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
涼州,是中國古代的地名之一,為漢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其轄域在今甘肅省及寧夏全境、青海東北部、新疆東南部及內蒙古阿拉善盟一帶。
目录
1 歷代沿革
1.1 漢代
1.2 魏晉南北朝
1.3 隋朝以後
2 歷代刺史
2.1 東漢
2.2 三國
2.3 西晉
3 参考文献
3.1 引用
3.2 来源
4 参见
歷代沿革
漢代
中國歷史上的新疆 |
---|
新疆歷史 乌孙 月氏 大宛等 匈奴 僮仆都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戰國時期,由於秦國中央集權的加強,勢力迅速擴展,秦國隨即出兵滅義渠,將義渠逐出黃河以南地區,在其地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三郡,並在邊境開始修建長城。
秦始皇一統天下時,河西尚屬化外之地,自秦至漢初,河西先後雜居著月氏、烏孫與日後的匈奴等遊牧民族。到漢武帝時,河西尚為北方匈奴所領,也阻隔了中國與西域兩大文明區之間的接觸機會。為此,漢武帝尚曾派遣張騫偷渡河西,以聯合西域各國制衡匈奴,然而張騫西行探險卻為匈奴發覺並將之囚禁長達十餘年。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備妥軍力,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歷經數次戰役後,擊敗匈奴,開辟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在今甘肅省置涼州刺史部,涼州之名自此始。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下轄隴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張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10郡,治在隴縣(今陝西省隴縣),轄域約為今甘肅、寧夏、青海三省區湟水流域,陝西省定邊、吳旗、鳳縣、略陽等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等地。
漢朝實行大量移民實邊政策,將大量的漢人移居此處,充分利用當地的肥沃綠洲,河西農業生產快速發展。歷史上有名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也就是所謂的「河西四郡」,也在此時建立起來。經過漢朝不斷開墾,到漢平帝時,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河西四郡人口總計,戶數已達7萬1270戶,人口也達28萬餘。東漢時代,河西的敦煌更是漢朝控制西域的前哨,為當時中西交通孔道的咽喉。
更始元年(23年),涼州為隗囂所據。更始二年,更始帝召隗囂入朝後,金城郡及河西四郡轉入張掖屬國都尉竇融之手。漢光武帝建武五年(27年),竇融降漢。東漢世,增置武都、永陽、南安、安定屬國、張掖屬國(以上3郡後廢)、張掖居延屬國(即西海郡)。漢獻帝建安初年,分涼州河西的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張掖居延屬國5郡置雍州刺史。建安十八年(213年)省涼州入雍州。
魏晉南北朝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分雍州河西地區的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8郡復置涼州,一直到西晉,姑臧均為涼州治所,轄域僅及今甘肅省黃河以西地區。東晉時期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及唐初的大涼,都曾建都與此。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以來,中原紛亂,群雄割據,百姓流離。東晉十六國時代,中原戰事更加頻繁,干戈不息,劉聰、石勒等五胡政權相繼在中原征戰,“于时天下丧乱,秦雍之民死者十八九,唯凉州独全”,此時的涼州便成為政治上相對穩定的區域。张轨效法窦融,统治河西,政治稳定,成了西晋安定的后方,史稱前凉。时有民谣:“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中原士人便認為當時涼州刺史張軌治下的涼州,是天下亂世中的「避難之國」,所以由中原來涼州避難的人民之多,號稱「日月相繼」。張軌更在此時順勢大興教育,建立學校。在張氏政權數代經營下,涼州總共享受了長達約六十年的和平。由於政治的穩定,加上河西在地緣上也為中西交通樞紐,外地胡商也樂於來往河西進行貿易,這些有利的內外發展條件,自然促使涼州經濟更加繁榮,文教更興。张重华執政時期前凉版图達到頂峰。张重华死,其子张天锡(張軌曾孫)继位時年僅十歲,大权旁落,朝政日趋衰落。張天錫在位時期自居為文人雅士,四方文人向他拜師求學的頗多,張天錫同時也鼓勵佛教宣揚,涼州亦是高僧輩出,成為佛教興盛處之一。文士如宋纖、郭荷等都是當時名聲極著的學術家。
前秦苻坚滅前涼,以中书令梁熙為凉州刺史。公元385年,吕光至姑臧,杀梁熙,自领凉州刺史,呂光後來得知苻坚已被后秦姚苌所杀,遂于公元386年自立为王,史称后凉。吕光是武人出身,對於治國沒有經緯,在位期间,四处征战,穷兵黩武,大将杜进竟为其所杀。隆安元年(397)正月,秃发乌孤建立南凉,立即與吕光在街亭(今甘肃永登县西)展开激战,后凉以慘败收場。隆安元年(397年),吕光之弟吕延进攻西秦,兵败被杀。吕光以败军之罪杀沮渠罗仇、沮渠麹粥二人,其侄子沮渠蒙逊为报仇,起兵反抗後涼。后凉時期的河西政權动荡不安,“三寇窥窬,迭伺国隙”[1],吕光死后,“诸子兢寻干戈”,后秦、南凉、北凉等政權交相攻逼,国势日衰。神鼎三年(403年)北凉、南凉围后凉都城姑臧,吕邈兵敗被杀,吕隆不得已降于后秦。後來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民族不断起兵割据於此,有“一成、一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等国,史称“十六国”。其中的“五涼政權”即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岑参有《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左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
北魏時因地理因素,改涼州為敦煌鎮。太和十四年(490年)復置涼州。西魏時分涼州西部置西涼州。北周時因處於西域的軍事要地中,設置涼州總管府於此。北周時管有武威郡、番和郡、廣武郡、泉城郡共4郡。
隋朝以後
隋文帝廢郡改置涼州,隋煬帝時改稱武威郡。轄域僅有今甘肅省永昌以東、天祝以西地區。唐代天寶元年(742年)改武威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涼州。北宋天聖六年(1028年)改為西涼府。
元代時設永昌路。明清稱涼州府。民國初,置河西道(後改稱甘涼道)。
歷代刺史
東漢
耿鄙,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北宮伯玉與先零羌起兵反漢時任涼州刺史。
种劭,董卓既擅權,而惡種劭彊力,遂左轉議郎,出為益、涼二州刺史。(《後漢書·張王种陳列傳》)
韋端,馬騰、韓遂互鬥。建安初年,曹操使司隸校尉鍾繇、涼州牧韋端和解。
韋康,韋端從涼州牧徵為太僕,韋康代為涼州刺史,當時人榮之。
三國
- 曹魏
鄒岐,黃初元年(220年)以安定太守遷涼州刺史。(《魏志·張既傳》)
張既,黃初元年(220年)七月繼鄒岐後任,四年(223年)卒。(《魏志·張既傳》)
溫恢,黃初四年(223年)繼張既後任,死於道中。(《魏志·溫恢傳》)
孟建,黃初四年(223年)繼溫恢後任。(《魏志·溫恢傳》)
徐邈,約太和元年(227年)至二年(228年)間繼孟建後任,在任10餘年。正始元年(240年)遷大司農。(《魏志·徐邈傳》)
王渾,約正始年間。(《魏志·崔林傳》、《晉書·王戎傳》)
李憙,約甘露年間(256年-260年)。《晉書·李憙傳》
- 蜀漢
馬超,章武元年(221年)至二年(222年),卒於任內。(《蜀志·馬超傳》)
魏延,建興五年(227年)至十二年(234年),卒於任內。(《蜀志·魏延傳》)
姜維,延熙六年(243年)領。(《蜀志·姜維傳》)
西晉
牽弘,泰始六年(270年)任,七年(271年)死於邊事。(《魏志·牽招傳》、《晉書·陳騫傳》,《資治通鑑》卷78、卷79)
胡喜(《魏志·鍾會傳》注引《晉諸公贊》)
蘇愉,泰始年間見在任,為禿髪樹機能所敗。(《晉書·禿髮烏孤載記》)
張軌,永寧元年(301年)至建興二年(314年)在任,死於任內。(《晉書·張軌傳》)
張寔,建興二年(314年)任,終西晉世。(《晉書·張軌傳》)
参考文献
引用
^ 《晋书·吕光载记》
来源
- 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 信弦:〈一個歷史上的分合勢力-魏晉十六國時期的河西與中原〉,《古代史事》
参见
- 涼州區
- 敦煌
- 玉門關
- 西域
- 絲路
- 河西走廊
- 祁連山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