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
本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非類固醇消炎藥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 |
---|---|
药物种类 | |
Coated 200 mg tablets of generic ibuprofen, a common NSAID | |
用途 | Pain, fever, Inflammation, Antithrombosis |
生物目标 | COX-1 and COX-2 |
ATC代码 | M01A |
外部链接 | |
WebMD | rxlist |
非類固醇消炎藥(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譯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類具有解熱鎮痛效果的藥物,在施用更高劑量時也具有消炎作用。
“非類固醇”一詞用於將此類藥物與甾体藥物區分開,因類固醇類藥物也具有包括抑制花生酸生成、抗炎作用在內的諸多效果。“非類固醇消炎藥(非甾体抗炎药)”一詞首次使用於1960年,以將新藥與可能產生醫源性傷害的類固醇類藥物劃清界線。[1]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中,屬阿斯匹靈、伊布洛芬、萘普生最為著名,在絕大多數國家都可作為非處方藥銷售[2]。对乙酰氨基酚因其抗炎作用微弱,而通常不被歸為非類固醇類藥物,它主要通過抑制分布在中樞神經系統的COX-2,以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從而緩解疼痛,但由於COX-2在周邊組織中數量較少,因此作用微弱[3]。
大多數的非類固醇消炎藥抑制了環氧合酶-1(COX-1)以及環氧合酶-2(COX-2),進而減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一般認為,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因為抑制環氧合酶-2會有解熱鎮痛、抗發炎的效果。部分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像是阿斯匹靈,也同時抑制了環氧合酶-1(COX-1),因而容易導致腸胃道出血和潰瘍[4]。
非甾体并非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另一种抗炎药物。在1950年代,糖皮质激素损伤了许多患者,所以新的药物中不含糖皮质激素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信息。于是“NSAID”这一概念于1960年被发明。[5]
目录
1 作用机理
2 不良反应
3 发展历史
4 临床应用
5 常用药物
6 参考文献
7 参见
8 外部連結
作用机理
炎症是机体对抗感染或誤認代謝物為致敏原的一种免疫反应,使到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炎性介质环氧合酶(例如COX-2)的作用。
花生四烯酸是前列腺素的前体,而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又是花生四烯酸的前体,催化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的是环氧化酶,目前认为人体内的环氧酶共有两大类,环氧酶1和环氧酶2,环氧酶1主要存在於正常的細胞中,而环氧酶2则主要在炎性环境中存在。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抑制环氧化酶-2的活動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減輕炎性反应,此外,非甾体抗炎药还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可以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从而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的释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这种作用机制是与具有類固醇的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有着根本区别的。
非甾体抗炎药对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抑制反应是一个平衡反应,药效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但有一个例外就是著名的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乙酰基可以不可逆地结合环氧酶活性中心地丝氨酸,不可逆地抑制环氧酶活性。
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环氧酶,由于环氧酶1主要分布于血管、胃和肾,而由环氧酶催化生成的前列腺素有具有保护消化道粘膜的作用,因此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环氧酶的作用会降低前列腺素对消化道粘膜的保护作用;另外,大部分的非甾体抗炎药在结构上都属于弱酸,有一定的酸性,对消化道刺激较强。两种作用合一,非甾体抗炎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就是消化道损伤,由此导致的消化性溃疡称为NSAID溃疡。对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有严重疾病、高龄等危险因素者,可在服用NSAID的同时,预防性地同时服用抗溃疡药如H2受体拮抗剂、PPI[6]。
发展历史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柳树皮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1838年,人们从柳树皮中提取得到水杨酸,并在1860年人工合成了这种化合物;1875年,人们发现水杨酸钠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而用于临床治疗。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用水杨酸与醋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供职于拜尔药厂的德国化学家菲力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又进行了合成,并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Dreser)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
吡唑酮类非甾体抗炎药是对抗疟药奎宁进行结构改造的产物,最早的吡唑酮类非甾体抗炎药是安替比林,于1884年用于临床,但由于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不良反应,被逐渐淘汰,中国于1982年停止使用安替比林,但由安替比林经结构改造开发出的吡唑酮类非甾体抗炎药仍在临床活跃地使用。
包括布洛芬在内的芳基烷酸类非甾体抗炎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类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人们根据一种炎性介质5-羟色胺的结构进行改造,于1961年合成出了吲哚美辛,该药的抗炎活性是可的松的5倍。
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NSAIDs名称。
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Aspirin),常用於頭痛及發燒
布洛芬(Ibuprofen),常用於頭痛及發燒
芬布芬(Fenbufen)
吲哚美辛(Indometacin)
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常用於骨膜炎,關節炎,痛風等各類炎症
- COX-2抑制剂
Celecoxib(塞来昔布、希樂葆)常用於骨關節炎,關節炎,急性痛症,痛風等各類炎症
Etoricoxib(萬克適|hk:安痛易)(ARCOXIA),常用於骨膜炎、關節炎、痛風等各類炎症
美洛昔康(Meloxicam)
註:乙醯胺酚 (Paracetamol) 因為沒有消炎作用,故不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常用於頭痛及發燒。
参考文献
^ Buer JK. Origins and impact of the term 'NSAID'. Inflammopharmacology. Oct 2014, 22 (5): 263–7. PMID 25064056. doi:10.1007/s10787-014-0211-2.
^ Warden SJ. Prophylactic Use of NSAIDs by Athletes: A Risk/Benefit Assessment. The Physician and Sports Medicine. April 2010, 38 (1): 132–138. PMID 20424410. doi:10.3810/psm.2010.04.1770.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inz_2008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Page, Clive P.; Curtis, Michael J.; Sutter, Morley; Walker, Michael; Hoffman, Brian . Farmacología integrada. Elsevier España. 1998. ISBN 84-8174-340-2 (西班牙语).
^ "Origins and impact of the term NSAID" (Buer 2014)Inflammopharmacology, vol. 22, no 5, 2014, p. 263-7. (PMID 25064056, DOI 10.1007/s10787-014-0211-2)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所致消化性溃疡的防治进展. [2009-10-20] (中文(简体)).
参见
- 抗炎药
外部連結
雙氯芬酸鈉.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7) (中文).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2018-09-23] (中文).
|