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佛教)
佛教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禪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无著 世亲 鸠摩罗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
宗派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漢傳 藏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三十七菩提分法 | |||||||||
四念住 | |||||||||
四正勤 | 四神足 | ||||||||
五根 | 五力 | ||||||||
七覺支 | |||||||||
八正道 |
力(巴利文、梵語:Bala),佛教術語,字面意義為力量,依靠這種力量,能斷除一切煩惱。在佛教中,對於力的分類有許多,最常見的是五力(巴利文、梵文:pañca bala),又稱五學力,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
目录
1 釋義
2 定義
3 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位次
4 各種解說
5 註釋與引用
6 參見
7 外部連結
釋義
在詞典中,bala為“力”、“力量”之義。在佛教中,力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1],佛陀說過二力、三力、四力、五力、六力、七力、八力、九力,九力為: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數力、修力;還有與五學力相對的如來十力。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將“力”釋義為「難可摧制」[2]「能破惡法」等[3],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將“力”釋義為「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4]。
定義
在《雜阿含經·六七五經》等[5]中定義了“五力”: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力,何等為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念力者,當知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 | ” |
阿毘達磨中進行了細說,如上座部《集異門論》:
“ |
| ” |
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位次
說一切有部以菩提分法為基礎建立了修行次地學說,五力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是第五世第一法位,緊鄰第六見道位,《大毘婆沙論》進行了解說:
“ | 問:何故名念住乃至道支耶?答:由念勢力,折除自體故,名念住;自體即是有漏五蘊,要由念住折除彼故。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為勝,故名正勝;或名正斷,於正修習斷修法時,能斷懈怠故,名正斷。能為神妙功德所依故,名神足。勢用增上故,名為根。難可摧制故,名為力。助如實覺故,名覺支。助正求趣故,名道支。[9]…… 已說菩提分法,所以次第今當說。問:何故先說四念住乃至後說八道支耶?答:隨順文詞巧妙次第法故。復次,隨順說者受者輕便次第法故。復次,
| ” |
在此說法之後還引述了一則參考異說:
“ | 有餘師說,諸修行者,
| ” |
各種解說
後世對五根、五力有各種解說:
法勝《阿毘曇心論》:
“ | 處方便一意,濡鈍及利根,見道思惟道,佛說三十七。……濡鈍意得故,說根。『利根』者,利根意得故,說力。 | ” |
法救《雜阿毘曇心論》:
“ | 處方便自在,軟及利亦然,見道亦修道,故說三十七。 ……『軟者』,信等五法,軟者,說根。『及利亦然者』,此諸根,若增上者,說力。是故,增上義,說根,難伏故,說力。 問:何者是根?云何次第?答:信、精進、念、定、慧,是根。 次第者,信因果,能為一切善法根本,是故前說信;信已,捨惡修善故,精進方便;精進方便已,心於境界念住;心住已,於緣不亂;不亂已,堪能觀察。 復次,於法觀察已,心定;心定已,隨正念住;正念住已,正堪能;正堪能已,信業果,是說逆次第。 問:云何立五根?答:地故建立。彼初業地,信修,導一切勝法故。見地,精進修,見道速進故。薄地說念,修念住,令貪恚癡薄故。離欲地說定,修定,修根本禪故。無學地說慧,修慧,永離無明故。 說力亦如是。 | ” |
訶梨跋摩《成實論》:
“ | 五根者,聞法生信,是名信根。信已,為斷垢法,證淨法故,勤發精進,是名精進根。修四念處,是名念根。因念能成三昧,是名定根。因定生慧,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長有力,故名五力。 | ” |
婆藪跋摩《四諦論》:
“ | 由此定力,於不疑境心有增上;由此信故,於不懈怠心有增上;由此精進所得善心,有助無障,於不忘境心有增上;由此念故,攝在一境,於無散中心有增上;由此定故,如實觀境心有增上;由當體增上故,於不退位心有增上;由不退故,於通達分心有增上故,次立五根。 是五根增長,至最上上品故,下惑不能破故,餘世間法不能勝故,無流心次第緣故,不退聖位故,以是義故,次立五力。 | ” |
覺音《清淨道論》:
“ | 因為克服了不信、懈怠、放逸、散亂、愚痴,故以稱克服的增上之義為“根”。因為不給不信等所勝,故以不動之義為“力”。此兩者都依信等而有五種,故說“五根、五力”。 | ” |
註釋與引用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問:何故名力?答:因如是力,依如是力,住如是力,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皆可斷截摧伏破壞,故名為力。」
^ 《大毘婆沙論》:「勢用增上故,名為根,難可摧制故,名為力。」
^ 《大毘婆沙論》:「五根者,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爾。此五隨名,即心所中,各一為性。已說自性,當說所以。問:何緣此五,名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惡法故,名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二種。」
^ 4.04.1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如五根,五力亦爾。差別者,由此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故,名為力。」
^
《雜阿含經·六七三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力,何等為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雜阿含經·六七五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念力者,當知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如來云何?答:應正等覺,說名如來。
淨信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信、信性、隨順性、印可性,已愛樂、當愛樂、現愛樂性,心清淨性故,名淨信。
即此淨信,於如來所,已修植、當修植、現修植,由斯故說,於如來所修植淨信。」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言根生者:謂此淨信,有二種根,一者、無漏智,二者、無漏善根,故名根生。
言安住者,謂由如是行相根生,即由如是行相安住,若由如是行相安住,即由如是行相根生故,名安住。」
^ 《雜阿含經·六六六經》:「何等為信力?謂聖弟子,於如來所起(此“起”原文誤為“入於”)淨信,根本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同法,所不能壞,是名信力。」
^
《阿毘曇毘婆沙論》:「已總說助道法所以,今當各各別說所以,何故名念處耶?答曰:分別聚義,是念處義,聚名五取陰,若欲分別,應以念處。而燒然義,是正斷義。積聚義法義,是如意足義。增上勝義,是根義。不可壞義,是力義。覺知義,是覺支義。求覓義,是道支義。」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忍法位中,必不退墮,善根堅固。得增上義故,說根增。」
^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五根所緣者,謂四聖諦。自體者,謂信、精進、念、定、慧。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所等。修習者,謂信根,於諸諦起忍可行修習;精進根,於諸諦生忍可已,為覺悟故,起精進行修習;念根,於諸諦發精進已,繫念,起不忘失行修習;定根,於諸諦既繫念已,起心一境性行修習;慧根,於諸諦心既得定,起簡擇行修習。修果者,謂能速發諦現觀,及能修治煖、頂,引發忍、世第一法。」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一位中,非惑世法,所能屈伏,得無屈義故,說力增。」
^ 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如五根,五力亦爾。差別者,由此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故,名為力。謂五力所緣境等,與根相似,然果有差別。所以者何?如說果者,謂能損減不信等障故。勝過於前,雖與五根所緣境界、自體等相似,然不可屈伏義有差別故,別立力分。」
^ 《阿毘曇毘婆沙論》:「已各各別說,助道法所以,今當求其次第。何故先說四念處、乃至後說八道支耶?答曰:……復次、念處從初覺地,乃至盡智、無生智,勢用常勝。正斷,從暖法以上,勢用常勝。如意足,從頂法以上,勢用常勝。五根,從忍法以上,勢用常勝。五力,從世第一法以上,勢用常勝。道支,於見道中勝。覺支,於修道中勝。」
^ 《阿毘曇毘婆沙論》:「已各各別說,助道法所以,今當求其次第。何故先說四念處、乃至後說八道支耶?答曰:隨順言說次第法故。復次、佛說則隨順,問者則易受。復次、四念處如眼見,餘助道法如盲,不令墮不如法處,如眾多盲人,有目將導,不令墮非道中,彼亦如是。復以念處能了了分別,總相、別相法,壞物體愚,壞緣中愚,取法實相,不令增減。……」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勝定為依,便令信等,與出世法為增上緣,由此五根說為第四。」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根義既立,能正伏除,所治現行,牽生聖法,由此五力說為第五。」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根義既立,能招惡趣,惡業、煩惱,不能屈伏,由此五力說為第五。」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於見道位建立覺支,如實覺知四聖諦故。」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力義既成,能如實覺四聖諦境,無疑慮故,說七覺支在於第六。」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通於二位(見道位、修道位),建立道支,俱通直往涅槃城故。如契經說:『於八道支修圓滿者,於四念住,至七覺支亦修圓滿。』又契經說:『苾芻當知,宣如實言者,喻說四聖諦,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故知八道支,通依二位說。」
大乘光《俱舍論記》:「又契經說至八聖道支者,復引經證八道通修。宣如實言者,喻佛世尊說四聖諦,此顯見道,以四聖諦皆如實故。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此顯修道,以八道支皆是過去佛本遊路故。如契經中說:『有商侶,乘船入海,至一海誕,有羅剎女,現可愛形,誘諸商侶。漸入己城,各配一女,時經多日。空中天神,告商侶曰:今此城內,非是人類,皆是羅剎幻惑故,爾不久之間,皆被食噉。即為宣說,如實之言:於是城中,皆悉受苦,此喻苦諦,汝勿貪染,此喻集諦,怱求出城,此喻滅諦,急覓出道,此喻道諦(故宣如實言者,此喻四聖諦,顯見道也)。空中天神,復告商侶:可依本路速行出去(即此本路,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是顯修道),過去諸佛皆悉依此修道,本路而出生死,若欲求出生死海者,可依過去諸佛本路速行出之,求速出者,當勤修習八聖道支。』以此故知,亦通修道。又解:本路之言,通喻見、修。若作此解,即證八道通見、修二。」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既如實覺四聖諦境,厭捨生死欣趣涅槃,故說道支以為第七。」
參見
- 三十七菩提分法
- 五根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佛學大辭典/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