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分離
佛教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禪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无著 世亲 鸠摩罗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
宗派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漢傳 藏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神道 |
---|
基礎 神道 · 日本神話 · 神 · 日本神祇列表 |
資料 日本書紀 · 古事記 · 先代舊事本紀 · 古語拾遺 · 風土記 |
神社 神社 · 日本神社列表 · 神社本廳 |
祭祀與祭禮 祭 · 祝詞 |
物品道具 御朱印 · 绘马 · 御守 · 千社札 · 破魔弓·破魔矢 · 石燈籠 · 神馬 |
關連用語 神道用語列表 · 神佛習合 · 神佛分離 · 廢佛毀釋 · 修驗道 · 民俗学 · 國學 · 國家神道 · 教派神道 |
神佛分離(日語:神仏分離)為日本明治時代前期所發生的一系列針對佛教的宗教事件,其目的在於將佛教與日本既有的神道信仰分離,打破傳統日本社會「神佛習合」的格局,以提升神道至等同國教的地位。此現象至明治憲法施行後,才由宗教自由與「國家神道」政策取代。
概述
慶應四年(即明治元年,1868年)三月二十八日,明治新政府頒布「神佛分離令」(正式名稱是「神佛判然令」)[1],以禁止天皇所信從的神道與佛教混合。卻因誤解,於是民間引發「廢佛毀釋」運動,造成佛教空前的迫害浩劫,大量佛寺佛像被毀,僧侶被強制還俗。相反,神祇官職逐漸上升,使得神道「國教化」。而此前的日本佛教在此事件後,逐漸產生一群復興佛教以己任的僧侶[2]。
神佛判然令下達前,神社的神官常被稱呼為「和尚」,有些巫女則被稱呼為「比丘尼」,比如著名的「熊野比丘尼」,即是為熊野三山神社勸募的團體。
江戶時代亦有儒學昌盛的藩國施行神佛分離政策,如岡山藩、水戶藩、淀藩;出雲大社在17世紀亦採取神佛分離的作法。
参考文献
^ 太政官布告・神祇官事務局達・太政官達など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2-06.
^ 幕府歷史年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11-29.
参见
- 废佛毁释
- 神佛習合
- 明治维新
这是一篇關於佛教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