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解脫
佛教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禪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无著 世亲 鸠摩罗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
宗派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漢傳 藏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八解脫(巴利語:aṭṭha vimokkhā,梵語:aṣṭa vimokṣāḥ),又譯為八背捨、八惟無、八惟務,為八種禪修方式的合稱。與八勝處、十遍處,合稱三法。
概論
背捨,指潔淨五欲,離開貪著的心[1]。共分為八個階段,為: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無色定(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與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等八者的合稱[2]。
初背捨,指的是以不淨心來觀察在身心中的色與外界的色[3]。之後進入第二階段,滅除身心中的色想,專一觀察外界的色相[4]。初背捨與第二背捨階段,仍然是不淨心[5],以清淨心進行觀修,為三背捨。三背捨之後,依序進入四無色定與滅受想定。
註釋
^ 《大智度論》卷21:「背是淨潔五欲,離是著心,故名背捨。」
^ 《中阿含經》卷24〈97經〉〈大因經〉:「復次,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八解脫。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大智度論》卷21:「八背捨者,內有色,外亦觀色,是初背捨;內無色,外觀色,是第二背捨;淨背捨,身作證,第三背捨;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是五。合為八背捨。」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11:「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10:「八背捨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是初背捨。二內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背捨。三淨背捨身作證是三背捨。四虛空處背捨。五識處背捨。六不用處背捨。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八滅受想背捨。」
^ 《大智度論》卷21:「不壞內、外色,不內、外滅色相,以是不淨心觀色,是名初背捨。」
^ 《大智度論》卷21:「壞內色,滅內色相;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是第二背捨。」
^ 《大智度論》卷21:「是二皆觀不淨:一者、觀內、觀外;二者、不見內,但見外。何以故?眾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多縛在外結使行;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行,為內結使縛。以是故,愛多者,觀外色不淨;見多者,觀自身不淨壞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