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菌門
Multi tool use
藍菌門
Anabaena sphaerica
科学分类
界:
细菌界 Bacteria
演化支:
陆生菌 Terrabacteria
门:
藍菌門 Cyanobacteria Stanier, 1973
纲
參見 IJSEM
藍菌門 (学名:Cyanobacteria ),也被稱為藍綠藻 ,是一类能透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的細菌,但有些也能透過異營來獲取能量[1] 。屬於原核生物界。藍綠藻植物菌門下物種又稱藍細菌 、藍綠菌 、藍藻 或藍綠藻 及藍菌 ,當中包括藍鼓藻、藍球藻等生物。雖然傳統上歸於藻類,但近期發現因為沒有核膜等等,與細菌非常接近,因此現時已被歸入細菌域。
藍綠菌在地球上已存在約38億年,是目前以來發現到的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刺激生物多样性和导致厌氧生物接近灭绝,显著的改变了在地球上生命形式的组成。根據內共生學說,在植物和真核藻類發現的葉綠體是從藍細菌祖先通過內共生進化而來的。
目录
1 形态
2 分布
3 分類
4 危害
4.1 毒素
4.2 污染水質
4.3 螺旋藻、螺旋菌
5 參見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形态
藻体为单细胞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状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不具鞭毛,不产游动细胞,一部分丝状种类能伸缩或左右摆动;细胞壁缺乏纤维素,由肽聚糖组成,壁外常形成胶质鞘;无真正细胞核,核的组成物质集于细胞中央,无核膜及核仁;细胞内除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外,尚含有藻蓝素,部分种类含藻红素;色素不包在质体内,而分散在细胞质的边缘,藻体因所含色素种类和多寡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分類和細菌同屬原核生物界 ,無膜狀胞器,體內作用易互相干擾。
分布
藍菌主要分布在含有机质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於海水中、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树幹和树叶上,温泉中、冰雪上,甚至在盐卤池、岩石缝中都可以发现藍菌;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也有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于植物体内形成内生植物,少数种类能生活于85℃以上的温泉或终年积雪的极地。
藍菌已知约2000种。目前藍菌的系統發育分類仍未確定,根據色素種類可單分出類似植物的葉綠體,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原綠藻類,根據形態可分爲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寬球藻目(Pleurocapsales)、顫藻目(Oscillatoriales)、念珠藻目(Nostocales)和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但以上分類可能除真枝藻目以外均非單系群,有待進一步研究。形態分類可參見細菌分類表。是發現年代最早的化石。
分類
雖然傳統上藍綠菌 歸於藻類,稱為藍綠藻門 (Cyanophyte),最新研究早已將它排除,因為其和藻類差異甚大。藻類是有膜狀胞器的真核生物成員,藍菌是缺乏膜包圍的胞器(膜狀胞器)的原核生物,含有單一環狀DNA分子,細胞壁含有肽聚糖,核糖體大小、成分和真核生物不同。[2] [3] 藍綠藻在特化摺疊的原生質膜(稱為葉綠囊膜 )上行光合作用。因此,它們即使擁有類似的生態棲位,彼此仍然差異很大。
危害
显微镜下的髮菜,同屬藍菌門,可見唸珠狀的藻絲及異形胞(明顯大於營養體細胞)
毒素
國際間對食用藍菌門生物開始關注,因為不論土生和水生的藍菌生物皆含有神經毒素BMAA(β-N-methylamino-L-alanine),並可能透過食物鏈不斷累積產生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類的損害將逐漸增加。BMAA已證實會對動物產生強烈的毒性,加速動物腦神經退化、四肢肌肉萎縮等等,小量BMAA積累已能選擇性殺死從老鼠的神經元。香港中文大學呼籲大眾停止食用同屬藍菌門的髮菜,減輕患上肌萎性側索硬化症、柏金遜症和老人癡呆症的風險。[4] [5]
蓝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 有非常強的毒性,可能會嚴重损害肝脏[6] ,引致肝癌[7] 。1996至1999年間,美國俄勒冈健康部門(Oregon Health Division)曾對市面上87種藍菌及螺旋藻保健食品進行測試,發現其中竟然有85種保健食品均含有微囊藻毒素。[8]
不同種類的藍菌含有不同類型的毒素,當中包括神經毒素(Neurotoxin)、肝毒素(Hepatotoxicity)、細胞毒素(Cytotoxicity)及內毒素等,使他們對人體及動物構成生命危險。已有紀錄証明飲用或於被藍菌污染的水源接觸會引致中毒現象[9] ,但實際多少的攝取量會致命則未有定論。
污染水質
蓝菌和藻類皆會產生有腥臭味的“水华”(又稱藻華)現象,最大危害是令饮用水源受到威胁,毒素影响人类健康。亦會蓋住池水令魚類缺氧死亡。
螺旋藻、螺旋菌
主条目:螺旋藻
螺旋藻同屬於藍菌門,最初是由非洲乍得居民當作食物,雖然現時也是一種流行的商業保健食品,但螺旋藻的健康及治療效用一直備受質疑[10] 。很多贊成的主張都是著重螺旋藻包含的個別養份,如γ-亞麻酸(GLA)、不同的抗氧化劑等,而不是著重直接食用螺旋藻。螺旋藻含有的所有營養如維生素,全部均可以在一般正常食物中找到,根本沒有食用必要,但螺旋藻卻會另外對重金屬產生富集作用[11] 。2008年,中國雲南省疾控中心就對當地市場上25個品牌的螺旋藻進行檢驗,發現重金屬鉛和鎘的含量均超標[12] 。另外,螺旋藻食品所含的毒素,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參見
BMAA神經毒素
微囊藻毒素
重金屬
太古宙是地球的史前時期
元古宙是地球的史前時期,也被稱為「菌藻時代」
氧氣的地質歷史
大氧化事件
浮游植物
疊層石
参考文献
^ Life History and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17 July 2012] .
^ Biology 8th ed. Losos, Jonathan B., Mason, Kenneth A., Singer, Susan R., McGraw-Hill. 2007.
^ FIU BOT4404 Lecture Notes
^ Greg Miller. Guam's Deadly Stalker: On the Loose Worldwide? Science July 2006 , 28 (313), 428-431. [1]
^ 過年吃髮菜(發財)小心中毒
^ 螺旋藻無助減肥 或致肝腎中毒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2-21.
^ 毒素可致肝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2-11.,載明報新聞網,2007年12月27日
^ Assessing Potential Health Risks from Microcystin Toxins in Blue-Green Algae Dietary Supplemen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7-04.
^ http://www.ncbi.nlm.nih.gov/sites/entrez?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8830224&dopt=AbstractPlus
^ 螺旋藻“神话”的破灭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5-04.,螺旋藻不能「包治百病」
^ 鈍頂螺旋藻對7種重金屬的富集作用,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对六种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作用[永久失效連結 ]
^ 螺旋藻重金属超标呼唤“国标”出台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藍菌門
(英文) 什么是蓝藻及其类型?
(英文) 綠色和平:藍藻爆發--化學農業的污染
(英文) 当蓝藻汹涌袭来
原核生物:细菌分类(门和目)
域
古菌
细菌
真核生物
(界
植物
Hacrobia
不等鞭毛类
囊泡虫
有孔虫
古虫
变形虫
动物
真菌)
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外膜
陆地菌/ 滑行菌 (第一卷 )
初细菌
異常球菌-棲熱菌門 (异常球菌目, 栖热菌目 ) · 綠彎菌門 (厌氧绳菌目, 暖绳菌目, 绿弯菌目 , 爬管菌目, 纤线杆菌目, 热丝孢菌目, 热微菌目, 球形杆菌目)
其他 滑行菌
热脱硫杆菌门 · 嗜热细菌 (产水菌门 · 热袍菌门) · 藍菌門
变形菌门 (第二卷 )
α-变形菌纲
柄杆菌目 · 基尔菌目 · 韩海研所菌目 · 短小盒菌目 · 根瘤菌目 · 红杆菌目 · 红螺菌目 · 立克次氏体目 · 史尼斯氏菌目 · 鞘脂单胞菌目
β-变形菌纲
伯克氏菌目 · 嗜氢菌目 · 嗜甲基菌目 · 奈瑟菌目 · 亚硝化单胞菌目 · 普罗卡杆菌目 · 红环菌目
γ-变形菌纲
酸硫杆状菌目 · 气单胞菌目 · 交替单胞菌目 · 心杆菌目 · 着色菌目 · 肠杆菌目 · 军团菌目 · 甲基球菌目 · 海洋螺菌目 · 巴斯德氏菌目 · 假单胞菌目 · 咸水球形菌目 · 硫发菌目 · 弧菌目 · 黄色单胞菌目
δ-变形菌纲
蛭弧菌目 · 脱硫盒菌目 · 脱硫杆菌目 · 脱硫弧菌目 · 硫还原菌目 · 除硫单胞菌目 · 黏球菌目 · 互营杆菌目
ε-变形菌纲
弯曲菌目 · 鹦鹉螺菌目
第四卷
螺旋体门
螺旋体纲
鞘脂杆菌超门 (FCB组)
纤维杆菌门 · 绿菌门(绿菌目, 慢杆菌目) · 拟杆菌门 (拟杆菌目 , 碳酸噬胞菌目, 黄杆菌目, 鞘脂杆菌目 )
浮霉菌超门/ (PVC组)
衣原体门 · 黏胶球形菌门 (黏胶球形菌目, 食物谷菌目) · 浮霉菌门 (藻球菌目, 浮霉状菌目) · 疣微菌门 (紫红球菌目, 丰佑菌目, 土壤杆菌目, 疣微菌目)
其他革兰氏阴性菌
酸杆菌门 · 装甲菌门 (装甲菌纲 · 土壤胞菌纲) · 嗜热丝菌门 · 产金菌门 · 脱铁杆菌门 · 网团菌门 · 迷踪菌门 · 梭桿菌門 · 芽单胞菌门 · 硝化螺旋菌门 · 互养菌门
革兰氏阳性菌/ 无细菌外膜
厚壁菌门 (第三卷 )
芽孢桿菌纲
芽孢桿菌目 · 乳桿菌目
梭菌纲
梭菌目 · 盐厌氧菌目 · 热厌氧杆菌目 · 盐碱厌氧菌目
丹毒杆菌纲
丹毒杆菌目
热石杆菌纲
热石杆菌目
軟壁菌門/ 柔膜細菌綱
支原体目 · 虫原体目 · 厌氧原体目 · 无胆甾原体目 · 嗜盐体目
反壁菌纲
弯月单胞菌目
放线菌门/ 放线菌纲 (第五卷 )
放线菌亚纲
放线菌目 · 双歧杆菌目
酸微菌亚纲
酸微菌目
红蝽菌亚纲
红蝽菌目
腈裂解菌亚纲
厄泽比氏菌目 · 腈裂解菌目
红色杆菌亚纲
盖亚菌目 · 红色杆菌目 · 栖热嗜狮菌目 · 土壤红色杆菌目
物種識別信息
維基數據: Q93315
維基物種: Cyanobacteria
AlgaeBase: 4305
EoL: 3223
EPPO: 1CYANP
Fossilworks: 67023
GBIF: 68
iNaturalist: 67334
IRMNG: 110
ITIS: 956108
NCBI: 1117
NZOR: 3b60cdec-72a1-49d6-a36d-fe3daf496a60
uBio: 229913
WoRMS: 146537
vh6CqBE0qhU,9y8vAzPnHpsQvHysPV9ZG rix8 cmoQ5StqnqrHOdlycxJYqS,J8NOUtJ,bMfpv8b7W 2i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GameSpot 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在Gamespot的評論 网站类型 新聞 持有者 CBS 创始人 Pete Deemer Vince Broady Jon Epstein 网站 http://www.gamespot.com/ 注册 Optional (free and paid) 推出时间 1996年5月1日 [1] GameSpot (中国大陆:游戏基地),於1996年5月由Pete Deemer和Vince Broady創立,是一個提供新聞、評論、預告片、下載及其他的相關資訊的電子遊戲網站。GameSpot被一間後來被CNET收購的企業ZDNet所收購。根據Alexa,GameSpot.com是200個網路擁擠最嚴重的網站之一。 除了由GameSpot員工創作的內容,網站還允許用戶寫評論、網誌、之後在網路論壇分享。一些在CNET旗下的GameFAQs分享。 2004年, GameSpot被Spike TV的觀眾選上「電子遊戲賞節目」贏得「最傑出遊戲網站。 [2] 其他的遊戲網站還有IGN、1UP.com、GameSpy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2008年,根據Compete.com的統計,「gamespot.com」吸引了最少6000萬人的點擊率。 [3] GameSpot的主頁鏈結了到最近新聞、評論、預告、和一些有關遊戲機的入口:Wii、任天堂DS、電腦遊戲、Xbox 360、PSP、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它還有一列「最受歡迎遊戲名單」,還有給用戶快速獲得遊戲資訊的搜尋器。GameSpot 還包括一些小範圍的遊戲機:任天堂64、GameCube、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Xbox、PlayStation、SEGA Saturn、Dreamcast、Neo Geo Pocket Color、N-Gage、手機遊戲。 目录 1 歷史 1.1 國際歷史 1.2 著名的員工 2 評論和分...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野市 日野市 日文轉寫 • 日文 日野市 • 平假名 ひのし • 罗马字 Hino-shi 金剛寺(關東三十六不動尊靈場第9號)的不動堂 市旗 徽章 日野市在東京都的位置 日野市 日野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 35°40′17″N 139°23′42″E / 35.6714°N 139.395°E / 35.6714; 139.395 国家 日本 地方 關東地方 都道府縣 東京都 接鄰行政區 府中市、國立市、立川市、昭島市、八王子市、多摩市 政府 • 市長 大坪冬彦 面积 • 总计 27.53 平方公里(10.63 平方英里) 人口 (2014年12月1日) • 總計 183,323 • 密度 6,660/平方公里(17,200/平方英里) 象徵 • 市樹 樫 • 市花 菊花 • 市鳥 普通翠鳥 时区 日本標準時間 (UTC+9) 地方公共團體編號 13212-8 邮政编码 〒 191-8686 市役所地址 日野市神明一丁目12番1號 電話號碼 +81-42-585-1111 法人編號 1000020132128 網站 http://www.city.hino.lg.jp/ 人口:日野市官方網頁 日野市 (日语: 日野市 / ひのし Hino shi * / ? )為一位于東京都(不含島嶼部分)中央地帶的城市。從東京站乘坐中央線特別快速列車45分鐘即可到該市。面積27.53km²。1963年(昭和38年)11月3日,該市開始實行市制,為全日本第559個市。汽車企業日野自動車的總部位於這裡。 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為20.9%,往八王子市的通勤率為12.0%(平成22年國勢調査)。 目录 1 概要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图-95 Ту–95 北约代号:熊(Bear) 一架在安格斯空军基地的图-95MS 概觀 類型 战略轰炸机 代號 北约代号: Bear (熊) 乘員 7名 駕駛員2名,機尾炮手1名,其他人員4名 首飛 1952年11月12日 服役 1956年 設計 圖波列夫設計局 產量 超过500架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蘇聯 俄羅斯 衍生機型 图-114、图-119、Tu-95 技术数据 長度 49.50米(162呎5吋) 翼展 51.10米(167呎8吋) 高度 12.12米(39呎9吋) 翼面積 310平方米(3,330平方呎) 空重 90,000公斤(198,000磅) 最大起飛重量 188,000公斤(414,500磅) 發動機 4具库兹涅佐夫NK-12MV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功率 4×11,000千瓦(14,800馬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925公里/時(500節,575哩/時) 爬升率 10米/秒(2,000呎/分) 最大升限 12,000米(39,000呎) 最大航程 15,000公里(8,100海浬,9,400哩) 翼負荷 606公斤/平方米(124磅/平方呎) 推重比 235 W/公斤(0.143馬力/磅) 武器装备 機炮 1具/2具AM-23型23公釐雷達控制機砲(機尾) 飛彈 空对地导弹: Kh-20、Kh-22 Kh-26、Kh-55 炸彈 60枚FAB-250炸彈,或 30枚FAB-500炸彈。 其他 载弹量(包括飞弹):最多15,000公斤(33,000磅) Tu-95熊式MR型機 图-95 (俄语: Ту–95 , 英语: Tu-95 ),北約代號: Bear ( 熊 ),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