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永济市 | |
---|---|
旧称 | 蒲坂、蒲州 |
地名出处 | 以境内永济渠命名 |
永济市在运城市的位置 | |
概览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山西省运城市 |
区划类别 | 县级市 |
区划代码 | 140881 |
建置时间 | 1994年1月 |
政府驻地 | 城西街道 |
乡级行政区数 | 10 |
- 镇数 | 7 |
- 街道数 | 3 |
地理 | |
经纬度 | 34°52′01″N 110°26′49″E / 34.867°N 110.447°E / 34.867; 110.447 |
总面积 | 1,221.06 平方千米 |
人口及經濟 | |
总人口(2010) | 44.47万 |
人口密度 | 365.43人/平方公里 |
GDP | 79.86亿元元人民币 |
人均GDP | 17917元元人民币 |
其它 |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044500 |
电话区号 | +86 (0)0359 |
车牌首号 | 晋M |
網站:永济市人民政府 |
永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由运城市代管。位于山西西南隅,同蒲铁路穿越市境。
目录
1 历史
2 地理
3 行政区划
4 交通
5 经济
6 物产
7 人口
8 风景名胜
9 名人
10 参考文献
历史
古称蒲坂,相传为舜帝之都。战国时属于魏国,称蒲邑。秦置蒲坂县,王莽时改蒲城。东汉復名蒲坂县。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蒲坂县置河东县,大业二年(606年)省蒲坂入河东县。至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省河东县入蒲州。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蒲州府,并设附郭永济县,以境内永济渠命名。
1912年废府存县,1958年与安邑县、解虞县、临猗县合并为运城县(现运城市)。1961年析运城县复置永济县。1994年1月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地级运城市。市中心建有舜都广场,纪念舜帝建都于此的传说。
地理
位于山西西南隅,南倚中条山,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
行政区划
永济市辖3个街道、7个镇。
- 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城东街道
- 镇:虞乡镇、卿头镇、开张镇、栲栳镇、蒲州镇、韩阳镇、张营镇
交通
- 铁路: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永济站、大西客运专线永济北站
- 公路:运风高速公路(S87)、 238省道、 336省道
经济
永济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棉花、淡水鱼、芦笋等。
高技术行业方面,有中国中车集团旗下的永济电机公司,负责供应牵引电动机予全国铁路车辆。
物产
- 矿产有磷、石英砂、石灰岩、白云石、铁、铅锌、金、铜、红玛瑙等。
- 野生动物有野猪、野兔、野羊等。
- 土特产主要有桑落酒、蒲柿、黄河大鲤鱼。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44.4724万人。[1]
风景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蒲津渡为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其附近曾发现四尊每个重达60吨的唐代铁牛,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铁铸文物。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石庄遗址、高市村汉墓群、小朝村汉墓群、杨博墓、万固寺、普救寺塔、韩楫墓、栖岩寺塔群、赵杏古墓群、叔夷伯齐墓、扁鹊庙、解梁古城、孟桐墓、杨瞻墓、董村戏台
- 永济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老峰:道教名山,史称东华山。它和附近的古蒲州共同构成了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鹳雀楼:古代名楼,始建于五代,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闻名。最近一次毁于清朝,后于1997年重建。
名人
杨贵妃、柳宗元、马远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民政部关于山西省撤销永济县设立永济市的批复
^ 运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8-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