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柔然 | |||||||||||||||||
---|---|---|---|---|---|---|---|---|---|---|---|---|---|---|---|---|---|
330年-555年 | |||||||||||||||||
約500年左右時期的柔然汗國疆域(圖中綠色) | |||||||||||||||||
地位 | 汗国 | ||||||||||||||||
宗教 | 薩滿教騰格里信仰 | ||||||||||||||||
政府 | 君主制 | ||||||||||||||||
可汗 | |||||||||||||||||
历史 | |||||||||||||||||
• 建立 | 330年 | ||||||||||||||||
• 终结 | 555年 | ||||||||||||||||
|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檀檀(英语:Rouran,Ru-Ru,Juan-Juan,Tan-Tan),古代遊牧民族,先祖為東胡,中世紀原是附屬於鲜卑拓跋部的一個部落。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突厥汗國自蒙古高原崛起後,柔然分裂許多分支,其中一支融入室韋,因此柔然也是蒙古人祖先之一,一支西遷成為歐洲所說的阿瓦爾人,而柔然也是契丹人的祖先之一。
南北朝时柔然也自称“汉”,柔然君臣于481年致南齐皇帝萧道成的国书:“虽吴(指长江以南)、汉(指柔然)异域,义同唇齿……光复中华(北魏占领的中原)……岂不盛哉!”[1]公元552年柔然因属下突厥部落起义而灭国。一些史学家认为有可能在最后民族相杀的悲剧中,柔然的一支部落在公元568年进入了东欧,在那里,柔然成了欧洲人所说的阿瓦尔人。
目录
1 名称
2 歷史
2.1 起源
2.2 強盛
2.3 衰亡
3 柔然部落联盟君主列表
3.1 蠕蠕
3.2 柔然
4 注释
5 参考文献
名称
蒙古历史系列条目 | |||||
---|---|---|---|---|---|
漢族地區 | 蒙古高原 | ||||
战国 | 匈奴 | 东胡 | |||
漢 | 南匈奴 (汉单于庭) | 北匈奴 | |||
丁零 | 鲜卑 | ||||
魏晋 南北朝 | 高車 | 柔然 | |||
隋 | 鐵勒 | 突厥汗国 | |||
唐 | 東突厥 | ||||
薛延陀 | |||||
安北都护府 单于都护府 | |||||
后突厥汗国 | |||||
回鶻 | |||||
五代 | 黠戛斯 | 阻卜 | 契丹 | ||
北宋 | 乃蛮 | 克烈 | 遼 | ||
南宋 | 蒙兀 | ||||
蒙古帝国 | |||||
元 | 岭北行省 | ||||
明 | 北元/韃靼 | ||||
喀爾喀蒙古 | |||||
清 | 清代蒙古 (内属蒙古) (外藩蒙古) 乌里雅苏台 | ||||
中華民国 | 蒙古地方 | ||||
大蒙古国 | |||||
中華人民共和国 内蒙古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蒙古国 | |||||
文化 · 地理 | |||||
泛蒙古主義 | |||||
柔然,《魏书》作蠕蠕;《宋书》、《南齐书》、《梁书》作芮芮;《北齐书》、《周书》、《隋书》作茹茹;《晋书》作蝚蠕;《宋书》又称其为大檀,檀檀。钱大昕认为这些不同称呼是因为音译用字不同[2]。
柔然始祖木骨闾之子车鹿会会有部众,自号“柔然”,成为其部族名称。对于柔然之名的来历,有不同争议。有学者认为“柔然”近于蒙古语中的“Tsetsen”或“Ssetsen”,有聪明、贤明之意[3],也有人认为是蒙古语“ju'sun”的对音,意思是礼义、法则[4]。还有人认为是来自阿尔泰语,为“异国人”或“艾草”的意思[5]。
中国学者冯家升则认为大檀和檀檀是人名,他跟据云冈石窟《茹茹造像题记》中的“大茹茹国”字样,认为茹茹才是国名,而且《北齐书》之后的史书都作“茹茹”,也说明茹茹是北魏之后茹茹人自己选择的名称[6]。而周伟洲则认为是是北魏后期柔然为了避免使用具有侮辱性的蠕蠕称号,而改用同音的“茹茹”作为自己的称呼[7]。
周建奇则认为“柔然”可能与燕然山(今蒙古的杭爱山)有关。他认为杭爱山在蒙古语中作Хангай Нуруу(Н),其中的Нуруу(Н)(山脉之意)其对音就是“柔然”。在中古蒙古语中Нуруу(Н)作niri'un~niru'un,发音都与“柔然”、“蠕蠕”或“蝚蠕”相近。燕然是匈奴人起的名字,而柔然则是柔然人自己取的名字,而用山名作为族名,也有“取义嘉好”之意[8]。
歷史
起源
柔然源于东胡族,4世纪中叶附属于拓跋部。一些西方史学家认为柔然与欧洲历史文献中所说的阿瓦尔人(Avares)有关,把柔然称作真阿瓦尔人,而把高加索地区的阿瓦尔人称作假阿瓦尔人[9](由悦般、烏罗渾组成)。潘國鍵認為柔然乃東胡裔鮮卑雜胡。[10]
柔然始祖木骨闾是拓跋部奴隶。主要游牧在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11]。拓跋部的一部份南迁中原后,留下的部份进居阴山一带。402年,首领社崘自号“丘豆伐可汗”,建庭于鹿浑(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合并附近的部落组成联盟。
強盛
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与色楞格河,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与地豆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和通辽市一带)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巴尔喀什湖,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如乌孙服属。在土拉河一带打败铁勒。
鲜卑人拓跋部创立的北魏政权曾多次与柔然互相征伐。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和太武帝拓跋焘、献文帝均击败柔然牟汗纥升盖可汗,肃清其在戈壁以南的势力后,认为柔然人智力低下有如蠕虫,下令改称柔然为蠕蠕(他們族名本來就有蛇的意思)[11]。
衰亡
552年,柔然人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门可汗击败,汗国崩溃。柔然王室由鄧叔子率领,西支柔然南逃至西魏,西魏太师宇文泰不敢收留,将此部三千余人收捕,交突厥使者全数斩杀于长安青门外。東支逃入北齊。
还有一些柔然人逃至外兴安岭與貝加爾湖一带的mukri(靺鞨),当时聚居区在今俄国布里亚特共和国和赤塔州一带,混入当地大室韦民族。大室韦人(也就是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族组成的蒙兀国—黄金家族)是蒙古黄金家族的祖先。据一些历史学家考证,中国东北地区的契丹民族也有柔然族源。
柔然部落联盟君主列表
蠕蠕
- 木骨闾
- 车鹿会
- 吐奴傀
- 跋提
- 地粟袁
- 匹候跋
- 缊纥提
- 曷多汗
柔然
- 丘豆伐可汗:社崘
- 蔼苦盖可汗:斛律
- 步鹿真
- 牟汗纥升盖可汗:大檀
- 敕连可汗:吴提
- 处可汗:吐贺真
- 受罗部真可汗:予成
- 伏名敦可汗:豆仑
- 候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
- 佗汗可汗:伏图
-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
- 敕连头兵豆伐可汗:阿那瓌
- 弥偶可杜句可汗:婆罗门
- 铁伐
- 登注俟利
- 库提
- 庵罗辰
- 邓叔子
注释
^ 《南齊書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
^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
^ 白乌库吉,《东胡氏族考》,下编,p67-71
^ 䕨田丰八. 下编. 东西方交涉史之研究. : 205.
^ 内田哈风. 下编. 北亚细亚史研究. : 205.
^ 冯家升. 蠕蠕国号考. 禹贡 七.
^ 周伟洲. 柔然编. 敕勒与柔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 周建奇. 柔然族名试释. 内蒙古大学学报. 1998, (1).
^ 余太山. 柔然阿瓦尔同族论质疑. 文史: 99.
^ 潘國鍵. 《北魏與蠕蠕關係研究》.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88 [2015-11-16].
^ 11.011.1 《魏书·蠕蠕传》
参考文献
- 草原帝國
- 北方民族史與蒙古史譯文集(內田吟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