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郡 (中國)




河東郡,中國古代的郡。




目录






  • 1 建置沿革


    • 1.1 秦漢


    • 1.2 魏晉


    • 1.3 北朝隋唐


    • 1.4 東晉南朝




  • 2 人口


  • 3 行政長官


    • 3.1 河東守(—前148年)


    • 3.2 河東太守(前148年—9年)


    • 3.3 兆陽大尹(9年—23年)


    • 3.4 河東太守(23年—222年)


    • 3.5 河東相(222年—225年)


    • 3.6 河東太守(225年—557年)


    • 3.7 河東郡守(557年—583年)


    • 3.8 河東郡太守(607年—618年)


    • 3.9 河東郡太守(742年—758年)




  • 4 行政長官(僑)


    • 4.1 河東太守(337年—486年)


    • 4.2 河東內史(486年—498年)


    • 4.3 河東太守(498年—531年)


    • 4.4 河東內史(531年—550年)


    • 4.5 河東太守(550年—573年)


    • 4.6 河東內史(573年—589年)




  • 5 國主


    • 5.1 曹魏河東國(222年—225年)


    • 5.2 南朝齊河東國(486年—498年)


    • 5.3 南朝梁河東國(531年—550年)


    • 5.4 南朝陳河東國(573年—589年)




  • 6 參見


  • 7 徵引文獻及註釋


  • 8 參考書目





建置沿革



秦漢


戰國時,秦國置河東郡,郡治在安邑(今山西夏縣一帶)。


西漢時,河東郡為三河之一,屬司隸校尉部,領安邑、大陽、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陰、聞喜、濩澤、端氏、臨汾、垣、皮氏、長脩、平陽、襄陵、彘、楊、北屈、蒲子、絳、狐讘、騏二十四縣。王莽時,改河東郡為兆陽郡。東漢初,復為河東郡,省左邑、長脩、狐讘、騏四縣。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年),改彘縣為永安縣。[1][2]



魏晉


三國魏時分平陽、楊、端氏、永安、蒲子、襄陵、絳、濩澤、臨汾、北屈、皮氏諸縣置平陽郡。晉武帝太康中,河東郡領安邑、聞喜、垣、汾陽、大陽、猗氏、解、蒲坂、河北九縣。[3]


十六國時期,河東郡先後為前趙、後趙、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後秦的領土。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北伐時收復了河東郡,兩年後又被北魏攻佔。[4]



北朝隋唐


北魏太武帝神䴥元年(428年),置雍州,河東郡改屬雍州。延和元年(432年),改雍州為泰州。北魏時,聞喜縣改屬南太平郡,汾陽縣改屬龍門郡,分河東郡之安邑、河北、太陽三縣置河北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析置安定縣。太和十一年(487年),分解縣為南解、北解二縣。太和中,罷泰州。東魏孝静帝天平初,復置泰州,東垣縣改屬新安郡。[5]西魏文帝大統三年(537年),攻佔河東郡,廢泰州。[6][7]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於河東郡置蒲州。[8]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河東郡,其地屬蒲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蒲州为河東郡。河東郡領十縣:河東、桑泉、汾陰、龍門、芮城、安邑、夏、河北、猗氏、虞鄉。[9]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河東郡為蒲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蒲州為河東郡。河東郡領八縣:河東、桑泉、解、猗氏、虞鄉、永樂、寶鼎、聞喜。天寶十三載(754年),改桑泉縣為臨晉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河東郡為蒲州。[10]



東晉南朝


晉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征西將軍庾亮以司州僑戶立河東郡,治聞喜(今湖北省松滋县西),屬荊州。東晉時,僑立弘農郡,後省為縣,併入河東郡。宋初,河東郡領八縣:廣戚、弘農、臨汾、安邑、聞喜、永安、松滋、譙。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廣戚縣併入聞喜縣,弘農、臨汾二縣併入松滋縣,安邑縣併入永安縣。[11]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河東郡為松滋縣,其地屬荊州。[9]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河東郡有236896戶,962912口。[1]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河東郡有93543戶,570803口。[2]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河東郡有42500戶。[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河東郡(僑)有2423戶,10487口。[11]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河東郡有157078戶。[9]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河東郡有70800戶,469213口。[10]



行政長官



河東守(—前148年)




  • 王稽,秦昭襄王時在任。[12]


  • 季布,楚人,漢文帝時在任。[13]



河東太守(前148年—9年)




  • 番係,九江人,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離任。[14]

  • □勝,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在任。[15]


  • 田延年,字子賓,京兆陽陵人,漢昭帝元鳳六年(前75年)離任。[14]


  • 周堪,漢元帝永光元年(前43年)出任。[14]


  • 甄尊,字少公,京兆杜陵人,漢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離任。[14]


  • 陳咸,字仲,西漢後期在任。[16]



兆陽大尹(9年—23年)



河東太守(23年—222年)




  • 楊寶,劉玄更始三年(25年)被斬。[17]


  • 李文,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出任。[17]


  • 焦貺,會稽人,漢明帝永平十三年(70年)被收捕。[18]

  • 陳□,汝南平輿人,東漢時在任。[19]


  • 韓術,南陽堵陽人,東漢時在任。[20]


  • 史弼,字公謙,陳留考城人,漢桓帝時在任。[21]


  • 劉祐,字伯祖,中山安國人,漢桓帝時在任。[21]


  • 耿援,字伯緒,扶風茂陵人,漢桓帝時在任。[22]


  • 單安,河南人,漢桓帝時在任。[23]


  •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離任。[24]


  • 王宏,太原祁人,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棄官北居新興。[25]


  • 王邑,北地泥陽人,漢獻帝兴平二年(195年)在任。[24]


  • 郭援,由袁尚任命,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在任。[26]


  • 王邑,北地泥陽人,漢獻帝建安十年(205年)離任。[27]


  •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漢獻帝建安十年(205年)到延康元年(220年)在任。[27]


  • 趙儼,字伯然,潁川陽翟人,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年)到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在任。[28]



河東相(222年—225年)



河東太守(225年—557年)




  • 任嘏,字昭先,樂安博昌人,魏明帝時在任。[29]


  • 杜恕,字務伯,京兆杜陵人,魏齊王時在任。[27]


  • 王戎,字濬沖,琅邪臨沂人,晉武帝時在任。[30]


  • 劉原,勃海人,晉武帝後期在任。[31]


  • 王佑,晉武帝後期在任。[32]


  • 爰翰,西晉時在任。[33]


  • 溫憺,太原祁人,西晉時在任。[34]


  • 皇甫商,安定朝那人,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由長沙王司馬乂任命,永安元年(304年)被殺。[35]


  • 路述,晉懷帝永嘉二年(308年)力戰劉淵,死之。[36]


  • 鄧攸,字伯道,平陽襄陵人,晉懷帝永嘉末沒于石勒。[37]


  • 魏該,一名亥,東郡東阿人,晉元帝承制時在任。[38]


  • 李矩,字世迴,平陽人,晉元帝時領。[38]


  • 石暉,后赵武帝石虎時在任。[39]


  • 王休,北海劇人,前秦時在任。[40]


  • 柳恭,河東解人,西燕慕容永中兴九年(394年)降於後秦。[41]


  • 尹昭,後秦文桓帝姚兴弘始十八年(416年)離任。[42]


  • 唐小方,後秦姚泓永和二年(417年)為晉將沈林子所斬。[42]


  • 朱超石,沛郡沛人,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到十四年(418年)在任。[4]


  • 劉遵考,彭城人,晉安帝義熙十四年(418年)出領,同年南還。[43][44]


  • 毛德祖,滎陽陽武人,晉安帝義熙十四年(418年)到晉恭帝元熙元年(419年)在任。[45]


  • 王康,北海劇人,晉恭帝元熙元年(419年)出任,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卒於金墉。[40]


  • 薛謹,字法順,河東汾陰人,北魏明元帝泰常四年(419年)出任。[46]


  • 薛洪隆,字菩提,河東汾陰人,北魏時在任。[46]


  • 薛破胡,河東汾陰人,北魏時在任。[46]


  • 薛麟駒,河東汾陰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贈。[46]


  • 杜遇,字慶期,京兆人,北魏時在任。[47]


  • 薛瑚,河東汾陰人,北魏時在任。[6]


  • 裴雙虎,河東聞喜人,北魏時在任。[48]


  • 薛遵彥,河東汾陰人,北魏時在任。[49]


  • 裴仲規,河東聞喜人,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贈。[48]


  • 崔振,字延根,博陵安平人,北魏宣武帝永平中卒於郡。[50]


  • 趙超宗,天水西人,北魏後期在任。[51]


  • 崔習,字貴禮,博陵安平人,北魏後期在任。[52]


  • 崔遊,字延叔,博陵安平人,北魏孝明帝熙平末在任。[50]


  • 薛懷景,河東汾陰人,北魏後期在任。[53]


  • 王羆,西魏文帝大統初在任。[6]


  • 李遠,字萬歲,隴西成紀人,西魏文帝大統中在任。[54]


  • 韓果,字阿六拔,代武川人,西魏文帝大統九年(543年)出任。[55]


  • 薛善,字仲良,河東汾陰人,西魏後期在任。[6]



河東郡守(557年—583年)




  • 柳敏,字白澤,河東解縣人,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出任。[56]


  • 蔣昇,字鳳起,楚國平河人,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年)出任。[57]



河東郡太守(607年—618年)



  • 竇慶,扶風平陵人,隋煬帝大業中在任。[58]


河東郡太守(742年—758年)




  • 苗晉卿,上黨壺關人,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年)出任。[59]


  • 李憕,太原文水人,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出任。[60]


  • 韋陟,字殷卿,京兆萬年人,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離任。[61]


  • 李麟,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在任。[62]



行政長官(僑)



河東太守(337年—486年)




  • 桓石虔,小字鎮惡,譙國龍亢人,晉孝武帝太元六年(381年)到九年(384年)領。[63]


  • 羊徽,字敬猷,泰山南城人,晉安帝義熙十四年(418年)到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在任。[64]


  • 沈林子,字敬士,吳興武康人,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到宋武帝永初中在任。[42]


  • 謝遯,陳郡陽夏人,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伏誅。[65]


  • 申恬,字公休,魏郡魏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66]


  • 劉道濟,沛郡蕭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40]


  • 裴方明,宋文帝元嘉中在任。[40]


  • 劉恢,字景度,南譙王世子,彭城人,宋文帝元嘉末在任。[67]


  • 徐遺寶,字石雋,高平金鄉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除,不之官。[67]


  • 吳喜公,吳興臨安人,宋孝武帝時在任。[68]


  • 崔慧景,字君山,清河東武城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到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在任。[69]


  • 王秀之,字伯奮,琅邪臨沂人,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除,辭郡不受。[70]



河東內史(486年—498年)




  • 垣榮祖,字華先,下邳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71]


  • 張欣泰,字義亨,竟陵人,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出領。[69]



河東太守(498年—531年)




  • 謝幾卿,陳郡陽夏人,梁武帝普通初在任。[72]


  • 蔡澹,南陽冠軍人,梁武帝時在任。[73]



河東內史(531年—550年)



  • 裴之橫,字如岳,河東聞喜人,梁元帝太清三年(549年)承制時出任。[74]


河東太守(550年—573年)




  • 王質,字子貞,琅邪臨沂人,梁元帝太清中承制時帶。[75]


  • 徐世譜,字興宗,巴東魚復人,梁元帝承聖元年(552年)到三年(554年)領。[76]


  • 劉廣德,南陽涅陽人,陳廢帝光大中出任,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年)卒官。[75]



河東內史(573年—589年)



國主



曹魏河東國(222年—225年)






















河東國(222年—225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東王 曹霖 222年—225年
魏文帝第五子

徙封馆陶


南朝齊河東國(486年—498年)






















河東國(486年—498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東郡王 蕭鉉 486年—498年
齊高帝第十九子

伏誅,國除


南朝梁河東國(531年—550年)






















河東國(531年—550年)|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東郡王 武桓王 蕭譽 531年—550年
蕭統第二子

伏誅,國除


南朝陳河東國(573年—589年)






























河東國(573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河東郡王 康簡王 陳叔獻 573年—580年
陳宣帝第九子
2 河東嗣王 陳孝寬 583年—589年
陳叔獻子

陳亡,國除


參見



  • 蒲州

  • 蒲州府

  • 永济市



徵引文獻及註釋





  1. ^ 1.01.1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2. ^ 2.02.1 《後漢書 志第十九 郡國一》


  3. ^ 3.03.1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4. ^ 4.04.1 《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八》


  5. ^ 《魏書 卷一百六中 地形志二中第六》


  6. ^ 6.06.16.26.3 《周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7. ^ 《魏書 卷一百六下 地形志二下第七》


  8. ^ 《周書 卷四 帝紀第四》


  9. ^ 9.09.19.2 《隋書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10. ^ 10.010.1 《舊唐書 卷三十九 志第十九》


  11. ^ 11.011.1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12. ^ 《史記 卷七十九 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


  13. ^ 《漢書 卷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14. ^ 14.014.114.214.3 《漢書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15. ^ 《漢書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16. ^ 《漢書 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17. ^ 17.017.1 《後漢書 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


  18. ^ 《後漢書 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19. ^ 《後漢書 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20. ^ 《三國志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裴註引《楚國先賢傳》


  21. ^ 21.021.1 《後漢書 卷六十四 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22. ^ 《後漢書 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


  23. ^ 《後漢書 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24. ^ 24.024.1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25. ^ 《宋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26. ^ 《三國志 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27. ^ 27.027.127.2 《三國志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28. ^ 《三國志 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29. ^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裴註引《別傳》


  30. ^ 《晉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十三》


  31. ^ 《晉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32. ^ 《晉書 卷四十 列傳第十》


  33. ^ 《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裴註引荀綽《冀州記》


  34. ^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35. ^ 《晉書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36. ^ 《晉書 卷五 帝紀第五》


  37. ^ 《晉書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38. ^ 38.038.1 《晉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39. ^ 《晉書 卷一百七 載記第七》


  40. ^ 40.040.140.240.3 《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41. ^ 《晉書 卷一百十七 載記第十七》


  42. ^ 42.042.142.2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43. ^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44. ^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45. ^ 《宋書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46. ^ 46.046.146.246.3 《魏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


  47. ^ 《魏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48. ^ 48.048.1 《魏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49. ^ 《周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


  50. ^ 50.050.1 《魏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51. ^ 《魏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52. ^ 《魏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七》


  53. ^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54. ^ 《周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55. ^ 《周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56. ^ 《周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


  57. ^ 《周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58. ^ 《隋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59. ^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60. ^ 《舊唐書 卷一百八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下》


  61. ^ 《舊唐書 卷九 本紀第九》


  62. ^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


  63. ^ 《晉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64. ^ 《宋書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65. ^ 《宋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四》


  66. ^ 《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67. ^ 67.067.1 《宋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68. ^ 《宋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69. ^ 69.069.1 《南齊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70. ^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71. ^ 《南齊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九》


  72. ^ 《梁書 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四》


  73. ^ 《梁書 卷十 列傳第四》


  74. ^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75. ^ 75.075.1 《陳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76. ^ 《陳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七》




參考書目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3.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隋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舊唐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6.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簡化字版),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7. 譚其驤等,1990,《中國歷史地圖集》(正體字版),臺北:曉園出版社

  8.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9.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0.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ameSpot

日野市

Tu-95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