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佛教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禪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无著 世亲 鸠摩罗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
宗派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漢傳 藏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無量壽經》(梵語:Sukhāvatī-vyūhaḥ-sūtra,亦稱《大阿彌陀經》參閱漢譯版本),是淨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為「淨土五經一論」中的一經,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經中介紹法藏比丘(無量壽佛)所發諸大願(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有二十四願、三十六願,最多為四十八願,詳見漢譯版本),以及彌陀淨土的樣貌。
對於末法時代的凡俗眾生而言,此經最要緊的目的是促請眾生發往生大願,意即聞阿彌陀佛名號,至心信樂願生極樂世界,就算只有十念也能往生。十念只是比喻,意即容易之意,若時間不准許,就算只有一念也可,但若時間准許(離死期尚久),則多多益善。於《佛說阿彌陀經》有言,若有眾生能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於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心不亂直至臨終之時,阿彌陀佛必率眾菩薩現前,使該眾生能心不顛倒,而得受接引至極樂世界。
彭際清說:「《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經》,《佛說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經》。」以《華嚴經》末後有「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文,將本經與其他二經串聯在一起。
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說:「《無量壽經》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華嚴經》被大乘諸宗奉為「諸經之王」、「諸經中寶」。古德判教,一切經判一乘圓教只有三部,一乘圓教在大乘之上,第一是《華嚴經》,第二是《法華經》,第三是《梵網經》,這稱為一乘圓教的大經。說《華嚴》,當然《法華》、《梵網》都包括。
目录
1 漢譯版本
1.1 五種漢譯本
1.2 四種會集本
1.3 七種佚失本
1.4 本經註釋
1.4.1 中國註釋
1.4.2 韓國註釋
1.4.3 日本註釋
1.5 校會本註釋
2 西藏譯本
3 四十八願
4 相關條目
5 注釋
6 外部連結
漢譯版本
按經錄所載,自東漢至趙宋一共有八代十二譯,計為漢二、吳一、曹魏二、西晉一、東晉二、劉宋二、唐一、趙宋一。宋元至今只存五種。
不過,後世不少佛教史家對十二譯的說法多有質疑,特別是現代以來,坪井俊映、望月信亨、境野黃洋、中村元、香川孝雄等日本學者在對照經錄、現存譯本、敦煌文書、梵文原本,以及藏譯本等進行勘定,否定《無量壽經》漢文十二譯的傳統看法,而認為許多譯本是誤將一經分屬多位譯者,被《歷代三寶記》等經錄誤載所致[1]。
鑒於各譯本內容、文字間的出入,尤其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各譯願數不盡相同,爾後陸續有居士將之會集,至今共有四次會集。此五种译本和四种会集合成“大经九种”。
五種漢譯本
-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經錄題為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2],簡稱漢譯。呂澂於《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考訂為西晉竺法護譯。日本學者辛嶋靜志認為是支謙翻譯[3]。
-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檀過度人道經》,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經錄題為三國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4],簡稱吳譯。日本學者辛嶋靜志認為是東漢月支三藏法師支婁迦讖所翻譯[3]。
- 《無量壽經》——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永嘉四年壬寅[5],簡稱魏譯。日本學者考訂為東晉佛陀跋陀羅及劉宋寶雲共譯(西元421年),但也有認為是竺法護所譯出[6]。该版本流通最廣,中国汉地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民国时期的僧人释印光稱「現皆受持此經」。
-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簡名《無量壽如來會》——唐南印度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詔譯,簡稱唐譯。《大寶積經》其中一品。現代在尼泊爾發現的梵文原本,內容同於此經。蕅益大师在《法海观澜》认为在所有汉译本中,唐本最佳。释印光認為「無量壽如來會,文理俱好」,但因為「末後勸世之文未錄,故皆以康僧鎧之無量壽經為準則焉」。
-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趙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法賢奉詔譯,簡稱宋譯。蕅益大师在《阅藏知津》中亦有评价:「法賢本中,有慈氏問答。尤妙。但止三十六願」。
这五种译本义理互有优劣彰晦,例如汉吴二译文辞冗繁,魏译文辞详赡义理圆足,唐译简练精确, 各有所长。就願文數目而言,漢、吳二譯,願目同為廿四願,內容相近,似出自同一梵本;魏、唐二譯,同為四十八願;宋譯三十六願,可能出自另一梵本。
四種會集本
- 自宋迄今,凡為四種:
- 《大阿彌陀經》——趙宋國學進士王龍舒(王日休)校輯。此會集本只參考四種原譯本,而未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唐譯),是為「四會本」。该本曾在当时盛行,並收入於龍藏與日本大正藏[7][8]。
- 《無量壽經》——清初彭紹升(彭際清、彭二林)節校。彭氏鑿於王本之失,乃專就《魏譯》去其繁複,並按雲棲本,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仍名《無量壽經》。此本只是《魏譯》之節校本,而非諸譯之會集本。近代丁福保居士,作《無量壽經箋註》,所註者即彭本。
- 《摩訶阿彌陀經》[9]——清咸豐菩薩戒弟子承貫邵楊魏源(魏承貫、魏默深)會譯。原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蔭幅居士校訂,並改今名。魏氏之本,集五種原譯,是為「五會本之始」。同治中王蔭福居士即崇魏本[10],曾親記云王氏復博考眾本,手自校讎,並定經名為《摩訶阿彌陀經》。
- 《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民國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11]。该本经現代僧人释净空推崇之后,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七種佚失本
- 據《開元釋教錄》計為:
- 《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桓靈之世。
-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甘露三年戊寅。
- 《無量壽經》二卷——晉沙門竺曇摩羅察(晉言,法護)譯。永嘉二年。
- 《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恭帝元熙元年己未。
- 《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迦毗羅衛國沙門佛陀跋陀羅(晉言,覺賢)譯於道場寺,劉宋永初二年。
- 《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永初二年。
- 《新無量壽經》二卷——宋罽賓國沙門曇摩羅蜜多(晉言,法秀)譯,元嘉年中。
本經註釋
中國註釋
五譯之中,《魏譯》較備。故大經註疏,集於《魏譯》。大德多為小本彌陀作註。至於註大本者僅隋淨影,唐嘉祥兩家。
- 《無量壽經義疏》六卷——隋京師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世稱淨影疏。
- 《無量壽經義疏》——唐嘉祥寺吉藏撰。世稱嘉祥疏。
韓國註釋
又新羅國(今朝鮮)有憬興、元曉兩家:
- 《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新羅沙門憬興著。世稱憬興疏。
- 《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國黃龍寺沙門元曉撰。曾入唐遊學,還後,化振海東。其疏曰海東疏。
- 《遊心安樂道》一卷——亦元曉師撰,乃淨宗古佚十書之一。
日本註釋
黃念祖居士著之《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註》云:大經光明,照耀日本,註釋之盛,遠超我國。筆者所知者已廿餘種,計為:
①《無量壽佛贊鈔》一卷,興福寺善珠作。
②《無量壽經述義》三卷,最澄集。
③《無量壽經私記》一卷,智景作。
④《無量壽經義苑》七卷,紀州總持寺南楚作。
⑤《無量壽經略箋》八卷,享保五年洛東禪林寺院溪作。
⑥《無量壽經鈔》七卷,望西樓了惠作。
⑦《無量壽經直談要註記》廿四卷,永享四年增上寺西譽作。
⑧《無量壽經見譯會校釋二五一聞》七卷,良榮作。
⑨《無量壽經科玄概》一卷,小倉西吟作。
⑩《無量壽經會疏》十卷,越前勝授寺峻諦作。
⑪《無量壽經開義》六卷,平安西福寺惠空作。
⑫《無量壽經貫思義》三卷,薏州理圓作。
⑬《無量壽經顯宗疏》十七卷,江州性海無涯作。
⑭《無量壽經要解》三卷,法霖作。
⑮《無量壽經講錄》十卷,紀州磯肋安樂寺南麟作。
⑯《無量壽經梵響記》六卷,靈鳳作。
⑰《無量壽經眼髓》十一卷,攝州定專坊月溪作。
⑱《無量壽經義記》五卷,堺華藏庵惠然作。
⑲《無量壽經海渧記》廿卷科二卷,攝州小曾禰憲榮泰岩作。
⑳《無量壽經永安錄》十三卷,薏報專坊慧雲作。
㉑《無量壽經甄解》十八卷,道隱作。
㉒《無量壽經合贊》四卷,觀徹作。
校會本註釋
- 《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清初彭際清作。所註為彭氏之節校本。
- 《無量壽經箋註》二卷——清末丁福保作。所註為彭氏之節校本。
- 《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清末正定王耕心作。所註為魏承貫氏會本。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眉注》——民國李炳南作。所註為夏老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四卷——民國黃念祖解。所註為夏老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又清末沈善登居士著有《報恩論》三卷,中有《淨土法門綱宗》、《無量壽經綱宗》、《往生正因論》等。
西藏譯本
《無量壽經》的藏譯,收於藏傳大藏經中《大寶積經》第五會《聖阿彌陀名莊嚴大乘經》〈 Hphags pa hod dpag med kyi brod pa s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hi mdo; Skt, Arya-amitabhavyuha nama mahayana sutra 〉是印度阿阇黎胜友(Jinamitra)與施戒(Danasila)、以及西藏人之衣基戴(ye ses sde)於九世紀初共譯成。
四十八願
以下是《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夏蓮居會集本)所列的四十八願。在此經第六品(「發大誓願第六」)中,於因地修行的法藏比丘對其老師世自在王如來報告他發的大願,未來將於果地修行證得佛果,依之建立彌陀淨土。其中以第十八願「十念必生」為本願(根本大願),而在日本等地有本願念佛宗派的出現。
- 一、國無惡道願。
-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
- 二、不墮惡趣願。
-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 三、身悉金色願。
-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 四、三十二相願。
- 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 五、身無差別願。
- 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 六、宿命通願。
-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
- 七、天眼通願。
- 皆能洞視
- 八、天耳通願。
- 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 九、他心通願。
-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 十、神足通願。
-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
- 十一、遍供諸佛願。
- 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 十二、定成正覺願。
-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 十三、光明無量願。
-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 十四、觸光安樂願。
- 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十五、壽命無量願。
-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
- 十六、聲聞無數願。
- 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 十七、諸佛稱歎願。
-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歎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 十八、十念必生願。
-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 十九、聞名發心願。
-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
- 二十、臨終接引願。
- 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 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二十二、國無女人願。
-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
- 二十三、厭女轉男願。
- 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
- 二十四、蓮華化生願。
- 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二十五、天人禮敬願。
-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 二十六、聞名得福願。
- 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
- 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 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二十八、國無不善願。
-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
- 二十九、住正定聚願。
- 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
- 三十、樂如漏盡願。
- 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
- 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 三十二、那羅延身願。
-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
- 三十三、光明慧辯願。
- 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
- 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 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三十五、一生補處願。
-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 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 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三十七、衣食自至願。
-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
- 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 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 四十、無量色樹願。
-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
- 四十一、樹現佛剎願。
- 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覩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四十四、普等三昧願。
- 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
- 四十五、定中供佛願。
- 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四十六、獲陀羅尼願。
- 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
- 四十七、聞名得忍願。
- 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
- 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 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相關條目
- 西方極樂世界
- 淨土宗
- 阿彌陀佛
- 觀音菩薩
- 大勢至菩薩
- 淨土五經一論
- 阿彌陀經
- 觀無量壽佛經
注釋
^ 無量壽經前言.
^ 開元釋教錄大乘經重單合譯.
^ 3.03.1 辛嶋靜志. 利用「翻版」研究中古漢語演變: 以《道行般若經》 「異譯」與《九色鹿經》為例 (PDF).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2011, 2: 165–188.按照所有經錄記載,《大阿彌陀經》是支謙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是支婁迦讖譯。但我們只要把這兩部經典比較一下就會即刻發現,二者無論是内文,還是遣詞,還是用句,基本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筆者定義的「翻版」。當然二者間也存在不同之處,例如,前者用「即」,後者從始至終用「則」;前者沒有偈頌,後者有偈頌;前者用音寫詞「阿彌陀」,後者用「無量清凈」這樣的翻譯。後者應該是前者的「翻版」。前者多用音寫詞等特徵與支婁迦讖的譯風一致,把音寫詞改為漢語的做法與支謙譯風一致。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大阿彌陀經》是支婁迦讖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是支謙譯,所有經錄記載恰恰是顛倒的。
^ 開元釋教錄大乘經重單合譯.
^ 開元釋教錄大乘經重單合譯.
^ 《無量壽經》譯者是竺法護的又一例證: 致釋德安法師書.
^ 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之《彌陀疏鈔》云:「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或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反乃略之,故云未盡。」王氏自序中有云:「其文雜碎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而修其辭。」
^ 清彭際清居士於所著《無量壽經起信論》中論王本曰:「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然有可議者,如序分中『遊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積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氏刪之。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一云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前則乖成佛之正因,後則之往生之正智。他如敘次願文,後先舛錯,皆當校正。」而净宗九祖蕅益於《阅藏知津》曰:「宋國學進士王日休,取前四經刪補訂正。析為五十六分。惜其未見寶積一譯。然心甚勤苦,故舉世多流通之」
^ 「摩訶」是梵語諧音直譯,華語的意思為「大」。
^ 王蔭福記:「近世邵楊魏居士復本雲棲大師之說,遍考諸譯,別唯一書。包舉綱宗,文辭簡當,乃得為是經之冠冕。」
^ 夏蓮居居士的學生黃念祖居士著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註》云:「先師夏老居士,未冠學儒,先程朱而後陸王,甫壯入佛,攝禪密而歸淨土。夏老博貫群籍,深於文字,專功久修,教眼圓明。於壬申(一九三二年)之歲,發願重校此經。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縈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夏老之皈依師),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親為印證。先舅父梅擷芸居士,連續播講於電臺,譽為善本。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並親為科判。北京極樂庵方丈妙禪老和尚,聘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薌社長來寺開講此經兩月。……是以先舅父梅老讚云:『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先舅之語,現已舉世公認,並將本經採入新印之續藏。」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繁体中文)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
(繁体中文)無量壽經會集本
(繁体中文)無量壽經大經解
(繁体中文)無量壽經易解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