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狸藻

Multi tool use
高山狸藻
|

|
科學分類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未分级)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未分级)
|
真雙子葉植物分支 Eudicots
|
(未分级)
|
菊分支 Asterids
|
目:
|
唇形目 Lamiales
|
科:
|
狸藻科 Lentibulariaceae
|
屬:
|
狸藻屬 Utricularia
|
亞屬:
|
狸藻亞屬 Utricularia
|
组:
|
蘭花狸藻節 Orchidioides
|
種:
|
高山狸藻 U. alpina
|
|
二名法
|
Utricularia alpina Jacq.
|
異名
|
Orchyllium alpinum (Jacq.) Barnhart
Utricularia grandiflora Pers.
Utricularia montana Jacq.
Utricularia montana Poir.
|
高山狸藻(學名:Utricularia alpina)為狸藻屬中型的陸生或附生多年生食虫植物。其种加词“alpina”来源于拉丁文“alpinus”,意为“高山”,指其原生地环境。其分布于安的列斯群島和南美洲北部。在安的列斯群島其存在于多米尼克、格瑞納達、瓜德羅普、牙買加、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薩巴、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島以及千里達島。在南美洲北部其存在于巴西、哥倫比亞、蓋亞那以及委內瑞拉。[1]高山狸藻附生于长满青苔的树干上,海拔分布范围为1500米至2000米。[2]
高山狸藻葉片寬長,花白色,具球莖,栽培介質須透氣良好,以免走莖腐爛。生長環境需低溫高濕。
分类学
2002年,一项基于ISSR技术的研究对狸藻属的10个陆生物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ISSR扩展共使用了6个引物,共产生了236个片段。高山狸藻被确定与长叶狸藻(U. longifolia)之间存在着最为密切的种间关系。在形态学特征上,也符合这一结论。这两者都具有椭圆形或倒卵形的叶片,花丝弯曲,子房卵形,萼片为卵形至卵状三角形。[3]但彼得·泰勒在其1989年的专著《狸藻属——分类学专著》将这两个物种分别置于兰花狸藻组(Orchidioides)和叶状狸藻组(Foliosa)内。[1]
参考文献
^ 1.01.1 Taylor, Peter. (1989). The genus Utricularia - a taxonomic monograph. Kew Bulletin Additional Series XIV: London.
^ Butschi, Lorenz. Translation by Dorothea Huber and Klaus Ammann. (1989). Carnivorous plants of Auyantepui in Venezuela. 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 18(1): 15–18.
^ Rahman, M. Oliur and Katsuhiko Kondo. (2002). Evaluation of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for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of some terresetrial species of Utricularia L. (Lentibulariaceae). Proc. 4th Intl. Carniv. Pl. Conf. 175–188.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Rutishauser, Rolf and Jeannette Brugger and Lorenz Butschi. (1992). Structural and developmental diversity of Utricularia traps. 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 21(3): 68–74.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有關匍匐狸藻的多媒體資源
維基物種中有關匍匐狸藻的數據
狸藻属 Utricularia (列表)
|
|
物种
|
|
|
|
匍匐狸藻 白花狸藻 白蓝狸藻 高山狸藻 紫水晶狸藻 安东狸藻 触角狸藻 附件狸藻 弓形狸藻 砂石狸藻 阿纳姆狸藻 阿斯普倫德狸藻 黃花狸藻 金斑狸藻 南方狸藻 巴布狸藻 比格霍爾狸藻 本杰明狸藻 本瑟姆狸藻 兩裂狸藻 双瓣狸藻 双卵狸藻 雙鱗片狸藻 布莱克曼狸藻 布兰切特狸藻 水蚤狸藻 分支狸藻 苞片狸藻 布雷密狸藻 短葶狸藻 邦廷狸藻 長距狸藻 雙裂苞狸藻 坎贝尔狸藻 刺花狸藻 塞西尔狸藻 手花狸藻 知昌狸藻 奇里比库特山狸藻 远囊狸藻 克里斯托弗狸藻 金花狸藻 盘绕狸藻 壳形狸藻 角形狸藻 角狀狸藻 有桿狸藻 肋脈狸藻 僧帽狸藻 船花狸藻 優雅狸藻 翠雀狸藻 密花狸藻 德特曼狸藻 雙岔狸藻 雙形花狸藻 邓洛普狸藻 邓斯坦狸藻 恩德雷斯狸藻
|
U. adpressa U. albiflora U. albocaerulea U. alpina U. amethystina U. andongensis U. antennifera U. appendiculata U. arcuata U. arenaria U. arnhemica U. asplundii U. aurea U. aureomaculata U. australis U. babui U. beaugleholei U. benjaminiana U. benthamii U. bifida U. biloba U. biovularioides U. bisquamata U. blackmanii U. blanchetii U. bosminifera U. brachiata U. bracteata U. bremii U. breviscapa U. buntingiana U. caerulea U. calycifida U. campbelliana U. capilliflora U. cecilii U. cheiranthos U. chiakiana U. chiribiquitensis U. choristotheca U. christopheri U. chrysantha U. circumvoluta U. cochleata U. cornigera U. cornuta U. corynephora U. costata U. cucullata U. cymbantha U. delicatula U. delphinioides U. densiflora U. determannii U. dichotoma U. dimorphantha U. dunlopii U. dunstaniae U. endresii
|
竖花狸藻 流蘇狸藻 坚固狸藻 中空狸藻 軟葉狸藻 佛罗里达狸藻 葉狀狸藻 福里斯特狸藻 陷阱狸藻 杏黃狸藻 叉状狸藻 加勒特狸藻 复裂狸藻 复柄狸藻 杰弗里狸藻 乔治狸藻 絲葉狸藻 禾葉狸藻 圭亚那狸藻 汉密尔顿狸藻 螺旋状狸藻 异色狸藻 异萼狸藻 欣顿狸藻 毛柄狸藻 硬刺狸藻 霍尔策狸藻 洪堡狸藻 亨特狸藻 水果狸藻 不均狸藻 切口狸藻 浮囊狸藻 弯曲狸藻 异枝狸藻 茵他侬山狸藻 包纏狸藻 杰克狸藻 詹姆森狸藻 灯芯草狸藻 卡缅斯基狸藻 肯尼利狸藻 金伯利狸藻 库蒙狸藻 裂叶狸藻 毛茎狸藻 侧花狸藻 疏鬆狸藻 蓝花狸藻 细长距狸藻 细喙狸藻 勒泰斯蒂狸藻 长梗狸藻 线形狸藻 青紫狸藻 劳埃德狸藻 长毛狸藻 長葉狸藻 巨唇狸藻
|
U. erectiflora U. fimbriata U. firmula U. fistulosa U. flaccida U. floridana U. foliosa U. forrestii U. foveolata U. fulva U. furcellata U. garrettii U. geminiloba U. geminiscapa U. geoffrayi U. georgei U. gibba U. graminifolia U. guyanensis U. hamiltonii U. helix U. heterochroma U. heterosepala U. hintonii U. hirta U. hispida U. holtzei U. humboldtii U. huntii U. hydrocarpa U. inaequalis U. incisa U. inflata U. inflexa U. intermedia U. inthanonensis U. involvens U. jackii U. jamesoniana U. juncea U. kamienskii U. kenneallyi U. kimberleyensis U. kumaonensis U. laciniata U. lasiocaulis U. lateriflora U. laxa U. lazulina U. leptoplectra U. leptorhyncha U. letestui U. limosa U. linearis U. livida U. lloydii U. longeciliata U. longifolia U. macrocheilos
|
巨根狸藻 马拉巴尔狸藻 莽山狸藻 曼氏狸藻 孟席斯狸藻 迈耶狸藻 小萼狸藻 小瓣狸藻 细叶狸藻 斜果狸藻 奇异狸藻 念珠狸藻 米勒狸藻 多茎狸藻 多裂狸藻 多囊狸藻 侏儒狸藻 小船狸藻 荷叶狸藻 鸟巢兰狸藻 肾叶狸藻 蓬勃狸藻 黑狸藻 赭白狸藻 牙萼狸藻 香花狸藻 橄欖狸藻 奥利弗狸藻 巴拿马狸藻 海妖女狸藻 保琳狸藻 五指狸藻 靈異狸藻 歪斜狸藻 彼得森狸藻 彼得泰勒狸藻 普岁道山狸藻 膨角狸藻 皮埃尔狸藻 普拉塔狸藻 波贝甘狸藻 波科内狸藻 柄腺狸藻 远志狸藻 延长狸藻 过去狸藻 未及狸藻 紧抱狸藻 绒毛狸藻 美丽狸藻 斑点狸藻 紫狸藻 紫蓝狸藻 微小狸藻 奎尔奇狸藻 五齿狸藻 辐射狸藻 多枝狸藻 雷纳尔狸藻
|
U. macrorhiza U. malabarica U. mangshanensis U. mannii U. menziesii U. meyeri U. microcalyx U. micropetala U. minor U. minutissima U. mirabilis U. moniliformis U. muelleri U. multicaulis U. multifida U. myriocista U. nana U. naviculata U. nelumbifolia U. neottioides U. nephrophylla U. nervosa U. nigrescens U. ochroleuca U. odontosepala U. odorata U. olivacea U. oliveriana U. panamensis U. parthenopipes U. paulineae U. pentadactyla U. peranomala U. perversa U. petersoniae U. petertaylorii U. phusoidaoensis U. physoceras U. pierrei U. platensis U. pobeguinii U. poconensis U. podadena U. polygaloides U. praelonga U. praeterita U. praetermissa U. prehensilis U. pubescens U. pulchra U. punctata U. purpurea U. purpureocaerulea U. pusilla U. quelchii U. quinquedentata U. radiata U. ramosissima U. raynalii
|
直立狸藻 反卷狸藻 帝王狸藻 肾形狸藻 颠倒狸藻 網紋狸藻 瑰指狸藻 硬狸藻 喙萼狸藻 怒江狸藻 桑德森狸藻 桑德威斯狸藻 攀梗狸藻 舒尔特斯狸藻 西蒙斯狸藻 單純狸藻 拟狸藻 辛格狸藻 史密斯狸藻 刺缘狸藻 旋狸藻 斯普鲁斯狸藻 斯坦菲尔德狸藻 斯蒂尼斯狸藻 星形狸藻 斯特耶马克狸藻 条纹狸藻 圓葉狸藻 冥河狸藻 苏布拉马尼亚姆狸藻 尖叶狸藻 柔嫩狸藻 极细狸藻 昆士兰狸藻 四冠狸藻 扭曲狸藻 毛叶狸藻 三色狸藻 三指狸藻 三齒狸藻 三花狸藻 三裂瓣狸藻 特鲁平狸藻 管状狸藻 溼地狸藻 独花狸藻 独叶狸藻 配偶狸藻 紫花狸藻 粘液狸藻 蛋黄狸藻 纏繞狸藻 普通狸藻 沃伯格狸藻 沃明狸藻 威爾維茨狸藻 韋斯頓狸藻 怀特狸藻
|
U. recta U. reflexa U. regia U. reniformis U. resupinata U. reticulata U. rhododactylos U. rigida U. rostrata U. salwinensis U. sandersonii U. sandwithii U. scandens U. schultesii U. simmonsii U. simplex U. simulans U. singeriana U. smithiana U. spinomarginata U. spiralis U. spruceana U. stanfieldii U. steenisii U. stellaris U. steyermarkii U. striata U. striatula U. stygia U. subramanyamii U. subulata U. tenella U. tenuissima U. terrae-reginae U. tetraloba U. tortilis U. trichophylla U. tricolor U. tridactyla U. tridentata U. triflora U. triloba U. troupinii U. tubulata U. uliginosa U. uniflora U. unifolia U. uxoris U. violacea U. viscosa U. vitellina U. volubilis U. vulgaris U. warburgii U. warmingii U. welwitschii U. westonii U. wightiana
|
|
|
《狸藻属——分类学专著》 • 狸藻屬物種列表
|
|
|
|
分类群
|
|
|
|
狸藻亚属 Utricularia
|
无囊狸藻组 康道尔狸藻组 燕子狸藻组 远囊狸藻组 葉狀狸藻節
|
Avesicaria Candollea Chelidon Choristothecae Foliosa
|
卡緬斯基狸藻節 小床狸藻组 马丁狸藻组 小型狸藻组 奇异狸藻组
|
Kamienskia Lecticula Martinia Meionula Mirabiles
|
无脚狸藻组 奧利弗狸藻组 蘭花狸藻節 毛茎狸藻组 斯普鲁斯狸藻组
|
Nelipus Oliveria Orchidioides Setiscapella Sprucea
|
斯特耶马克狸藻组 柄药狸藻组 狸藻節 囊泡狸藻组
|
Steyermarkia Stylotheca Utricularia Vesiculina
|
|
|
双瓣狸藻亚属 Bivalvaria
|
小蛛狸藻節 澳洲狸藻節 似无囊狸藻组
|
Aranella Australes Avesicarioides
|
本杰明狸藻组 瓮盤狸藻節 斯基迪狸藻節
|
Benjaminia Calpidisca Enskide
|
劳埃德狸藻组 小狸藻组 龍骨瓣狸藻節
|
Lloydia Minutae Nigrescentes
|
蚌實狸藻節 圓葉狸藻節 似口狸藻组
|
Oligocista Phyllaria Stomoisia
|
|
|
四萼狸藻亚属 Polypompholyx
|
多歧聚傘狸藻節
|
Pleiochasia
|
四萼狸藻節
|
Polypompholyx
|
三叉狸藻组
|
Tridentaria
|
|
|
|
|
|
|
mlyC10BO 3qO2 A,XC2FtMhahla,i53IfASYDe3TTJ jmLX8ov,pYyfnTlyYO7DohtAAqI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GameSpot 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在Gamespot的評論 网站类型 新聞 持有者 CBS 创始人 Pete Deemer Vince Broady Jon Epstein 网站 http://www.gamespot.com/ 注册 Optional (free and paid) 推出时间 1996年5月1日 [1] GameSpot (中国大陆:游戏基地),於1996年5月由Pete Deemer和Vince Broady創立,是一個提供新聞、評論、預告片、下載及其他的相關資訊的電子遊戲網站。GameSpot被一間後來被CNET收購的企業ZDNet所收購。根據Alexa,GameSpot.com是200個網路擁擠最嚴重的網站之一。 除了由GameSpot員工創作的內容,網站還允許用戶寫評論、網誌、之後在網路論壇分享。一些在CNET旗下的GameFAQs分享。 2004年, GameSpot被Spike TV的觀眾選上「電子遊戲賞節目」贏得「最傑出遊戲網站。 [2] 其他的遊戲網站還有IGN、1UP.com、GameSpy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2008年,根據Compete.com的統計,「gamespot.com」吸引了最少6000萬人的點擊率。 [3] GameSpot的主頁鏈結了到最近新聞、評論、預告、和一些有關遊戲機的入口:Wii、任天堂DS、電腦遊戲、Xbox 360、PSP、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它還有一列「最受歡迎遊戲名單」,還有給用戶快速獲得遊戲資訊的搜尋器。GameSpot 還包括一些小範圍的遊戲機:任天堂64、GameCube、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Xbox、PlayStation、SEGA Saturn、Dreamcast、Neo Geo Pocket Color、N-Gage、手機遊戲。 目录 1 歷史 1.1 國際歷史 1.2 著名的員工 2 評論和分...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野市 日野市 日文轉寫 • 日文 日野市 • 平假名 ひのし • 罗马字 Hino-shi 金剛寺(關東三十六不動尊靈場第9號)的不動堂 市旗 徽章 日野市在東京都的位置 日野市 日野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 35°40′17″N 139°23′42″E / 35.6714°N 139.395°E / 35.6714; 139.395 国家 日本 地方 關東地方 都道府縣 東京都 接鄰行政區 府中市、國立市、立川市、昭島市、八王子市、多摩市 政府 • 市長 大坪冬彦 面积 • 总计 27.53 平方公里(10.63 平方英里) 人口 (2014年12月1日) • 總計 183,323 • 密度 6,660/平方公里(17,200/平方英里) 象徵 • 市樹 樫 • 市花 菊花 • 市鳥 普通翠鳥 时区 日本標準時間 (UTC+9) 地方公共團體編號 13212-8 邮政编码 〒 191-8686 市役所地址 日野市神明一丁目12番1號 電話號碼 +81-42-585-1111 法人編號 1000020132128 網站 http://www.city.hino.lg.jp/ 人口:日野市官方網頁 日野市 (日语: 日野市 / ひのし Hino shi * / ? )為一位于東京都(不含島嶼部分)中央地帶的城市。從東京站乘坐中央線特別快速列車45分鐘即可到該市。面積27.53km²。1963年(昭和38年)11月3日,該市開始實行市制,為全日本第559個市。汽車企業日野自動車的總部位於這裡。 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為20.9%,往八王子市的通勤率為12.0%(平成22年國勢調査)。 目录 1 概要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图-95 Ту–95 北约代号:熊(Bear) 一架在安格斯空军基地的图-95MS 概觀 類型 战略轰炸机 代號 北约代号: Bear (熊) 乘員 7名 駕駛員2名,機尾炮手1名,其他人員4名 首飛 1952年11月12日 服役 1956年 設計 圖波列夫設計局 產量 超过500架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蘇聯 俄羅斯 衍生機型 图-114、图-119、Tu-95 技术数据 長度 49.50米(162呎5吋) 翼展 51.10米(167呎8吋) 高度 12.12米(39呎9吋) 翼面積 310平方米(3,330平方呎) 空重 90,000公斤(198,000磅) 最大起飛重量 188,000公斤(414,500磅) 發動機 4具库兹涅佐夫NK-12MV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功率 4×11,000千瓦(14,800馬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925公里/時(500節,575哩/時) 爬升率 10米/秒(2,000呎/分) 最大升限 12,000米(39,000呎) 最大航程 15,000公里(8,100海浬,9,400哩) 翼負荷 606公斤/平方米(124磅/平方呎) 推重比 235 W/公斤(0.143馬力/磅) 武器装备 機炮 1具/2具AM-23型23公釐雷達控制機砲(機尾) 飛彈 空对地导弹: Kh-20、Kh-22 Kh-26、Kh-55 炸彈 60枚FAB-250炸彈,或 30枚FAB-500炸彈。 其他 载弹量(包括飞弹):最多15,000公斤(33,000磅) Tu-95熊式MR型機 图-95 (俄语: Ту–95 , 英语: Tu-95 ),北約代號: Bear ( 熊 ),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