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
赣江 | |
Gan River | |
南昌大桥看赣江 朝下游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地区 | 江西省 |
屬於 | 长江、鄱阳湖水系 |
支流 | |
- 左侧支流 | 锦江、袁水、禾水、蜀水、遂川江 |
- 右侧支流 | 恩江、泷水 |
城市 | 赣州市、吉安市、南昌市 |
主源 | 贡水 |
次源 | 章水 |
汇合点 | 赣州市 |
- 坐标 | 25°52′47″N 114°56′10″E / 25.87972°N 114.93611°E / 25.87972; 114.93611 |
河口 | 永修县、新建县、南昌县 |
长度 | 991 km(616 mi) |
流域面积 | 83,500 km²(32,240 mi²) |
流量 | |
- 平均流量 | 2,180 m³/s(76,986 ft³/s) |
赣江是长江的第7大支流,江西的最大河流,南北纵贯江西省。全长991千米,其中干流长751千米,流域面积8.35万平方千米。
目录
1 名稱
2 源流
3 水文
4 十八灘
5 古道
6 題詠
7 註釋
8 外部链接
名稱
赣,古代亦写作灨,又通淦。先秦时赣江被称为杨汉,汉代称湖汉,赣水一称最早可见于《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入彭泽西也。”
目前对赣江的得名主要有章贡合流说和赣巨人说:
1.章贡合流说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章水和贡水在赣州汇合为赣江,左章右贡构成“贑”字。此说的问题在于“赣”字先秦就已产生,而“贑”字则出现在唐代以后。
2.赣巨人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晋郭璞注《山海经》:“今交州南康郡深山中皆有此物也。长丈许,脚跟反向,健走、被发、好笑,雌者能作汁,洒中人即病,土俗呼为山都。南康今有赣水,以有此人,因以名水。”[1]
源流
东源出自石城的武夷山黄竹岭,称绵水,流经瑞金,在会昌与湘水(江西)汇合,称贡水,流经于都、赣县、章贡区,为赣江正源。
西源章水发源于崇义县聂都山张柴洞,流经大余、上犹、南康、赣县、章贡区。
章、贡两水在赣州章贡区八境台汇合后始称赣江。曲折北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县、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峡江、新干、樟树市、丰城到南昌市新建县、南昌县,分四支注入鄱阳湖。
赣州以上为上游,山地纵横,支流众多,主要有湘水、濂江、梅江、平江、桃江、上犹江等,分别汇入章水和贡水。
赣州至新干为中游。赣州至万安段,由于河流切割遂犹山地,多峡谷和险滩急流,万安水电站建成后,险滩多已消失;万安以下,河流进入吉泰盆地,河面渐宽,水势和缓,东西两岸有孤江、遂川江、蜀水、禾水、瀘水等较大支流汇入,水量大增;吉水到新干段,切穿武功山余脉,形成一较长的峡谷带。
新干以下为下游,山势渐退,江面逐渐开阔,水流平缓。有袁水和锦江汇入。
水文
赣江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1400~1800毫米。平均年径流量687亿立方米,比黄河大,但由于年水量分布不均匀,河床浅平,航运多限于中下游,万安水电站建成后有所改善,干流上可常年通行100~300吨的轮驳船队和客船。水能蕴藏量360万千瓦,万安水电站是现在江西最大的水电站。
十八灘
十八灘 ,是贛江的十八個著名險灘的統稱,位於江西省贛縣和萬安縣境內,是千里贛江自源頭贛州城八境台下,順流而下排列桃園灘、白澗灘、鱉灘、橫弦灘、天柱灘、南風灘,狗腳灘、往前灘、金沙灘、良口灘、昆侖灘、武索灘、小蓼灘、大蓼灘、棉津灘、漂神灘、茶壺灘、惶恐灘等十八灘,其中前九灘在贛縣境內,後九灘在萬安縣境。[2]
古道
循赣江(章水)而上,经大余梅关古道翻越大庾嶺,至南雄再下北江。这条路在秦代之后,1936年粤汉铁路通車前,一直是南下岭南的主要通道之一。
題詠
- 贑江(明•孫承恩)
昔從此路去,今從此路回。
轉眼花石潭,已失章貢臺。
天公與便風,知我久客懐。
船頭飛浪花,噴激如瓊瑰。
江水淨如洗,征衣絶纎埃。
惟有方寸富,萬壑並千崖。
曠然心神超,笑口天與開。
嶺表夢寐中,回首何悠哉。
- 過江西十八灘 (清.郭潤玉)
滔滔峽江水,水氣連山黑。
怪石立波心,奇峰環岸側。
扁舟泝流上,驚濤勢相偪。
忽如雷霆怒,萬竅吼不息。
又如征戰場,戈馬互奔勒。
入耳先震動,過目猶悚仄。
須臾泊沙瀨,煙樹盪秋色。
註釋
^ “赣”得名刍议,韩振飞[永久失效連結] 关于赣江得名,此文有新观点,可参阅
^ 《章貢圖經》:「二水合而為贛,在州治後,北流一百八十里至萬安縣界。由萬安而上,為灘十有八,怪石如精鐵,突兀廉厲,錯峙波面。」
外部链接
赣江流域 — 在OpenStreetMa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