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格尔木市 .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g","Oyun Qagan Tig","Oyun Garqag Tig","Oyun Har_a Tig","Oyun Scnin Tig","Oyun Agula Tig","Mongolian Baiti","Mongolian Universal White","Noto Sans Mongolian","Mongol Usug","Mongolian White","MongolianScript","Code2000","Menksoft Qagan"}.mw-parser-output .font-mong-mnc,.mw-parser-output .font-mong:lang(mnc-Mong),.mw-parser-output .font-mong:lang(dta-Mong),.mw-parser-output .font-mong:lang(sjo-Mong){font-family:"Abkai Xanyan","Abkai Xanyan LA","Abkai Xanyan VT","Abkai Xanyan XX","Abkai Xanyan SC","Abkai Buleku","Daicing White","Mongolian Baiti","Mongolian Universal White","Noto Sans Mongolian"} ᠭᠣᠯᠮᠣᠣᠠ ᠬᠣᠲᠠ ‧ .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gma-Uchen Sutung","Qomolangma-Title","Qomolangma-Subtitle","Qomolangma-Woodblock","DDC Uchen","DDC Rinzin",Kailash,"BabelStone Tibetan",Jomolhari,"TCRC Youtso Unicode","Tibetan Machine Uni",Wangdi29,"Noto Sans Tibetan","Microsoft Himalaya"}.mw-parser-output .ume{font-family:"Qomolangma-Betsu","Qomolangma-Chuyig","Qomolangma-Drutsa","Qomolangma-Edict","Qomolangma-Tsumachu","Qomolangma-Tsuring","Qomolangma-Tsutong","TibetanSambhotaYigchung","TibetanTsugRing","TibetanYigchung"} ན་གོར་མོ་ | |
---|---|
副地级市 | |
![]() 格尔木站 | |
![]() 格尔木市(红色)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色)和青海省的位置图 | |
![]() ![]() 格尔木市 市中心在青海省的位置 | |
坐标:36°24′10″N 94°54′15″E / 36.40278°N 94.90417°E / 36.40278; 94.90417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省 | 青海省 |
地级市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面积 | |
• 副地级市 |
124,500 平方公里(48,100 平方英里) |
• 市區 |
72 平方公里(28 平方英里) |
海拔 |
2,809 米(9,216 英尺) |
人口(2017年) | |
• 副地级市 |
137,570 |
• 密度 |
1.1/平方公里(2.9/平方英里) |
• 市区 |
130,000 |
• 市区密度 | 1,800/平方公里(4,700/平方英里) |
时区 | 北京时间 (UTC+8) |
網站 | gem.gov.cn |
格尔木市 | |||||||||
汉语名称 | |||||||||
---|---|---|---|---|---|---|---|---|---|
简化字 | 格尔木 |
||||||||
繁体字 | 格爾木 |
||||||||
| |||||||||
藏语名称 | |||||||||
藏语 | ན་གོར་མོ་ |
||||||||
| |||||||||
蒙古语名称 | |||||||||
蒙古字母 | ᠭᠣᠯᠮᠤᠳ |
格尔木市(蒙古语:
ᠭᠣᠣᠯ
ᠮᠣᠳᠤ,鲍培转写:γool modu,西里尔字母:Голмод,藏文:ན་གོར་མོ་,威利:na gor mo),是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副地级市。是青藏高原继西宁、拉萨之后的第三大城市。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2017年,格尔木市户籍总户数50933户,总人口137570人,全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40494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占69.82%;各少数民族人口占30.18%。其中:蒙古族占1.77%;藏族占4.20%;回族占20.34%;土族占1.53%;撒拉族占1.02%;其他少数民族占1.32%。市名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聚)集的地方。
目录
1 历史
2 地理
2.1 气候
3 行政区划
4 人口
5 经济
6 交通
6.1 公路
6.2 铁路
6.3 航空
7 军事
8 旅游
9 国外友好城市
10 参考资料
11 外部链接
历史
- 古代是羌民族地区。
西晋末年,辽东鲜卑吐谷浑部迁入甘青地区,建立起以鲜卑人为中心与诸羌领袖联合政权的吐谷浑国。格尔木地区成为吐谷浑国属地。- 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国,占吐谷浑故地,从此格尔木地区的游牧民族逐渐变成吐蕃民族了。
- 13世纪中叶,元朝开始直接统辖整个藏区,元顺帝时封蒙古贵族卜烟帖木儿为宁王,率蒙古兵士镇守柴达木盆地。
明末1636年,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在其首领固始汗的率领下自今新疆伊犁进入青海,几年后略定卫藏,统治了全藏区。清雍正帝1725年开始直接统治蒙藏地区,将青海各部划定游牧地界,统一编为二十九旗,分左、右翼两盟。
中华民国建立后,沿用盟旗制度。1946年裁通新设治局。台吉乃等旗仍归都兰县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久,活动在格尔木地区的主要是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 1949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了青海省大部分地区。1950年8月,中共青海省委派哈族代表哈里木等5人来到海西联系哈萨克族,争取让该地人民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管理体制。
- 1953年9月11日 成立了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 1954年7月15日 正式成立了海西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 1956年3月1日 成立了格尔木工作委员会,为县级领导机构。
- 1960年11月17日 撤消格尔木工委,设立格尔木市。
- 1966年3月27日 改设为格尔木县。
- 1980年6月14日 成立格尔木市。
地理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飞地唐古拉山镇等区域组成,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市区平均海拔2780米。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因此格尔木也有中国盐湖城之称。
气候
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日温差较大,降水稀少。冬季漫长寒冷但严寒天气较少,夏季短暂而凉爽,春秋季较为短暂。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859~3358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42.2mm。最低气温-33.6℃(1月),最高气温35.5℃(8月)。
格尔木市(平均数据1971-2000年,极端数据1951-2010年)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13.9 (57) |
18.0 (64.4) |
24.3 (75.7) |
31.3 (88.3) |
31.0 (87.8) |
32.7 (90.9) |
34.0 (93.2) |
35.5 (95.9) |
31.0 (87.8) |
25.1 (77.2) |
16.7 (62.1) |
10.0 (50) |
35.5 (95.9) |
平均高温℃(℉) |
−1.3 (29.7) |
2.9 (37.2) |
8.6 (47.5) |
14.5 (58.1) |
19.4 (66.9) |
22.6 (72.7) |
24.7 (76.5) |
24.2 (75.6) |
19.3 (66.7) |
12.9 (55.2) |
5.4 (41.7) |
−0.2 (31.6) |
12.8 (55) |
每日平均气温℃(℉) |
−9.1 (15.6) |
−5.0 (23) |
0.7 (33.3) |
6.8 (44.2) |
12.2 (54) |
15.8 (60.4) |
17.9 (64.2) |
17.2 (63) |
12.3 (54.1) |
5.1 (41.2) |
−2.6 (27.3) |
−7.9 (17.8) |
5.28 (41.51) |
平均低温℃(℉) |
−15.3 (4.5) |
−11.6 (11.1) |
−6.1 (21) |
−0.2 (31.6) |
5.3 (41.5) |
9.4 (48.9) |
11.6 (52.9) |
10.9 (51.6) |
6.3 (43.3) |
−1.2 (29.8) |
−8.9 (16) |
−14 (7) |
−1.2 (29.8) |
历史最低温℃(℉) |
−33.6 (−28.5) |
−26.6 (−15.9) |
−26.1 (−15) |
−13.4 (7.9) |
−7.8 (18) |
−5.2 (22.6) |
1.9 (35.4) |
−1.4 (29.5) |
−8.2 (17.2) |
−20.2 (−4.4) |
−25.4 (−13.7) |
−28.5 (−19.3) |
−33.6 (−28.5)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0.6 (0.024) |
0.4 (0.016) |
1.1 (0.043) |
0.9 (0.035) |
3.7 (0.146) |
8.5 (0.335) |
13.5 (0.531) |
7.8 (0.307) |
3.4 (0.134) |
0.9 (0.035) |
0.7 (0.028) |
0.7 (0.028) |
42.2 (1.662) |
平均降水日数 |
1.4 |
.8 |
1.1 |
1.0 |
2.6 |
5.1 |
6.4 |
4.2 |
2.4 |
.7 |
.9 |
1.1 |
27.7 |
平均相对湿度(%) |
39 |
30 |
27 |
24 |
27 |
33 |
37 |
34 |
33 |
29 |
32 |
38 |
31.9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219.9 |
210.9 |
247.7 |
274.3 |
295.3 |
273.4 |
276.4 |
284.6 |
261.2 |
277.7 |
247.7 |
227.3 |
3,096.4 |
来源:中国气象局 |
行政区划
- 街道:昆仑路街道、金峰路街道、河西街道、黄河路街道、西藏路街道。
- 镇:唐古拉山镇、郭勒木德镇。
- 乡:乌图美仁乡、大格勒乡。
- 副县级类似区划:东城区行政委员会、西城区行政委员会、察尔汗行政委员会。
类似乡级单位: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格尔木市资源开发实验区。
人口
区划名称 |
常住人口[1](2010年11月) |
户籍人口[2] (2010年末) |
||
---|---|---|---|---|
总计 |
比重 (%) |
每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
||
格尔木市 |
215214 | 43.98 | 1.76 | 123137 |
东城区行委 |
84976 | 39.49 | ||
昆仑路街道 |
54330 | 25.25 | ||
黄河路街道 |
26863 | 12.48 | ||
唐古拉山镇 |
1605 | 0.75 | ||
大格勒乡 |
2178 | 1.01 | ||
西城区行委 |
111357 | 51.74 | ||
金峰路街道 |
39531 | 18.37 | ||
河西街道 |
23958 | 11.13 | ||
西藏路街道 |
12097 | 5.62 | ||
郭勒木德镇 |
31940 | 14.84 | ||
乌图美仁乡 |
3831 | 1.78 | ||
察尔汗行委 |
7109 | 3.3 | ||
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
11771 | 5.47 | ||
注: |
2017年,格尔木市户籍总户数50933户,总人口137570人,全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40494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占69.82%;各少数民族人口占30.18%。其中:蒙古族占1.77%;藏族占4.20%;回族占20.34%;土族占1.53%;撒拉族占1.02%;其他少数民族占1.32%。
文盲人口9781人,文盲率4.54%。
经济
格尔木是新兴的一座资源开發型的工业城市。近年来,第二产业在三个产业中的比例上升到60%以上。百万吨炼油、百万吨钾肥和石油天然气三项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兴建,形成了格尔木市的工业框架和基础。特别是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一批资源开发型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在格尔木市建成投产,为推进格尔木市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格尔木市2004年生产总值达到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004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17亿元。
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58.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57.8元。
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亿多吨,远景储量可达10亿吨。涩北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可达5000亿立方米,是中国四大天然气田之一。
格尔木出产黄金,并在1989年爆出一时轰动全中国的“格尔木黄金风波”。[3][4]
格尔木出产的昆仑玉,作为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镶玉奖牌的原材料[5]后,获国玉美誉,身价爆增。[6]
交通
公路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格尔木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中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
铁路
青藏铁路一期西宁站至格尔木站段年运输能力已达到1000万吨,年客流量达到200万人次。青藏铁路二期格尔木至拉萨站段已经完成施工,并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敦格铁路(敦煌至格尔木)已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格库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已于2014年10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计划于2014年底前开工建设。
航空
格尔木机场已开通西宁、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班。
现在的格尔木,已初步形成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多种形式的十字立体交通网络。
军事
格尔木素有“兵城”和“汽车城”之称,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兰州军区、武警部队和空军在这里的团级以上单位近30个,主要承担着西藏方面的公路运输、管道输油、通讯及通信线路维护三大任务。
旅游
属区景点:
昆仑神泉,位于青藏公路沿线的那赤台。
玉珠峰、玉虚峰,中国国家登山队训练基地之一。
察尔汗盐湖。
格拉丹东雪峰——唐古拉山脉主峰,长江源头。
昆仑山口。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国外友好城市
1995年7月20日,格尔木市与以色列卡尔雅特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参考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年12月. ISBN 978-7-5037-6659-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10》. 群众出版社. 2011年11月. ISBN 978-7-5014-4917-0.
^ 青海格尔木黄金风波———原青海省格尔木市副市长杨文山等受贿案
^
人民网:1990年3月9日,青海可可西里雪灾事件中有关人员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受到严处
^ CCTV视频:专家带你看昆仑玉原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人民网:青海昆仑玉变身"国玉" 价格10年上涨万倍成"泡沫"
外部链接
- 官方網站
|
|
|
Ebo 7UvxZeN7mbX,vPNMe,54X,eugeS40YlQpCgblx24,XNh,i6,Nu6wgOt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