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高行健 (1940年1月4日- ),祖籍江蘇泰州,法籍華裔剧作家、小說家,1980年代末前往欧洲,现为法國公民。因「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而荣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亦是翻譯家,尤著于翻譯塞繆爾·貝克特和欧仁·尤内斯库的作品。而當中的意識流作品及當中的流亡意識對其他作家有很大的啟發[2] 。
目录
1 生平
1.1 童年
1.2 少年
1.3 文學生涯
1.4 定居欧洲
2 作品
3 評價
4 家庭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
生平
童年
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其父亲江苏人,母亲浙江人。抗战时期为躲避战火,父母搬到江西,于是在江西赣州出生,中国内战结束后,全家搬回南京。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為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在母亲的影响下,高行健对戏剧、写作产生了兴趣,从小就有繪畫的爱好。
少年
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南京。
1952年,高行健就读于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中学(今南京市金陵中学),以前这所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著作。另外高行健师从画家郓宗嬴先生学画素描、水彩、油画以及泥塑。对这段时光,高行健回忆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我的中学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梦里”。
文學生涯
1957年,高行健高中毕业,听从母亲的建议,没有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1962年,高行健从法语系毕业后,在中国国际书店从事翻译工作。
1970年,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期间曾到安徽宁国县港口中学任教,同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
1977年,在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9年5月,作为全程翻译,陪同巴金等中国作家访问巴黎,回国后高行健发表了《巴金在巴黎》。
1980年,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2年,与刘会远共同创作的剧作《絕對信號》,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1983年,《车站》,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很快被禁演。
1985年,在北京与雕塑家尹光中举办泥塑绘画展,开始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这也是到目前为止,高行健在大陆举办的唯一一次画展。同年,应邀赴欧洲五国(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访问八个月,在柏林文化之家举办了个人画展,获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卖画获“巨款”四万马克,从此高行健开始了以画养文生涯,获得了更多写作上的自由。
1986年《彼岸》被禁演。
定居欧洲
1987年,高行健应邀赴德国从事绘画创作。
1988年开始,在巴黎定居。
1989年,成为法国“具像批评派沙龙”成员,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的年展。
1989年,六四事件后出走法国。
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
1997年,高行健加入法国国籍。
1999年,高行健的画作在巴黎参加罗浮宫第十九届国际古董与艺术双年展。
2000年,因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著作,高行健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瑞典科学院对高行健作如下评价:“具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2001年,获国立中山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2002年2月25日,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为高行健颁发“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2017年5月22日,獲国立台灣師範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作品
戏剧
1982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1992年,在台湾上演。
1983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1984年,在南斯拉夫上演;
1986年,在香港由第四线剧社演出;
1988年,在英国上演;
1992年,在奥地利上演;
1999年,在日本上演。
1985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1988年,在德国汉堡上演;
1989年,六四事件后,高行健宣布退出中国共产党。
1990年,剧作《逃亡》在《今天》第一期发表,同年在瑞典皇家剧院首演,由此更加触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高行健被开除公职、党籍,在北京的住房被查封。高行健则宣布,不愿再回不自由的中国大陆。
1990年,在香港上演。
1985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收录了《绝对信号》、《车站》、《独白》(独角戏)、《野人》,以及现代折子戏四篇:《模仿者》、《躲雨》、《行路难》、《喀巴拉山口》。
1986年,在文学刊物《十月》发表;
1990年,在台湾上演;
1994年,瑞典皇家剧院出版瑞典文版剧作选《彼岸》,译者马悦然。
1995年,香港演艺学院,高行健执导。
1987年,在瑞典上演。
1988年,在香港上演。
1989年,在美国上演。
1990年,在《今天》第一期发表;
1990年,在瑞典皇剧院首演;
1992年,在德国、波兰上演;
1994年,在法国上演。
1997年,在日本、非洲贝宁和象牙海岸上演。
1991年,在《今天》第二期发表;
1992年,由法国文化部赞助,在巴黎圆环剧院首演,后参加"阿维农戏剧节";
1994年,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意大利"当代世界戏剧节"上演,高行健执导;
1996年,在波兰上演;
1996年,在美国上演,高行健执导。
1992年,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
2013年6月28日,在台北首演。
1992年,在《今天》第二期发表,法文版也同时发表;
1992年,在维也纳首演,高行健执导;
1995年,在巴黎莫里哀剧院上演,高行健执导;
1999年,在巴黎再度上演,高行健执导。
1996年,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1999年,在法国阿维农戏剧节首演。
2000年,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
2002年12月19日,在台北首演。
小说及论著
1990年,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
1992年,瑞典文版出版,译者为马悦然。
1995年,法文版出版,译者为杜特莱。
2000年,英文版出版,译者陈顺妍(Mabell Lee)。
1999年,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2000年,法文版出版,译者为杜特莱。
1989年,由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4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寒夜的星辰》。
1996年,由香港天地图地公司出版。
1981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1988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995年,由台湾帝教出版社出版。
1999年,由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
評價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指出,高行健的長篇巨著《靈山》是一部「無以倫比的罕見文學傑作,也是一部朝聖小說」。劉再復說「它揭示了中國文化鮮為人知的一面」。
除了西方的讚譽,華人文壇對高行健亦有極高評價。著名作家董橋表示,高行健的作品極具創意,永遠不會重複自己,視野廣闊,氣勢不凡,成就是世界級。
曾經翻譯過高行健數個英語劇本的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方梓勳,指高氏作品著重人性描述,帶有個人主義色彩,有時亦會摻入佛學和禪的思想。戲劇方面,方教授認為故事性不強,但因為充滿人性,容易令觀眾投入。他估計,這可能並非高行健的本意,但觀眾會有同感。
台灣的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王吉隆則認為,高行健的作品很有民族性,他將西方現代文學技巧和東方精神融為一爐,並用自己獨特的藝術方式詮釋出來。
当高行健2000年获得诺贝尔奖时,遭到中国政府强烈抵制,是以其在大陆鲜为人知。
家庭
前妻王学筠,从南京大学中文系以副教授退休。
儿子王成至,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工作。
参考文献
引用
^ [1]. 《BBC中文网》.
^ 【千禧後作家】受高行健流亡意識啟蒙 物哀少年出書有種偶然的應該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书籍
《解读高行健》,2000年1月,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ISBN 962-973-485-0
刘再复,《论高行健状态》,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ISBN 962-973-486-9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出版,1981年
王蒙、高行健 等,《意识流小说》,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ISBN 7-5387-0111-7
《亡命精英其人其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ISBN 7-5006-0684-2
期刊文章
朱大可,〈天鵝絨審判和諾貝爾主義的終結〉,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月刊。
北明,「與高行健一百六十分鐘的長談」,《明報月刊》,卷期35:12,2000年12月,頁19-30.
論文
羅菁,《高行健之戲劇──理論與實踐》,2006年
羅菁,《「神人的沒落」──論高行健〈山海經傳〉的矛盾與困局》
歷史與記憶: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 2007 2007年1月4-6日──會上發表論文
羅菁, 《Politics in Rituals: Gao Xingjian's Escape》
「高行健:中國文化的交叉路」國際研討會 2008年5月28-30日──會上發表論文
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香港戲劇工程」合辦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高行健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高行健
高行健 at Goodreads
高行健专栏
高行健谈中国文化.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中文(香港)) .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高行健接受BBC中文网专访全文、采访视频,BBC中文网,2010年1月5日.
張旭東. 承認的政治——賽珍珠和索爾仁尼琴之間的海外中國文學. 2000.
李奭學. 三訪靈山:論高行健的語言觀及其與中國小說傳統的關係 (pdf) (中文(台灣)) .
華人/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物理學獎
楊振寧(1957)
· 李政道(1957)
· 丁肇中(1976)
· 朱棣文(1997)
· 崔琦(1998)
· 高錕(2009)
化學獎
生理學或醫學獎
屠呦呦(2015)
文學獎
高行健(2000)
· 莫言(2012)
和平獎
丹增嘉措
註 (1989)
· 刘晓波(2010)
經濟學獎
(無)
注1:以上旗帜标示获奖时的国籍(含雙重國籍);
注2:除丹增嘉措外均汉族;
注3:丹增嘉措获奖时为难民身份,其国籍争议见此;
注4: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丁肇中只有美國國籍(Country: USA. Physics 1976 (by Internet Archive))。但《中华民国國籍法 (民國18年)》「第一條 左列各人屬中華民國國籍:一、生時父為中國人者。」,故丁肇中应有中华民国国籍。另外,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上顯示的國籍不应为唯一正确,例如达赖喇嘛的出生地和居留资格(Residence)在諾獎官網上均为西藏(Tibet),但是世界上卻根本没有西藏国籍。達賴喇嘛自己也认定其国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李遠哲國籍也被顯示為只有美國籍,而事实是双重國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01年-1925年
1901年:普呂多姆 |
1902年:蒙森 |
1903年:比昂松 |
1904年:米斯特拉尔、埃切加賴 |
1905年:顯克微支 |
1906年:卡爾杜齊 |
1907年:吉卜林 |
1908年:倭铿 |
1909年:拉格洛夫 |
1910年:海泽 |
1911年:梅特林克 |
1912年:霍普特曼 |
1913年:泰戈爾 |
1915年:羅曼羅蘭 |
1916年:海登斯坦 |
1917年:盖勒鲁普、蓬托皮丹 |
1919年:施皮特勒 |
1920年:漢姆生 |
1921年:法郎士 |
1922年:贝纳文特 |
1923年:葉芝 |
1924年:雷蒙特 |
1925年:萧伯纳
1926年-1950年
1926年:黛萊達 |
1927年:柏格森 |
1928年:溫塞特 |
1929年:托馬斯·曼 |
1930年:劉易斯 |
1931年:卡尔费尔特 |
1932年:高尔斯华绥 |
1933年:蒲寧 |
1934年:皮蘭德婁 |
1936年:奧尼爾 |
1937年:馬丁·杜·加爾 |
1938年:賽珍珠 |
1939年:西蘭帕 |
1944年:延森 |
1945年:米斯特拉爾 |
1946年:黑塞 |
1947年:紀德 |
1948年:艾略特 |
1949年:福克納 |
1950年:羅素
1951年-1975年
1951年:拉格奎斯特 |
1952年:莫里亞克 |
1953年:邱吉爾 |
1954年:海明威 |
1955年:拉克斯內斯 |
1956年:希梅內斯 |
1957年:加繆 |
1958年:帕斯捷爾納克 |
1959年:夸西莫多 |
1960年:圣琼·佩斯 |
1961年:安德里奇 |
1962年:史坦貝克 |
1963年:塞菲里斯 |
1964年:萨特 |
1965年:肖洛霍夫 |
1966年:阿格農、薩克斯 |
1967年:阿斯圖里亞斯 |
1968年:川端康成 |
1969年:貝克特 |
1970年:索忍尼辛 |
1971年:聶魯達 |
1972年:伯爾 |
1973年:怀特 |
1974年:雍松、馬丁松 |
1975年:蒙塔萊
1976年-2000年
1976年:貝婁 |
1977年:阿萊克桑德雷 |
1978年:辛格 |
1979年:埃里蒂斯 |
1980年:米沃什 |
1981年:卡內蒂 |
1982年:馬奎斯 |
1983年:戈爾丁 |
1984年:塞弗爾特 |
1985年:西蒙 |
1986年:索因卡 |
1987年:布羅茨基 |
1988年:馬哈富茲 |
1989年:塞拉 |
1990年:帕斯 |
1991年:戈迪默 |
1992年:沃爾科特 |
1993年:莫里森 |
1994年:大江健三郎 |
1995年:希尼 |
1996年:辛波絲卡 |
1997年:福 |
1998年:薩拉馬戈 |
1999年:格拉斯 |
2000年:高行健
2001年-
2001年:奈波爾 |
2002年:凱爾泰斯 |
2003年:库切 |
2004年:耶利內克 |
2005年:品特 |
2006年:帕慕克 |
2007年:莱辛 |
2008年:勒克莱齐奥 |
2009年:米勒 |
2010年:略萨 |
2011年:特朗斯特罗默 |
2012年:莫言 |
2013年:芒罗 |
2014年:莫迪亚诺 |
2015年:亞歷塞維奇 |
2016年:迪伦 |
2017年:石黑一雄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2018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和社团
文学流派
甲寅派
前期
章士钊 · 李大钊 · 高一涵 · 李剑农
后期
章士钊 · 瞿宣颖 · 梁家义 · 唐庆增 · 汪吟龙 · 陈筅枢 · 杨定襄 · 陈拔 · 董时进 · 龚张斧
学衡派
梅光迪 · 吴宓 · 胡先骕 · 刘伯明 · 柳诒徵 · 吴芳吉 · 刘朴 · 赵思伯 · 缪凤林 · 张其昀 · 赵万里 · 胡梦华 · 陆维钊 · 王国维 · 陈寅恪 · 梁启超 · 张荫麟 · 林损 · 景昌极 · 刘永济 · 汤用彤 · 钱念孙
论语派
林语堂 · 周作人
战国策派
林同济 · 陈铨 · 雷海宗
鸳鸯蝴蝶派
徐枕亚 · 张恨水 · 吴双热 · 吴若梅 · 程小青 · 孙玉声 · 李涵秋 · 许啸天 · 秦瘦鸥 · 冯玉奇 · 严独鹤 · 周瘦鹃 · 包天笑 · 陈蝶仙
初期白话诗派
胡适 · 刘半农 · 沈尹默 · 周作人 · 康白情 · 俞平伯 · 刘大白 · 朱自清 · 李大钊 · 鲁迅 · 陈独秀
新月派
闻一多 · 徐志摩 · 邵洵美 · 朱湘 · 饶孟侃 · 孙大雨 · 胡适 · 梁实秋 · 陈源 · 刘梦苇 · 林徽音 · 于庚虞 · 蹇先艾 · 陈梦家 · 方玮德 · 卞之琳
象征诗派
李金发 · 王独清 · 穆木天 · 冯乃超
现代诗派
戴望舒 · 施蛰存 · 卞之琳 · 何其芳 · 李广田 · 曹葆华 · 番草 · 废名 · 侯汝华 · 金克木 · 李白凤 · 林庚 · 玲君 · 路易士 · 吴奔星 · 辛笛 · 徐迟 · 孙毓棠 · 南星
九叶派
曹辛之 · 辛笛 · 陈敬容 · 唐祈 · 唐湜 · 穆旦 · 杜运燮 · 郑敏 · 袁可嘉
七月派
胡风 · 阿垅 · 鲁藜 · 孙钿 · 彭燕郊 · 方然 · 冀汸 · 钟瑄 · 郑思 · 曾卓 · 杜谷 · 绿原 · 胡征 · 芦甸 · 徐放 · 牛汉 · 鲁煤 · 化铁 · 朱健 · 朱谷怀 · 罗洛 · 路翎 · 邱东平 · 彭柏山 · 曹白 · 贾植芳 (相关人物:艾青 · 田间 · 邹荻帆 · 刘雪苇 · 吕荧 · 舒芜 · 苏金伞 · 艾烽 · 雷蒙 · 鲁沙 · 天蓝 · 庄涌 · 姚奔 · 贺敬之 · 侯唯动 · 倪受乾)
心理分析派
施蛰存 · 郁达夫 · 叶圣陶 · 庐隐
流亡文学
萧红 · 萧军 · 端木蕻良 · 舒群 · 骆宾基 · 罗烽 · 白朗 · 李辉英
京派
废名 · 沈从文 · 李健吾 · 朱光潜 · 周作人 · 林徽因
海派
张爱玲 · 苏青 · 予且 · 施蛰存 · 刘呐鸥 · 穆时英 · 杜衡
荷花淀派
孙犁 · 刘绍棠 · 从维熙
山药蛋派
赵树理 · 马烽 · 西戎 · 李束为 · 孙谦 · 胡正
晋察冀诗派
田间 · 邵子南 · 史轮 · 曼晴 · 方冰 · 魏巍 · 陈辉 · 沙可夫 · 杨朔 · 王炜
民歌叙事体诗潮
李季 · 阮章竞 · 张志民 · 田间 · 李冰
里下河派
汪曾祺 · 毕飞宇 · 庞余亮 · 朱辉
朦胧派
北岛 · 舒婷 · 顾城 · 江河 · 海子 · 杨炼 · 芒克 · 严力 · 于坚
伤痕文学
刘心武 · 卢新华 · 从维熙 · 峻青 · 冯骥才 · 周克芹
反思文学
茹志鹃 · 王蒙 · 张一弓 · 高晓声 · 峻青 · 冯骥才 · 张贤亮 · 尤凤伟
改革文学
蒋子龙 · 张洁 · 贾平凹 · 路遥 · 高晓声 · 何士光 · 张一弓 · 张炜 · 陈国凯 · 吕雷 · 赵洪 · 潘强恩 · 柯云路 · 苏叔阳 · 李国文 · 王润滋 · 矫健
寻根文学
阿城 · 韩少功 · 郑义 · 贾平凹 · 王安憶 · 李锐 · 莫言
先锋派
马原 · 洪峰 · 余华 · 苏童 · 叶兆言
痞子文学
王朔 · 石康 · 李傻傻
荒诞文学
魏明伦 · 狂狷 · 高行健 · 宁财神 · 洪峰
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郑振铎 · 茅盾 · 叶圣陶 · 许地山 · 王统照 · 耿济之 · 郭绍虞 · 周作人 · 孙伏园 · 朱希祖 · 瞿世英 · 蒋百里 · 冰心 · 顾毓琇 · 庐隐 · 朱自清 · 王鲁彦 · 夏丏尊 · 老舍 · 胡愈之 · 刘半农 · 刘大白 · 朱湘 · 徐志摩 · 彭家煌 · 刘延陵 · 俞平伯 · 李金发
创造社
郭沫若 · 成仿吾 · 郁达夫 · 张资平 · 田汉 · 郑伯奇 · 穆木天 · 朱镜我 · 冯乃超 · 周全平 · 叶灵凤 · 潘汉年 · 李一氓 · 阳翰笙 · 王独清
语丝社
孙伏园 · 周作人 · 鲁迅 · 川岛 · 刘半农 · 章衣萍 · 林语堂 · 钱玄同 · 江绍原 · 韩侍桁 · 杨骚 · 陈学昭 · 李小峰 · 柔石 · 顾颉刚 · 废名 · 俞平伯 · 梁遇春
莽原社
鲁迅 · 尚钺 · 高长虹 · 向培良 · 韦丛芜 · 韦素园 · 台静农 · 李霁野 · 姜华 · 金仲芸 · 黄鹏基
未名社
鲁迅 · 韦素园 · 韦丛芜 · 李霁野 · 台静农 · 曹靖华 · 王菁士 · 李何林
狂飚社
高长虹 · 向培良 · 高歌 · 尚钺
浅草社
林如稷 · 陈炜谟 · 陈翔鹤 · 冯至 · 杨晦
沉钟社
杨晦 · 陈翔鹤 · 陈炜谟 · 冯至
弥洒社
胡山源
湖畔诗社
冯雪峰 · 应修人 · 潘漠华 · 汪静之 · 魏金枝 · 谢旦如 · 楼适夷
南国社
田汉 · 欧阳予倩 · 徐志摩 · 徐悲鸿 · 周信芳 · 唐槐秋 · 陈凝秋 · 陈白尘 · 赵铭彝 · 金焰 · 郑君里 · 张曙 · 吴作人
太阳社
蒋光慈 · 杨邨人 · 孟超 · 钱杏邨(阿英) · 林伯修(杜国庠) · 夏衍 · 洪灵菲 · 戴平万 · 楼适夷 · 顾仲起 · 刘一梦 · 殷夫 · 冯宪章 · 祝秀侠 · 王艺钟 · 徐迅雷 · 圣悦(李平心) · 任钧 · 童长荣
我们社
杜国庠 · 洪灵菲 · 戴平万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 · 茅盾 · 郭沫若 · 周扬 · 田汉 · 蒋光慈 · 孟超 · 阿英 · 王任叔 · 郑伯奇 · 洪灵菲 · 陈荒煤 · 戴望舒 · 端木蕻良 · 冯铿 · 关露 · 胡风 · 胡也频 · 李伟森 · 楼适夷 · 柔石 · 沙汀 · 谢冰莹 · 徐懋庸 · 阳翰笙 · 叶以群 · 殷夫 · 于伶 · 郁达夫 · 张天翼 · 周文 · 丁玲 · 夏衍 · 冯乃超 · 马加 · 马子华 · 王志之 · 王余杞 · 王西彦 · 方土人 · 方之中 · 东平 · 叶灵凤 · 叶紫 · 田间 · 白薇 · 任白戈 · 任钧 · 许幸之 · 孙席珍 · 杨骚 · 杨刚 · 李辉英 · 丽尼 · 邱韵铎 · 何家槐 · 林淡秋 · 欧阳山 · 周立波 · 周而复 · 草明 · 柏山 · 洪深 · 聂绀弩 · 夏征农 · 陶晶孙 · 萧三 · 舒群 · 蒲风 · 雷石榆 · 穆木天 · 艾芜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杨邨人 · 刘保罗 · 赵铭彝 · 郑君里 · 洪深 · 应云卫 · 郑伯奇 · 许幸之 · 陶晶孙 · 黄芝冈 · 王莹 · 陈波儿 · 侯鲁史 · 叶沉 · 谢兆华 · 曹正 · 司徒慧敏
中国诗歌会
穆木天 · 任钧 · 杨骚 · 蒲风 · 白曙 · 杜淡(窦隐夫) · 王亚平 · 温流 · 关露 · 石灵 · 田间 · 柳倩 · 辛劳 · 洪道 · 苏夫 · 林林 · 袁勃 · 雷石榆
中国文艺社
叶楚伧 · 张道藩 · 王平陵 · 范争波 · 朱应鹏 · 徐仲年 · 华林 · 钟天心 · 左恭
六一社
潘公展 · 王平陵 · 朱应鹏 · 范争波 · 黄震遐 · 叶秋原 · 傅彦长 · 李赞华 · 邵洵美 · 汪倜然
东北作家群
金剑啸 · 萧红 · 萧军 · 端木蕻良 · 舒群 · 骆宾基 · 罗烽 · 白朗 · 李辉英 · 杨晦 · 穆木天 · 高兰 · 辛劳 · 师田手 · 铁弦 · 邹绿芷 · 丘琴 · 雷加 · 姚奔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郭沫若 · 茅盾 · 冯乃超 · 夏衍 · 胡风 · 田汉 · 丁玲 · 吴组缃 · 许地山 · 老舍 · 巴金 · 郑振铎 · 朱自清 · 郁达夫 · 朱光潜 · 张道藩 · 姚蓬子 · 陈西滢 · 王平陵
南京市金陵中学
历史
早期
汇文书院(1888-1910) →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10-1937) 基督书院(1888-1906) → 宏育书院(1906-1910) → 1910年与汇文书院合并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益智书院(1888-1906) → 1906年与基督书院合并为宏育书院
发展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 万县金大附中及驻蓉分班(1937-1945) →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45-1951) 金陵补习学校(1939-1941) → 鼓楼中学(1941-1942) → 同伦中学(1942-1945) → 南京金陵中学(1945-1946) → 1946年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合并
当代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 南京市第十中学(1951-1988) → 南京市金陵中学(1988-)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附属中学(1924-1951) → 1951年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合并为南京市第十中学
风物 规划
早期
汇文书院钟楼 · 东课楼 · 西课楼 · 口子楼 · 小礼堂 ·
當代
行健楼 · 行知楼 · 汇文楼 · 汇贤楼 · 汇智楼 · 曹隐云科学馆 · 体艺楼
分校
河西分校(2003-) · 金陵汇文学校(2008-) · 实验小学(2008-) ·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2008-) · 仙林分校(2012-) · 龙湖分校(2014-) · 岱山分校(2014-) · 西善分校(2014-)
人物
校长
福开森 · 师徒尔 · 包文 · 文怀恩 · 美在中 · 威尔逊 · 刘镜澄 · 刘靖夫 · 张坊 · 贝德士 · 陈嵘 · 刘开荣 · 李震 · 郑斌 · 周家瑞 · 李治中 · 李执 · 贾其锐 · 林敏 · 华才甫 · 王民 · 浩毓勤 · 欧阳仪 · 杨运清 · 韩冲 · 王凡 · 陈正祥 · 黄重国 · 王桂芳 · 朱梦斋 · 杨祖恒 · 王次伍 · 岳燕宁 · 丁强 · 邹正 · 尤小平 · 刘前树 · 沈方晓 · 孙夕礼
校友
科技 :韩安 · 陈嵘 · 陈桢 · 吕彦直 · 任延桂 · 王家楫 · 诸福棠 · 陈封怀 · 陈鸿逵 · 戴安邦 · 黄瑞纶 · 赵敏学 · 吴友三 · 陈恩凤 · 孙明经 · 侯学煜 · 汤于翰 · 萧家捷 · 方中达 · 王金陵 · 杨槱 · 吴仲华 · 陈梦熊 · 林同骥 · 陈学俊 · 黄孝宗 · 徐禧 · 钱宁 · 何康 · 吴旻 · 经福谦 · 吕敏 · 齐康 · 李明耀 · 刁锦寰 · 李正邦 · 戴克戎 · 陈定昌 · 祝世宁 · 傅新元 · 田刚 · 鲍哲南人文: 刘伯明 · 陶行知 · 陈裕光 · 李小缘 · 宗白华 · 盛成 · 魏学仁 · 柯象峰 · 吴景超 · 杭立武 · 王绳祖 · 黄瑞采 · 曾绍燏 · 朱凡 · 程千帆 · 恽宗瀛 · 秦岭云 · 朱启平 · 周伯埙 · 厉以宁 · 吴敬琏 · 傅二石 · 高行健 · 周小陆 · 叶继元社会活动: 黄荣良 · 许传音 · 许养秋 · 徐绍武 · 林遵 · 徐国懋 · 吴茂荪 · 陈邃衡 · 何锡麟 · 陈舜礼 · 洛辛 · 高博 · 赵洛生 · 端木正 · 安迪伟 · 万典武 · 张横江 · 田联韬 · 石庆辉 · 姜克安 · 胡敏 · 韩南鹏 · 夏道生 · 沈君山 · 彭时雄 · 李前煦 · 陈世光 · 陈良琨 · 姜澄宇 · 马肇立 · 铁竹伟 · 王洪光 · 周珉 · 何琦 · 刘忠虎 · 张寅平 · 唐勇 · 汪文斌 · 史安斌 · 孙玥 · 刘恺 · 黄晓宇 · 祖鋒 · 蒯乐昊 · 迟晶其它: 韩恢 · 孙仲逸 · 韩元佐 · 张彦 · 余永年 · 傅新元 · 卢生 · 邓芝福 · 王德明
金陵中学网站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BNE: XX1532481
BNF: cb12215094c (data)
CiNii: DA12977943
FAST: 110478
GND: 118845497
ISNI: 0000 0001 2145 8481
LCCN: n83040297
NDL: 00860762
NKC: jn20031121002
NNL: 000244215
ICCU: ITICCURAVV235430
SELIBR: 271980
SUDOC: 030810736
ULAN: 500342652
VIAF: 102266649
3axfpDYPdLzOjv6NH3Ig ke,1ihehMipNZhlIJf7GFJ tBqUmpWUd6,ftNOdI60HWInKZ5bO8F45A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GameSpot 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在Gamespot的評論 网站类型 新聞 持有者 CBS 创始人 Pete Deemer Vince Broady Jon Epstein 网站 http://www.gamespot.com/ 注册 Optional (free and paid) 推出时间 1996年5月1日 [1] GameSpot (中国大陆:游戏基地),於1996年5月由Pete Deemer和Vince Broady創立,是一個提供新聞、評論、預告片、下載及其他的相關資訊的電子遊戲網站。GameSpot被一間後來被CNET收購的企業ZDNet所收購。根據Alexa,GameSpot.com是200個網路擁擠最嚴重的網站之一。 除了由GameSpot員工創作的內容,網站還允許用戶寫評論、網誌、之後在網路論壇分享。一些在CNET旗下的GameFAQs分享。 2004年, GameSpot被Spike TV的觀眾選上「電子遊戲賞節目」贏得「最傑出遊戲網站。 [2] 其他的遊戲網站還有IGN、1UP.com、GameSpy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2008年,根據Compete.com的統計,「gamespot.com」吸引了最少6000萬人的點擊率。 [3] GameSpot的主頁鏈結了到最近新聞、評論、預告、和一些有關遊戲機的入口:Wii、任天堂DS、電腦遊戲、Xbox 360、PSP、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它還有一列「最受歡迎遊戲名單」,還有給用戶快速獲得遊戲資訊的搜尋器。GameSpot 還包括一些小範圍的遊戲機:任天堂64、GameCube、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Xbox、PlayStation、SEGA Saturn、Dreamcast、Neo Geo Pocket Color、N-Gage、手機遊戲。 目录 1 歷史 1.1 國際歷史 1.2 著名的員工 2 評論和分...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野市 日野市 日文轉寫 • 日文 日野市 • 平假名 ひのし • 罗马字 Hino-shi 金剛寺(關東三十六不動尊靈場第9號)的不動堂 市旗 徽章 日野市在東京都的位置 日野市 日野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 35°40′17″N 139°23′42″E / 35.6714°N 139.395°E / 35.6714; 139.395 国家 日本 地方 關東地方 都道府縣 東京都 接鄰行政區 府中市、國立市、立川市、昭島市、八王子市、多摩市 政府 • 市長 大坪冬彦 面积 • 总计 27.53 平方公里(10.63 平方英里) 人口 (2014年12月1日) • 總計 183,323 • 密度 6,660/平方公里(17,200/平方英里) 象徵 • 市樹 樫 • 市花 菊花 • 市鳥 普通翠鳥 时区 日本標準時間 (UTC+9) 地方公共團體編號 13212-8 邮政编码 〒 191-8686 市役所地址 日野市神明一丁目12番1號 電話號碼 +81-42-585-1111 法人編號 1000020132128 網站 http://www.city.hino.lg.jp/ 人口:日野市官方網頁 日野市 (日语: 日野市 / ひのし Hino shi * / ? )為一位于東京都(不含島嶼部分)中央地帶的城市。從東京站乘坐中央線特別快速列車45分鐘即可到該市。面積27.53km²。1963年(昭和38年)11月3日,該市開始實行市制,為全日本第559個市。汽車企業日野自動車的總部位於這裡。 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為20.9%,往八王子市的通勤率為12.0%(平成22年國勢調査)。 目录 1 概要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图-95 Ту–95 北约代号:熊(Bear) 一架在安格斯空军基地的图-95MS 概觀 類型 战略轰炸机 代號 北约代号: Bear (熊) 乘員 7名 駕駛員2名,機尾炮手1名,其他人員4名 首飛 1952年11月12日 服役 1956年 設計 圖波列夫設計局 產量 超过500架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蘇聯 俄羅斯 衍生機型 图-114、图-119、Tu-95 技术数据 長度 49.50米(162呎5吋) 翼展 51.10米(167呎8吋) 高度 12.12米(39呎9吋) 翼面積 310平方米(3,330平方呎) 空重 90,000公斤(198,000磅) 最大起飛重量 188,000公斤(414,500磅) 發動機 4具库兹涅佐夫NK-12MV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功率 4×11,000千瓦(14,800馬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925公里/時(500節,575哩/時) 爬升率 10米/秒(2,000呎/分) 最大升限 12,000米(39,000呎) 最大航程 15,000公里(8,100海浬,9,400哩) 翼負荷 606公斤/平方米(124磅/平方呎) 推重比 235 W/公斤(0.143馬力/磅) 武器装备 機炮 1具/2具AM-23型23公釐雷達控制機砲(機尾) 飛彈 空对地导弹: Kh-20、Kh-22 Kh-26、Kh-55 炸彈 60枚FAB-250炸彈,或 30枚FAB-500炸彈。 其他 载弹量(包括飞弹):最多15,000公斤(33,000磅) Tu-95熊式MR型機 图-95 (俄语: Ту–95 , 英语: Tu-95 ),北約代號: Bear ( 熊 ),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