBN 978-0-306-81801-1 (2010), pp. 88, 168, 173


  10. ^ Clavin, Tom, Last Stand of Fox Company, New York: Atlantic Monthly Press, ISBN 0-87113-993-6, ISBN 978-0-87113-993-1 (2009), p. 113: In addition to their bulky cotton-padded telegroika coats, which could freeze solid with perspiration, Chicom infantry frequently wore vests or undercoats of thick goatskin.


  11. ^ Jowett, Philip S., The Chinese Army 1937–49: World War II and Civil War, Osprey Publishing, ISBN 978-1-84176-904-2 (2005), p. 47


  12. ^ Thomas, Nigel, The Korean War 1950–53, Osprey Publishing Ltd., ISBN 0-85045-685-1, ISBN 978-0-85045-685-1 (1986), p. 47


  13. ^ Andrew, Martin (Dr.), Logistics in the PLA, Army Sustainment, Vol. 42, Issue 2, March–April 2010


  14. ^ Thomas, Nigel, The Korean War 1950–53, Osprey Publishing Ltd., ISBN 0-85045-685-1, ISBN 978-0-85045-685-1 (1986), pp. 37, 47: Many Chinese troops carried either rice or shaoping, an unleavened bread flour mixture in a fabric tube slung over the shoulder.


  15. ^ Chinese troops frequently wore bandolier-type ammunition pouches and carried extra PPSh or Thompson magazines in addition to 4–5 stick grenades.


  16. ^ 16.016.1 Canfield, Bruce, Arms of the Chosin Few American Rifleman, 2 November 2010, retrieved 10 May 2011


  17. ^ 17.017.1 S.L.A. Marshall, Commentary on Infantry and Weapons in Korea 1950–51, 1st Report ORO-R-13 of 27 October 1951, Project Doughboy [Restricted], Operations Research Office (ORO), U.S. Army (1951)


  18. ^ Russ, Martin, Breakout: The Chosin Reservoir Campaign: Korea 1950, Penguin Publishing, ISBN 0-14-029259-4, ISBN 978-0-14-029259-6 (2000), p. 40: The failure of the .30 carbine round to stop enemy soldiers may not have been due to inadequate penetration. Marine Lt. James Stemple reported that he shot an enemy soldier with his M2 carbine four times in the chest and saw the padding fly out the back of the soldier's padded jacket as the bullets penetrated his body, yet the enemy soldier kept on coming.


  19. ^ Clavin, Tom, Last Stand of Fox Company, New York: Atlantic Monthly Press, ISBN 0-87113-993-6, ISBN 978-0-87113-993-1 (2009), pp. 82, 113


  20. ^ O'Donnell, Patrick, Give Me Tomorrow: The Korean War's Greatest Untold Story, p. 88


  21. ^ Spurr, Russell, Enter the Dragon: China's Undeclared War Against the U.S. in Korea, 1950–51, New York, NY: Newmarket Press, ISBN 978-1-55704-914-8 (1998), p.182: Chinese frontline PLA troops disliked the M1/M2 carbine, as they believed its cartridge had inadequate stopping power. Captured U.S. carbines were instead issued to runners and mortar crews.


  22. ^ S.L.A. Marshall, Commentary on Infantry and Weapons in Korea 1950–51, 1st Report ORO-R-13 of 27 October 1951, Project Doughboy [Restricted], Operations Research Office (ORO), U.S. Army (1951)


  23. ^ 23.023.1 Leroy Thompson (2011). The M1 Carbine. Osprey Publishing. p. 57. ISBN 978-1-84908-907-4.


  24. ^ Diagram Group. Weapons: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from 5000 B.C. to 2000 A.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1. ISBN 0-312-03950-6. 


  25. ^ Leroy Thompson (2011). The M1 Carbine. Osprey Publishing. p. 67. ISBN 978-1-84908-907-4.


  26. ^ Green Beret in Vietnam: 1957–73. Gordon Rottman. Osprey Publishing, 2002. p. 41


  27. ^ Barnes, Frank C., Cartridges of the World, Iola WI: DBI Books Inc., ISBN 0-87349-033-9, ISBN 978-0-87349-033-7 (6th ed., 1989), p. 52


  28. ^ Winchester Ammunition. www.winchester.com. 


  29. ^ Jane's Gun Recognition Guide. Ian Hogg & Terry Gander.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5. p. 330


  30. ^ The M1 carbine – short history. RJ Militaria. [29 October 2015]. 


  31. ^ US Marine Corps 1941–45, By Gordon Rottman Osprey Publishing. Copyright 1995, page 14.


  32. ^ Green Beret in Vietnam: 1957–73, By Gordon Rottman Osprey Publishing. 2002, p. 41.


  33. ^ Leroy Thompson (2011). The M1 Carbine. Osprey Publishing. p. 26,27. ISBN 978-1-84908-907-4.


  34. ^ http://www.gunsandammo.com/blogs/history-books/m1-carbine-americas-unlikely-warrior/ Guns & Ammo. M1 Carbine: America's Unlikely Warrior. by Garry James. October 6th, 2014


  35. ^ WWII American M1 Carbine


  36. ^ Dill, James, Winter of the Yalu, Changjin Journal 06.22.00


  37. ^ Hammel, Eric, Chosin: Heroic Ordeal of the Korean War, Zenith Press, 1st ed., ISBN 978-0-7603-3154-5, ISBN 978-0-7603-3154-5 (2007), p. 205


  38. ^ Clavin, Tom, Last Stand of Fox Company, New York: Atlantic Monthly Press, ISBN 0-87113-993-6, ISBN 978-0-87113-993-1 (2009), p. 161


  39. ^ Leroy Thompson. The M1 Carbine. Osprey Publishing. 2011: 53–55. ISBN 978-1-84908-907-4. 


  40. ^ America's Favorite Gun. by Gold V. Sanders. Popular Science Aug 1944. pp. 84–87, 221


  41. ^ The M16. by Gordon Rottman. Osprey Publishing 2011. p. 6


  42. ^ Infrared Sniperscope M3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10-05.


  43. ^ Deactivated Silenced M1 Carbine .22


  44. ^ http://qkzz.net/article/549069ec-2828-4f0d-8772-c51b7b9e59bc_3.htm






參见







  • M1加蘭德步槍

  • M14自動步槍

  • 儒格Mini-14半自動步槍

  • 湯普森輕型步槍



外部連結




  • (英文)—M1卡賓槍說明書


  • (英文)—M1、M1A1、M2、M3卡賓槍介詔


  • (英文)—美國陸軍戰場手冊23-7(1942年)


  • (中文)—枪炮世界—M1卡宾枪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ameSpot

日野市

Tu-95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