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 (中華民國)












































山東省

 中華民國的省









1912年-1949年


 




魯位置



首府

歷城縣1912-1928
泰安縣1928-1929
歷城縣1929
沂水縣南麻1938-1945
濟南市1945-1948
青島市(寄治)1948-1949

歷史

 - 成立

1912年
 - 廢除

1949年

面積
146,736 km²

人口
 - 估計
38,865,000 
     人口密度
264.9 /km² 

現隸屬於

山東省


山東省,為中華民國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




目录






  • 1 省名由來


  • 2 管轄範圍


  • 3 人口


  • 4 歷史沿革


    • 4.1 民國初期


      • 4.1.1 袁氏時期


      • 4.1.2 軍閥時期


      • 4.1.3 日本入侵青岛和山东




    • 4.2 南京十年


      • 4.2.1 蔣馮對立與中原大戰


      • 4.2.2 韓氏據魯




    • 4.3 抗日戰爭


      • 4.3.1 國軍方面


      • 4.3.2 中共方面




    • 4.4 抗戰勝利後




  • 5 行政區劃


    • 5.1 道制


    • 5.2 縣、市、設治局


    • 5.3 行政督察區




  • 6 政府机构


    • 6.1 省會


    • 6.2 省政府首長




  • 7 参考文献


    • 7.1 引用


    • 7.2 来源




  • 8 参见





省名由來


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設置了山東東路、山東西路統軍司,「山東」一詞從此做為一個正式行政區劃的名稱開始使用。



管轄範圍


中華民國山東省繼承自清代,其管轄範圍大致与今大陸地區的山東省相同(不含青岛市、東明縣),及河南省范縣、台前縣。位置東濱黃海,西邻河南省,北鄰河北省,南邻安徽省、江蘇省,东南一隅为青岛市。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積為146 736平方千米。



人口



歷史沿革



民國初期



袁氏時期


宣統三年(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後,山東省各界聯合會會長夏繼泉說服山東巡撫孫寶琦宣布山東獨立,任山東都督,後又取消獨立,由張廣建兼署山東巡撫兼提督。11月12日,煙台革命黨人舉行起義成功,成立煙台臨時軍政府。民國元年(1912年)2月,胡瑛被孫中山任命為山東都督,在煙台組織山東軍政府。胡瑛就任後,將煙台作為山東臨時省府駐地。南北議和成功後,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於3月15日下令改原清朝的督撫為都督,原山東巡撫張廣建改任山東都督職,後來改由周自齊擔任山東都督。胡瑛於3月19日辭職,3月25日解散煙台山東軍政府。


民國二年(1913年)1月各省都督改為民政長,周自齊成為山東民政長。8月,田文烈任山東民政長兼軍務會辦。田文烈發揮内政手腕,掃平了省内匪賊,使省内治安得以維持,財務整理和實業振興大有成果。民國三年(1914年)2月11日,高景祺任山東民政長。5月9日,山東民政長高景祺辭職,由蔡儒楷接任。同年5月23日,各省民政長改為巡按使,蔡儒楷成為山東巡按使。9月,陸軍第五師師長靳雲鵬署理山東都督,明年督理山東軍務。民國四年(1915年),靳雲鵬與其他十三省將軍聯名擁護袁世凱稱帝,並獲封一等伯爵。年末,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雲南宣佈獨立,並出兵討袁。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後亦紛紛宣佈獨立。民國五年(1916年)4月他聯合各省通電勸袁辭職,被撤職。



軍閥時期


民國五年(1916年)6月,袁世凱去世後,蔡儒楷被免職,由皖系軍閥張懷芝任山東督軍,成為皖系控制的地盤。張懷芝於民國七年(1918年)被護理山東督軍張樹元排擠出山東。同年11月張樹元署理山東督軍兼省長。


民國八年(1919年)沈銘昌任山東省省長,7月離任,屈映光繼任。11月,田中玉任山東督軍。儘管與山東省長屈映光同屬皖系軍閥,但因權力、地盤之爭而和田中玉對立。起初,第47旅旅長馬良站在屈映光一邊,田中玉顯劣勢。民國九年(1920年)7月,直皖戰争爆發,田中玉未赴主戰場而是留在山東。此後直皖戰争皖系敗北,屈映光失勢下野,田中玉掌握山東省實權。勝利的直系軍閥因需要田中玉辦事,故他得以留任。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山東成為奉系軍閥勢力範圍內,督軍也都由奉系軍閥充任。民國十三年(1924年),段祺瑞把山東讓給奉系張宗昌。張被任為山東省軍務督辦,兼省主席。民國十四年(1925年),張宗昌擅自將中央政府直轄的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改為山東公署管轄的膠澳商埠局,將青島納入其勢力範圍。


民國十五年(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張作霖任命張宗昌為「安國軍」副司令,南下援助孫傳芳。民國十六年(1927年)初,張宗昌部在南京、上海一帶被國民革命軍打敗,退回山東。寧漢分裂期間,張宗昌進攻馮玉祥軍隊,又大敗。同年6月2日,北伐軍攻克重鎮徐州,直魯軍大部退入山東,江北的孫傳芳部也放棄淮陰,退往山東。民國十七年(1928年),北伐軍入山東省掃蕩奉軍,張宗昌率餘部撤退到河北。



日本入侵青岛和山东


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軍從膠東半島北部登陸,包圍胶澳地区(今属青岛市)。經過激戰,最終從德國手中将其奪取。民國八年(1919年)巴黎和會對青島的處理方案引發了中國學生的激烈抗議——五四運動。民國十一年(1922年)華盛頓會議後,日本將青島歸還中國。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途中經過濟南城時,日本方面借口北伐軍對濟南城內的日本僑民進行搶劫、強姦、屠殺,而出動軍隊展開報復,蓄意屠殺中國軍人與民眾六千餘人,中國談判代表蔡公時慘遭日軍殺害,史稱「五三慘案」。慘案發生後,日方否認日軍屠殺中國軍民,並要南京國民政府道歉、賠償、懲凶,並於5月11日攻佔濟南。直至次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濟案協定》之後,日軍才退出濟南。



南京十年



蔣馮對立與中原大戰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孫良誠為山東省政府第一任主席。孫良誠穩定了對山東省的統治,使受濟南事件及北京政府統治混亂影響的山東省獲得一定的平穩。然而馮玉祥因蔣中正派中央系部隊進駐,而不讓馮系孫良誠部接防,氣憤已極,使孫辭去山東省主席一職。國民政府任命石敬亭任山東省代主席。


民國十八年(1929年)蔣馮對立升高前夕,馮系韓復榘率領20師舊部依附蔣中正,並在中原大戰期間擔任國民政府第一軍團司令與閻錫山所率領的晉軍在魯豫一帶交戰,此役中韓部的表現,被中央委任為山東省主席。


民國十九年(1930年),國民政府設立青島為院轄市(独立于山东),同年通過外交談判,從英國手中收回威海衛。



韓氏據魯


韓復榘在擔任山東省主席7年中,為了鞏固其勢力,暗殺了曾統治山東的張宗昌,驅逐效忠於南京國民政府的第17軍軍長劉珍年,另外國民黨山東省黨務管理委員會主任張葦村被暗殺也有可能是其作為;在鞏固實力之餘,卻也曾邀請梁漱溟前往山東進行鄉村建設與部分的基礎設施建造。主政山東期間,还曾大力加強基礎文化教育和恢复農業生產,促進了社會發展。韩舊式思想較重,常親自主持司法審判,不依據事實和民國法律,僅對人犯察顏觀色,依個人喜好認定是否有罪和量刑,造成一定數量的冤案。



抗日戰爭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的抗日戰爭中,日軍佔領了山東的鐵路和城市,共產黨則在農村建立起沂蒙山、膠東等解放區。



國軍方面


抗戰開始後,韓復榘身兼山東省主席、第五戰區副司令、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軍向山東進攻,12月底,韓未聽從軍事委員會防禦命令,卻自行放棄黃河防線與濟南,率部隊後撤以保存實力,使日軍先後佔領德縣、濟南、曲阜、兗州、青島,打通了膠濟線。山東境內的其他國軍被迫南撤至隴海路附近。韓並暗中與日人談判。蔣中正接受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以及馮玉祥的建議,決定制裁韓復榘。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11日蔣中正在開封召開將領會議,要求一、五戰區團長以上軍官參加。韓復榘到開封火車站時即遭逮捕,隨即移送漢口軍事監獄審判。經過軍事審判後在1月24日遭槍斃,


3月,日軍第10兵團沿津浦路南下,先後佔濟南、泰安和滕縣,3月24日開始進攻台兒莊。國軍集中優勢兵力,在台兒莊一舉殲滅第10師團及第5師團增援部隊一萬餘人締造台兒莊大捷,為抗戰初期國軍對日作戰首次獲得較大地的勝利。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4月,第28集團軍李仙洲率部進軍山東,在魯西、魯南地區對日軍作戰。在李仙洲部隊同日軍作戰時,魯西及魯南地區的八路軍部隊與李仙洲部隊發生衝突。



中共方面




率領115師進入山東、並組建山東軍區的羅榮桓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中共山東省委先後組織徂徠山、天福山、黑鐵山、泰西等地組織武裝起義,陸續開闢膠東、魯中、魯西、清河、湖西、魯南等小範圍抗日根據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成立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郭洪濤任黨委書記。山東各起義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張經武、王建安任指揮,黎玉為政治委員。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羅榮桓與陳光率八路軍115師師部和主力一部進入山東魯西地區,參與指揮樊壩戰鬥、梁山戰鬥等。同年,山東縱隊正式組建為八路軍第一縱隊,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各小型抗日根據地合併為山東抗日根據地。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5月,八路軍與國軍李仙洲部隊發生衝突,挫敗李仙洲部隊。下半年,日軍雖然繼續對華北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但在部分地區已開始實行收縮。共軍抓住時機,向敵人舉行反攻作戰。7月至8月間,魯中區和濱海區八路軍開展了奪取沂魯山區和諸(城)日(照)莒(縣)山區戰役,殲敵3000餘人,拔除據點130餘個,基本上控制了上述地區,把魯中、濱海、膠東各區連繫起來,使山東根據地的抗日戰爭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至5月間,又展開以攻取邊緣區和殘存的根據地內的以敵佔城鎮為主要目標的攻勢作戰,晉冀魯豫八路軍山東軍區羅榮桓指揮部隊向魯西、晉南地區發起進攻的夏季攻勢,對日軍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連續發動了討伐偽軍吳化文部戰役、討伐偽軍榮子恒部戰役及沂水戰役、營縣戰役等15次較大規模的攻勢戰役,殲滅日偽軍6萬餘人,形成了渤海、膠東、魯中、魯南、濱海5個鞏固的根據地。控制山東境內的津浦鐵路、膠濟鐵路、隴海鐵路,收復除濟南等少數城市之外的山東大部地區,日軍活動範圍被遏制在城市[1]。山東軍區部隊也上升至27萬正規軍,佔了當時共產黨軍隊的三分之一。


8月10日,日本政府發出乞降照會。總司令朱德發佈大反攻命令,由中共山東軍區主力與基幹部隊編成山東野戰兵團,向日偽軍展開進攻,攻克22座縣城,並逼近濟南、青島、徐州、連雲等大城,山東省境內除鐵路沿線及西部幾座縣城外,均獲攻佔[2]。8月13日,由7個廳局組成的中共山東省政府在莒南縣大店鎮宣告成立。



抗戰勝利後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掌控了山東省大部分地區,並建立了省級政權。重慶國民政府命令國軍沿平綏、同蒲、平漢、津浦等鐵路,向華北推進受降。山東省接收人員則隨同國軍接收掌控青島、濟南等大城市。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上半年,國共雙方軍隊在江蘇省漣水縣發生兩次戰役,共軍方面承受了不小的消耗,根據自己「不計一城一地得失,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方針,退出江蘇、安徽北部,北撤山東;國軍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親自指揮六十餘萬國軍,由青島、濟南、臨沂三面進攻山東。由於國軍採用了齊頭並進的戰術,將軍隊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導致共軍的遊擊戰術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共軍主力決戰的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採用。在孟良崮戰役中,在陳毅的華東野戰軍圍攻下,國軍精銳部隊整編七十四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陣亡。6月,國軍繼續自魯南向北進攻,18日,胡璉整編第11師攻下中共山東指揮部所在地魯中南麻鎮,喪失沂蒙山根據地。此時因劉鄧軍在魯西進攻,國軍被迫自魯中回援,陳毅粟裕部隊乘機進攻南麻整11師,但因連降大雨,共軍彈藥受潮,攻擊出現困難,久攻未克。此時國軍再度調集大軍圍攻,陳粟部因多處軍隊有遭遇合圍危險,傷亡較大,因此放棄圍攻,撤至黃河以北惠民縣;國軍在南麻、臨朐兩役勝利後,國軍由范漢傑的指揮下向膠東半島推進,9月16日,國軍佔領中共膠東軍區司令部所在地萊陽,10月1日攻佔最終目標煙臺,切斷山東和東北的聯繫。10月中旬,國軍基本佔領膠東解放區。蔣中正隨即將膠東兵團逐步調往其他戰區,山東局勢開始扭轉。


同年1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可掌控的範圍內舉行了第一屆國大代表選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又選舉出第一屆立法委員。同年上半年,共軍在張店、周村、昌樂、濰縣、兗州諸戰役接連勝利,消滅國軍近20萬人,並切斷濟南與青島的交通連繫。9月24日,陳毅的部隊攻佔濟南,消滅國軍10萬餘人,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化裝逃往青島途中,在壽光被俘。山東省政府、第十一綏靖區部隊10萬人也奉命撤離,解放軍進駐該城。


至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占领除長山八島(即长山列岛)外的山东省全境。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8月11日晚发起长山列岛战役,至12日占领长岛全境[3]。8月19日,駐守長山八島的海軍撤守該地,當地居民也跟隨國軍撤遷,來到左營落腳。自此,中華民國在山東省的行政機構徹底瓦解。



行政區劃



道制


民國元年初,山東行政區劃沿用清末舊制,為3道、10府、3個直隸州、8個府轄州,96縣。至民國二年(1913年)1月,廢除清朝的府、州,但沿用道制,為省、道、縣三級。2月,依據北京政府公布的《劃一現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山東由原「濟東泰武臨道」、「兗沂曹濟道」、「登萊青膠道」3道,改為岱北道、岱南道、濟西道、膠東道等4道觀察使,共轄107縣。民國三年(1914年)6月3日,內務部奉袁世凱申令,公佈各省、道區域名稱,將山東的岱北道改稱濟南道、岱南道改稱濟寧道、濟西道改稱東臨道,膠東道依舊。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22日,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重劃為濟南、東昌、泰安、武定、德臨、淄青、萊膠、東海、兗濟、琅琊、曹濮等11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4月30日,張宗昌被北伐軍逐出山東,各道被廢除。各道轄區如下:



濟南道

民國二年(1913年)1月置岱北道,觀察使駐歷城縣(今濟南市)。民國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仍駐歷城縣,為繁要缺,一等。轄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桓台、齊河、齊東、濟陽、長清、泰安、新泰、萊蕪、肥城、惠民、陽信、無棣、濱縣、利津、樂陵、霑化、蒲台、商河、青城、博興、高苑、博山等27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轄區縮小,轄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桓台、齊河、齊東、濟陽、長清等1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濟寧道

民國二年(1913年)1月置岱南道,觀察使駐滋陽縣(今兗州市城區)。民國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要缺,二等,駐濟寧縣(今濟寧市城區)。轄濟寧、滋陽、曲阜、寧陽、鄒縣、滕縣、泗水、汶上、嶧縣、金鄉、嘉祥、魚台、臨沂、郯城、費縣、蒙陰、莒縣、沂水、菏澤、曹縣、單縣、城武、定陶、巨野、鄆城等25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



東臨道

民國二年(1913年)1月置濟西道,觀察使駐聊城縣(今聊城市城區)。民國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簡缺,三等。轄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恩縣、臨清、武城、夏津、丘縣、德縣、德平、平原、陵縣、臨邑、禹城、東平、東阿、平陰、陽穀、壽張、濮縣、朝城、觀城、范縣等29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



膠東道

民國二年(1913年)1月置。觀察使駐福山縣煙臺(今煙臺市城區)。道尹為繁要缺,一等。轄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萊陽、牟平、文登、榮城、海陽、掖縣、平度、濰縣、昌邑、膠縣、高密、即墨、益都、臨淄、廣饒、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日照等26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



東昌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聊城縣。轄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丘縣、陽穀、壽張等12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泰安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泰安縣。轄泰安、肥城、新泰、萊蕪、東平、東阿、平陰等7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武定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惠民縣。轄惠民、陽信、無棣、濱縣、利津、樂陵、霑化、蒲台、商河、青城等1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德臨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轄德縣、德平、平原、陵縣、臨邑、禹城、恩縣、臨清、武城、夏津等1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淄青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轄益都、博山、臨淄、博興、高宛、廣饒、壽光、昌樂、臨朐等9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萊膠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膠縣。轄膠縣、高密、即墨、掖縣、平度、濰縣、昌邑、安丘、諸城等9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東海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福山縣煙臺縣。轄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萊陽、牟平、文登、榮成、海陽等1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兗濟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濟寧縣。轄濟寧、滋陽、曲阜、寧陽、鄒縣、滕縣、泗水、汶上、嶧縣、金鄉、嘉祥、魚台等12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琅琊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臨沂縣。轄臨沂、日照、郯城、莒縣、沂水、費縣、蒙陰等7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曹濮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轄菏澤、曹縣、單縣、城武、定陶、巨野、鄆城、濮縣、朝城、觀城、范縣等11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縣、市、設治局


1928年6月,國民政府廢除道制,實行省、縣兩級制。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以前,全省轄有3個省轄市,108個縣,1個設治局,16個行政督察區:



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山東省呈准以濟寧等14縣暫設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國民政府又頒發《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織暫行條例》;同年,山東省政府制定《山東省分區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暫行規程》,將全省劃分為12個行政督察區,各區設專員兼本區保安司令。時僅設立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行政督察區,次年,又設立第四區、第五區、第六區、第七區等4個行政督察區。其餘各縣未及設立督察區,仍直接隸屬於省。「蘆溝橋事變」爆發前,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及其轄區如下:



  • 第一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濟寧縣;轄濟寧縣、汶上縣、東平縣、嘉祥縣、魚台縣、滕縣、鄒縣、滋陽縣、曲阜縣、寧陽縣計10縣。

  • 第二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菏澤縣;轄菏澤縣、定陶縣、曹縣、城武縣、單縣、金鄉縣、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計9縣。

  • 第三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臨沂縣;轄臨沂縣、沂水縣、郯城縣、嶧縣、費縣、莒縣、日照縣、蒙陰縣計8縣。

  • 第四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臨清縣;轄臨清縣、清平縣、館陶縣、丘縣、平原縣、禹城縣、齊河縣、恩縣、德縣、高唐縣、夏津縣、武城縣、長清縣計13縣。

  • 第五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惠民縣;轄惠民縣、陽信縣、濱縣、商河縣、青城縣、高苑縣、桓台縣、長山縣、鄒平縣計9縣。

  • 第六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聊城縣;轄聊城縣、博平縣、茌平縣、堂邑縣、冠縣、朝城縣、觀城縣、濮縣、范縣、壽張縣、陽穀縣、莘縣計12縣。

  • 第七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牟平縣;轄牟平縣、榮成縣、文登縣、海陽縣、福山縣計5縣。


「七七事變」後,日軍進犯山東,山東省政府成立有魯西、魯北、膠東三個行署,並劃分為十七個行政督察區,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至三十一年(1942年)間,各區先後成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全省共轄3個行署區,17個行政督察區,107個縣:



  • 第一行政督察區」,轄鄒縣、滕縣、寧陽縣、滋陽縣、魚台縣計5縣。

  • 第二行政督察區」,轄濟寧縣、嘉祥縣、巨野縣、鄆城縣、壽張縣、東平縣、汶上縣計7縣。

  • 第三行政督察區」,轄臨沂縣、蒙陰縣、莒縣、日照縣、沂水縣計5縣。

  • 第四行政督察區」,轄平原縣、恩縣、德縣、禹城縣、齊河縣、長清縣、丘縣、高唐縣、夏津縣、武城縣、臨清縣、清平縣、館陶縣計13縣。

  • 第五行政督察區」,轄無棣縣、利津縣、霑化縣、樂陵縣、德平縣、臨邑縣、陵縣計7縣。

  • 第六行政督察區」,轄茌平縣、博平縣、堂邑縣、冠縣、陽穀縣、莘縣、朝城縣、肥城縣、平陰縣、東阿縣、聊城縣計11縣。

  • 第七行政督察區」,轄榮成縣、文登縣、牟平縣、福山縣計4縣。

  • 第八行政督察區」,轄昌樂縣、安丘縣、益都縣、臨朐縣、濰縣計5縣。

  • 第九行政督察區」,轄棲霞縣、蓬萊縣、黃縣、招遠縣計4縣。

  • 第十行政督察區」,轄濱縣、陽信縣、惠民縣、商河縣、青城縣、高苑縣、桓台縣、長山縣、鄒平縣計9縣。

  • 第十一行政督察區」,轄金鄉縣、單縣、城武縣、曹縣計4縣。

  • 第十二行政督察區」,轄章丘縣、歷城縣、齊東縣、濟陽縣、淄川縣、博山縣、泰安縣、萊蕪縣、新泰縣計9縣。

  • 第十三行政督察區」,轄海陽縣、萊陽縣、即墨縣、平度縣、掖縣計5縣。

  • 第十四行政督察區」,轄蒲台縣、博興縣、廣饒縣、壽光縣、臨淄縣計5縣。

  • 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轄郯城縣、嶧縣、費縣、泗水縣、曲阜縣計5縣。

  • 第十六行政督察區」,轄菏澤縣、定陶縣、范縣、濮縣、觀城縣計5縣。

  • 第十七行政督察區」,轄昌邑縣、膠縣、高密縣、諸城縣計4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魯西、魯北、膠東三個行署被撤銷,設立魯北、魯西北、魯西、魯南、魯中、魯東6個政府辦事處。與此同時,成立煙臺行政區(隸屬於第七區)、利廣霑棣墾區(隸屬於第五區)、臨冠丘特區(隸屬於第四區)。全省共轄6個政府辦事處。17個行政督察區,107個縣,1個行政區,2個特區。



  • 魯北「第一辦事處」,領第五區、第十區、第十四區。

  • 魯西北「第二辦事處」,領第四區、第六區。

  • 魯西「第三辦事處」,領第二區、第十一區、第十六區。

  • 魯南「第四辦事處」,領第一區、第三區、第十五區。

  • 魯中「第五辦事處」,領第八區、第十二區、第十七區。

  • 魯東「第六辦事處」,領第七區,第九區、第十三區。


日本投降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濟南市劃入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改駐濟南。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8月間,調整行政區劃,撤銷6個政府辦事處,設魯東、魯西南2個行署。魯東行署轄第七區、第十三區、第十七區等3個行政督察區;魯西南行署轄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十一區、第十六區計5個行政督察區。撤銷第九區、第十二區2個行政督察區,並調整了其餘各區的區劃。調整後全省共轄2個行署區,3個省轄市,15個行政督察區,107個縣,1個設治局,1個墾區。:




  • 滋陽縣、曲阜縣、鄒縣、滕縣、泗水縣、嶧縣、魚台縣等7縣為「第一行政督察區」。


  • 濟寧縣、嘉祥縣、汶上縣、東平縣、巨野縣、鄆城縣、壽張縣等7縣為「第二行政督察區」。


  • 郯城縣、臨沂縣、沂水縣、日照縣、費縣、莒縣等6縣為「第三行政督察區」。


  • 長清縣、齊河縣、平原縣、禹城縣、高唐縣、丘縣、館陶縣、臨清縣、武城縣、德縣、恩縣、清平縣、夏津縣等13縣為「第四行政督察區」。


  • 樂陵縣、德平縣、霑化縣、陵縣、臨邑縣、商河縣、陽信縣、無棣縣、利津縣、惠民縣、濱縣等11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


  • 東阿縣、平陰縣、茌平縣、陽穀縣、冠縣、朝城縣、莘縣、博平縣、堂邑縣、聊城縣等10縣為「第六行政督察區」。


  • 福山縣、海陽縣、牟平縣、榮成縣、文登縣等5縣為「第七行政督察區」。


  • 濰縣、昌樂縣、安丘縣、益都縣、臨朐縣、昌邑縣等6縣為「第八行政督察區」。


  • 歷城縣、章丘縣、淄川縣、博山縣、齊東縣、長山縣、濟陽縣、青城縣、鄒平縣、高苑縣等10縣為「第十行政督察區」。


  • 金鄉縣、曹縣、單縣、城武縣等4縣為「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 即墨縣、萊陽縣、黃縣、蓬萊縣、招遠縣、棲霞縣等6縣為「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 壽光縣、臨淄縣、廣饒縣、博興縣、蒲台縣等5縣為「第十四行政督察區」。


  • 泰安縣、萊蕪縣、新泰縣、寧陽縣、肥城縣、蒙陰縣等6縣為「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 菏澤縣、濮縣、定陶縣、觀城縣、范縣等5縣為「第十六行政督察區」。


  • 膠縣、高密縣、平度縣、諸城縣、掖縣等5縣為「第十七行政督察區」。

  • 濟南市、煙台市、威海衛市、臨冠丘設治局和利廣霑棣墾區等為省轄地區。

  • 青島市為中央直轄,不在此列。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蒙陰縣改名靈甫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增設復興縣。6月,魯東、魯西南兩個行署被撤銷。行政督察區只有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第八區、第十區、第十一區、第十四區、第十五區、第十六區等部分殘留,其餘各區均因其專員公署潰散而消亡。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離山東,其餘的專員公署也隨之消亡。



政府机构



省會


山東省會初治歷城縣(今濟南市城區)。濟南五三慘案發生後,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遷治泰安縣(今泰安市)。民國十八年(1929年)5月遷回歷城縣,同年7月起治濟南市(今濟南市城區)。抗戰期間一度遷至魯中沂水縣南麻店,抗戰勝利後遷回濟南市。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濟南失守,省政府寄治于青島市。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隨著國軍撤離青島而裁撤。



省政府首長



山東大總統 → 山東都督

  • 孫寶琦

山東軍政府 → 山東煙臺軍政分府都督

  • 王傳炯

山東軍政府都督

  • 胡瑛

山東都督府都督


  • 張廣建


  • 周自齊(余則達署)


  • 靳雲鵬(代)

  • 靳雲鵬(署)


山東行政公署民政長


  • 周自齊

  • 田文烈

  • 高景祺


  • 蔡儒楷(龔積柄代)


 ; 附:泰武將軍督理山東軍務

  • 靳雲鵬

附:濟武將軍督理山東軍務

  • 張懷芝

山東巡按使公署巡按使

  • 蔡儒楷

附:督辦山東軍務善後事宜


  • 張懷芝


  • 張樹元(代)

  • 張樹元(署)


  • 田中玉(署)

  • 鄭士琦

  • 張宗昌


山東省長公署省長



  • 孫發緒(署)

  • 張懷芝

  • 張樹元

  • 沈銘昌


  • 屈映光(署)


  • 田中玉(署)

  • 齊耀珊

  • 田中玉(署)

  • 韓國鈞

  • 王瑚

  • 熊炳琦


  • 龔積柄(暫兼護)

  • 龔積柄

  • 張宗昌

  • 林憲祖


山東省政府主席


  • 孫良誠


  • 石敬亭(代)


  • 呂秀文(代)


  • 陳調元(代)

  • 陳調元

  • 韓復榘

  • 沈鴻烈

  • 牟中珩

  • 薛岳

  • 何思源

  • 王耀武

  • 秦德純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山東軍區反攻戰役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2-12.


  2. ^ 繼續奪取日偽軍控制的中小城鎮山東軍區部隊的作戰行動[永久失效連結]


  3. ^ 记者:石其鹏、申红,编辑:王瑶. 长山列岛战役:解放军大规模两栖登陆第一战. 新华网,来源:人民网. 2012年9月19日 [2014-04-20] (简体中文). 




来源


書籍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参见



  • 山东历史







 大清(山东总督):
山东省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一级行政区
山东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大行政区:
山东省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ameSpot

日野市

Tu-95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