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
南蘇丹共和國 Republic of South Sudan(英语) | |||||
---|---|---|---|---|---|
通稱:南蘇丹 | |||||
| |||||
国家格言:正義,自由,繁榮(Justice, Liberty, Prosperity) | |||||
國歌:《南蘇丹萬歲!》 (South Sudan Oyee!) | |||||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 |||||
面積
| |||||
首都 | 朱巴 | ||||
中央政府 所在地 | 朱巴 | ||||
最大城市 | 朱巴 | ||||
地理最高點 | 基涅提峰(海拔3,187米) | ||||
最長河流 | 白尼羅河 | ||||
時區 | 東非時間,UTC+3 | ||||
人民生活 | |||||
人口 | 以下資訊是以2014年估計
| ||||
官方語言 | 英語[2][3] | ||||
官方文字 | 英文 | ||||
民族 | 丁卡人 努尔人 | ||||
主要宗教 | 基督教 | ||||
道路通行方向 | 靠右駕駛 | ||||
政治文化 | |||||
國家憲法 | 《南蘇丹共和國憲法》 | ||||
國家結構形式 | 联邦制 | ||||
國家政權 | 南蘇丹議會 | ||||
政治體制 | 总统制共和制 | ||||
法律體系 | 以英美法系为主的混合法系 | ||||
國家領袖
| |||||
經濟實力 | |||||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 |||||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 |||||
人類發展指數
| |||||
中央銀行 | 南蘇丹銀行 | ||||
貨幣單位 | 南蘇丹鎊(SSP) | ||||
其他資料 | |||||
立國歷史
| |||||
國家象徵 | 南苏丹国徽 | ||||
國家代碼 | SSD | ||||
國際域名縮寫 | .ss[6] | ||||
國際電話區號 | +211[7] |
南蘇丹共和國(英语:Republic of South Sudan;阿拉伯语:جنوب السودان) 通稱南蘇丹,是非洲東北部一個內陸國家,2011年從蘇丹獨立。東面是埃塞俄比亞,南面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和烏干達,西面是中非共和國,北面是蘇丹。包含白尼羅河所形成廣闊的蘇德沼澤。目前首都是第一大城市朱巴,未來計畫將遷都到位置較居中的拉姆塞爾。
現代南蘇丹與蘇丹共和國的領土原為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佔據,後來成為英埃共管蘇丹,1956年蘇丹共和國獨立後成為其一部分,被劃分為南部10省。第一次蘇丹內戰後,蘇丹南方於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第二次蘇丹內戰於1983年爆發,至2005年簽署《全面和平條約》,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
2011年,南蘇丹獨立公投以98.83%通過,南蘇丹共和國於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獨立,约有30个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代表参加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参加了成立仪式。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加入聯合國成为聯合國会员国。目前也為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等的成員國。2012年7月,簽署了日內瓦公約。南蘇丹獨立之後仍然有激烈的內部衝突,2014年以後在脆弱國家指數(前身為失敗國家指數)的評分一直是全球最高。
目录
1 歷史
2 地理
2.1 氣候
3 政治
3.1 政黨
3.2 國會
4 军事
5 行政區劃
5.1 首都
5.2 主要城镇
6 外交
7 經濟
8 社會
8.1 人口
8.2 語言
8.3 宗教
8.4 教育
8.5 交通
9 参考文献
10 外部連結
歷史
1820年代埃及開始統治北蘇丹并擴展至南蘇丹,在此之前南蘇丹的歷史幾乎没有任何記載,相關資料幾乎全憑口頭歷史。根據這些記錄,公元10世紀前尼羅人遷入,成為這裡最早的居民。
19世紀末英國占領南蘇丹,1899年英國和埃及共同統治南蘇丹。由於種族、宗教、文化等差異,英國原本希望統合南蘇丹和烏干達,但是1947年的朱巴會議決定統合南北蘇丹。
1955年蘇丹南、北方衝突,第一次蘇丹內戰爆發。1972年在阿迪斯阿貝巴簽署的《阿迪斯阿貝巴協定》給予南蘇丹地區有限度的自治權,內戰一時終結。
1983年蘇丹總統尼梅瑞宣佈在全國實施伊斯蘭律法,引起南方的不滿,南方反抗軍蘇丹人民解放軍起對抗政府,第二次蘇丹內戰爆發。2005年1月9日,南北雙方簽署《全面和平條約》(Comprehensive Peace Agreement),結束長達21年的內戰。協定賦予南方自治權,北方實施的伊斯蘭律法在南方不適用,並於2011年1月9日舉行决定是否獨立的公民投票。
2011年舉行南蘇丹獨立公民投票。2011年1月30日公布的初步計票结果顯示,98.83%参加公投的人支持獨立。[8] 2011年1月31日,蘇丹副總統表示承認公投结果。2011年1月23日,独立後政權執行委員會的一名成員稱,“出於熟悉程度和便利”,独立後的國名定為南蘇丹共和國。其他曾考慮使用的國名包括古代猶太人聖經上記載的「古實」(Cush)、尼羅河共和國(Nile Republic)、新蘇丹(New Sudan)。同年7月9日蘇丹總統宣布正式承認南蘇丹共和國,南蘇丹正式成為非洲的第54個國家。[9][10][11]
2011年6月6日,南北蘇丹爆發武裝衝突,最後雙方同意撤出阿卜耶伊。6月底,包括聯合國代表的數名國際談判人員建議讓4200名衣索比亞士兵駐守阿卜耶伊以維持和平。[12]
2011年7月14日,第65届聯合國大會紐約當地時間7月14日以鼓掌方式一致通過決議,正式接納南蘇丹共和國为聯合國第193個會員國。[13]
2013年12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的苏丹人民解放军一個派別試圖發動政變。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總統次日宣布已鎮壓政變成功,但戰鬥在12月16日恢復,且內戰至今。
2014年6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和研究机构“全球化指數”公布了2013年全球“失敗國家指數”(Fragile States Index)排行榜,南苏丹以112.9分位居榜首[14]。
地理
南蘇丹佔地近62萬平方公里[15],北接蘇丹,東接衣索比亞,南接肯亞、烏干達、剛果民主共和國,西接中非共和國。[16]
南苏丹大致位處北緯10度的緯線以南(首都朱巴位於北緯10度),地形以熱帶雨林、草原及沼澤為主。南蘇丹地區全年雨量由600至2,000公厘不等,每年的5到10月為雨季,由於白尼羅河流經本區時,坡度特小,只有一萬三千分之一,故來自烏干達及衣索比亞兩方面的洪水,行抵本區。流速轉緩,大為氾濫,形成一大片沼澤──蘇德沼澤,當地的尼羅族黑人(Nilotic people),均在雨季前即行遷居於高地,必待洪水退去,他們才再由高地遷往河岸或有水的窪地區。尼羅黑人半農半牧,農業以木薯、花生、甘藷、高粱、芝麻、玉米、水稻、豇豆、豆類及蔬菜為主[15],
牧業以牛最為重要,因本區樹林尚少,並有半年乾旱,均不利於采采蠅在此發育。故南蘇丹為重要的牛產地,此外,魚產亦多。
白尼羅河流經的台地地區,形成了蘇德沼澤,是非洲主要溼地之一,雨季時,該沼澤面積可達51,800平方公里以上,附近部落會以蘆葦編成浮島,在浮島上暫居捕魚,形成一種浮動式捕魚營地。此外,每年白尼羅河的氾濫,對沿岸部落放養牛群的牧草地恢復也相當重要。境內有南方國家公園、巴丁吉羅國家公園、波馬國家公園。
南苏丹东南部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交界的納莫魯揚州三角地帶,为一片有争议的土地,現由肯尼亚管轄,但南蘇丹和埃塞俄比亚各自宣稱擁有这一地区的所有權。
氣候
氣候以熱帶乾濕季氣候為主,全年四季變化不明顯。每年5月至10月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
政治
2011年7月7日,過渡憲法通過,確立總統制政府[17]。現任(第一任)總統是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於2011年7月9日上任,為期五年。在建國最初,聯合國將設立7,900人維和特派團,包括7,000人的軍隊和900人的警察,以鞏固南蘇丹立國後的和平與安全,為期一年。南蘇丹實行三權分立及兩院制,行政、立法及司法獨立。南蘇丹國會(上議院和下議院)為國家立法機構。
根據《全面和平協定》,司法機構由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及其他法院組成。最高法院由院長、副院長和五名法官組成,全部皆由總统提名。
根據《南蘇丹共和國憲法》,總統為國家元首,副總統為國家備位元首暨副元首,現任原南苏丹副总统是里克·马查尔,已被免职。
政黨
現時南蘇丹有10個政黨,分別為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全国大会党(NCP)、苏丹非洲联盟(SANU)、团结民主阵线(UDF)、苏丹非洲党第一联盟(USAP 1)、苏丹非洲党第二联盟(USAP 2),团结民主拯救阵线(UDSF)、南苏丹民主论坛(SSDF)、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民主变革派(SPLM-DC)、南苏丹共产党(CPSS)。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為執政黨。南苏丹解放运动(SSLA)是国内最大反对派别。
國會
南蘇丹國會是南苏丹的国家立法机关。南苏丹国会实行两院制,由州委员会和国民议会组成。本届国民议会和州委员会于2011年8月成立。国民议会共332名议员,任期4年,现任议长为马纳斯·迈古克·伦迪艾尔。州委员会共50名议员,任期4年,现任议长为约瑟夫·波尔·钱。
军事
苏丹人民解放军-南苏丹国防军是南苏丹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海军、陆军、空军组成。现役人数210,000人。2017年由苏丹人民解放军改组而来。目前处于南苏丹内战当中,与南苏丹前副总统里克·马查尔领导的苏丹人民解放军反对派及南苏丹解放运动地方武装进行战斗。
行政區劃
南蘇丹共和國原由10個州組成。2015年12月24日,南蘇丹總統基爾宣佈全國改劃為28個州。[18]
# | 州 | 英語名 | 州都 | 地區 | 人口 |
---|---|---|---|---|---|
1 | 阿馬迪州 | Amadi State | Mundri | 赤道地區 | 171,910 |
2 | 阿維爾州 | Aweil State | 阿維爾 | 加札爾河地區 | 251,160 |
3 | 東阿維爾州 | Aweil East State | Wanyjok | 加札爾河地區 | 529,100 |
4 | 波馬州 | Boma State | 皮波 | 上尼羅地區 | 253,270 |
5 | 東比耶州 | Eastern Bieh State | 阿科博 | 上尼羅地區 | 506,410 |
6 | 東湖州 | Eastern Lakes State | 伊羅爾 | 加札爾河地區 | 335,130 |
7 | 東尼羅州 | Eastern Nile State | 馬拉卡爾 | 上尼羅地區 | 746,710 |
8 | 凡加克州 | Fangak State | 阿約德 | 上尼羅地區 | 326,370 |
9 | 哥布德威州 | Gbudwe State | Yambio | 赤道地區 | 451,150 |
10 | 哥格利亞州 | Gogrial State | 克瓦喬克 | 加札爾河地區 | 462,480 |
11 | 哥克州 | Gok State | Cueibet | 加札爾河地區 | 174,460 |
12 | 伊馬通州 | Imatong State | 托里特 | 赤道地區 | 598,190 |
13 | 瓊萊州 | Jonglei State | 波爾 | 上尼羅地區 | 521,750 |
14 | 朱貝克州 | Jubek State | 朱巴 | 赤道地區 | 492,970 |
15 | 拉喬爾州 | Latjoor State | 納夕爾 | 上尼羅地區 | 534,440 |
16 | 羅爾州 | Lol State | 拉加 | 加札爾河地區 | 650,140 |
17 | 馬里迪州 | Maridi State | 馬里迪 | 赤道地區 | 148,100 |
18 | 納莫魯揚州 | Namorunyang State | 卡波厄塔 | 赤道地區 | |
19 | 北列奇州 | Northern Liech State | 班提烏 | 上尼羅地區 | 561,240 |
20 | 魯溫州 | Ruweng State | Pariang | 上尼羅地區 | 246,360 |
21 | 南列奇州 | Southern Liech State | 萊爾 | 上尼羅地區 | 267,460 |
22 | 特列克卡州 | Terekeka State | 特列克卡 | 赤道地區 | 176,030 |
23 | 通治州 | Tonj State | 通治 | 加札爾河地區 | 448,950 |
24 | 特維克州 | Twic State | Mayen Abun | 加札爾河地區 | 343,410 |
25 | 瓦烏州 | Wau State | 瓦烏 | 加札爾河地區 | 431,230 |
26 | 西湖州 | Western Lakes State | 倫貝克 | 加札爾河地區 | 546,240 |
27 | 西尼羅州 | Western Nile | 科多克 | 上尼羅地區 | 155,602 |
28 | 耶伊河州 | Yei River | 耶伊 | 上尼羅地區 | 788,610 |
28個省再可細分為86個縣,縣之下設郡,郡之下設首府及城鎮。
首都
由於現時首都朱巴基礎建設不足,以及城市增長過於急速,使政府管理困難。故此,政府於2011年2月採取決議,計劃在其他地方建設有完善規劃的新城市,作為新首都。[19][20]都市計畫會類似奈及利亞的阿布贾、緬甸的内比都,以及巴西的巴西利亞。政府發言人在2011年7月表示,政府正評估以蘭西爾(拉姆塞尔)作為新首都的可行性。[21]蘭西爾位於湖泊省,靠近中赤道省、東赤道省及瓊萊省的邊界,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國家的中心。據宣稱,約翰·加朗去世前亦曾經表示打算將首都遷至蘭西爾。
主要城镇
根据2010年的人口数据,该国人口最多的10个城镇如下:
朱巴 - 372,410人
耶伊 - 185,000
瓦烏 - 151,320
馬拉卡爾 - 139,450
尼穆萊 - 45,000
戈格里亞勒 - 44,600
延比奧 - 40,400
倫貝克 - 32,100
倫克 - 26,850
波爾 - 26,800
外交
南蘇丹建國後,世界各國皆迅速承認南蘇丹。非洲聯盟亦承認南蘇丹為第54個成員國。[22]
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23]、埃及、日本、南韓、英國、法國及俄羅斯等[24]分別宣佈承認南蘇丹為獨立國家。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通过其国家电视台(即中国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实况转播该国开国大典,并向该国派驻维和部队协助其管理国家的防卫工作
蘇丹亦宣佈承認南蘇丹為獨立國家,但目前其和南蘇丹在石油問題仍存在爭議,因為獨立前的南蘇丹地區是蘇丹的主要石油來源,但是煉油及出口等工作主要是由蘇丹北部負責,因此石油資源和工作的分配是兩國的主要問題。在北苏丹,即苏丹共和国的南部苏丹人民在独立后的国籍归属问题,也是双方的一个争论点。南苏丹政府2012年3月宣布哈季利季油田属于南苏丹。随后,苏丹和南苏丹军队在哈季利季油田附近持续发生冲突。苏丹政府指责南苏丹军队当天对哈季利季油田发动袭击,“悍然入侵苏丹领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在2011年開始,對南蘇丹進行基礎建設及教育援助政策。
現時南蘇丹是聯合國、非洲聯盟及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成員之一,並計劃加入英聯邦、東非共同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集團。另外,阿拉伯國家聯盟已證實,若南蘇丹向他們尋求加入,可獲得觀察員國的資格。[25]在2011年11月25日,南蘇丹加入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
經濟
南蘇丹的石油產量佔分裂前原蘇丹石油出口总量的85%,石油是南蘇丹的重要經濟來源。[26]南苏丹基础设施薄弱,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7]
社會
人口
南苏丹共和国以黑人為主,以信仰泛靈論佔多數,少數信仰基督新教、天主教、科普特教派和伊斯蘭教等宗教,不同於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以阿拉伯人為主并占多数的蘇丹共和国。種族與信仰的差異亦是蘇丹一分為二的主因之一。族群以丁卡人最多,其次有努爾人等。
語言
過去為英國殖民地,受英國統治的影響,英語廣泛使用,也是南蘇丹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和各族母語也通行。
宗教
南蘇丹主要是信仰基督教和泛靈論,与主要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蘇丹不同。
1956年上一次人口普查時,蘇丹最多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其次是南蘇丹的宗教包括傳統土著宗教,其中多數遵循傳統信仰。南蘇丹大部分保持傳統的土著泛靈論(有時稱為作為萬物有靈論)。美國聯邦政府研究部根據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在20世紀90年代初可能不超過10%的南蘇丹人口是基督徒,而蘇丹的官方記錄宣稱,包括南蘇丹人口,25%的人按照傳統宗教和5%是基督徒。在2005年,一些新聞報導聲稱大多數的基督徒,是蘇丹聖公會,有200萬信徒。同樣,根據《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自1995年以來天主教會是在蘇丹最大的單一基督教,主集中在南蘇丹的有270萬教徒。
南蘇丹總統基爾是羅馬天主教教徒,他在朱巴在發表独立育言時指出,南蘇丹是一個尊重宗教自由的國家。其中基督徒大部分是天主教和英國國教,雖然其他教派也很活躍,但萬物有靈的信仰往往與基督教信仰混合。
教育
南蘇丹現時行「8+4+4」義務教育制度,即八年小學教育、四年中學及四年大學教育。教育語言上與使用阿拉伯語的蘇丹不同,南蘇丹採用英語為主。然而,南蘇丹現時面臨英語教師以及以英語為母語的專業技術教師嚴重短缺的問題。
交通
朱巴機場是國內最繁忙及設施最完善的機場,並且有多條固定國際航線連接坎帕拉、内罗毕、開羅、亚的斯亚貝巴及喀土穆。其它地方機場的跑道仍以泥地為主。
道路因內戰而遭受嚴重破壞。鐵路方面,國內有全長248公里的窄軌鐵路由蘇丹南部邊境連接至南蘇丹第二大城市瓦烏。未來發展方面,南蘇丹正計劃將鐵路延伸至首都朱巴及鄰國烏干達及肯亞的鐵路網。
参考文献
^ Discontent over Sudan census. News24.com. AFP. 21 May 2009 [2011-07-14].
^ The Transitional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 2011. Government of South Sudan. [12 July 2011]. Part One, 6(2). "English shall be the official working language in 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
^ At a Glance. Official portal. Government of Southern Sudan. 12 July 2011 [24 July 2011].
^ 4.04.14.24.3 South Sudan.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16 [2016-06-22].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components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ss Domain Delegation Data.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CANN. [2011-09-01].
^ New country, new number: Country code 211 officially assigned to South Sudan (新闻稿).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14 July 2011 [2011-07-20].
^ 計票结果顯示蘇丹九成投票者支持南部分離.
^ 南蘇丹獨立在即國號卻喬不定.
^ 南蘇丹共和國獨立順應民意利於和平. 國際在線. 2011-07-10 [2011-07-11].
^ 澳報:北南關鍵問題分歧大南蘇丹立國易路坎坷. 新華網. 2011-07-11 [2011-07-11].
^ Sudan: Over 4,000 Ethiopian Troops for Abyei Peace Mission. AllAfrica.com. 27 June 2011 [8 July 2011].
^ 南蘇丹共和國正式成为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國網站新聞中心
^ 脆弱国家指数揭晓 南苏丹居首中国排第68. BBC中文网. 2014年6月26日.
^ 15.015.1 Southern Sudan: About At a Glance. 南蘇丹政府. [2011-07-11].
^ Southern Sudan: About. 南蘇丹政府. [2011-07-11].
^ South Sudan passes interim constitution amid concerns over presidential powers
^ 南苏丹总统命名28个新的州. 美國之音. 2015-12-26.
^ New capital city for South Sudan?. Radio Netherlands. 6 February 2011 [24 July 2011].
^ South Sudan to establish a new capital city and relocate from Juba after independence. Sudan Tribune. 6 February 2011 [24 July 2011].
^ Christie, Sean. South Sudan brushes fear aside. Mail & Guardian. 8 July 2011 [24 July 2011].
^ African Union Welcomes South Sudan as the 54th Member State of the Union. 27 July 2011 [31 July 2011].
^ 中国宣布承认南苏丹共和国.
^ 俄羅斯承認南蘇丹為獨立國家。.
^ El-Husseini, Asmaa. Hoping for the best. Al-Ahram. 7 July 2011 [8 July 2011].
^ 南苏丹经济建设任重道远,华尔街日报
^ 南苏丹"独"易"立"难
外部連結
维基新闻相关報導:
南蘇丹獨立建國 各國紛表支持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南蘇丹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南蘇丹 |
- 南蘇丹政府
- 南蘇丹概況
苏丹 | ||||
中非 | 衣索比亞 | |||
| ||||
刚果(金)· 乌干达 | 肯尼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